武氏多会察言观色,近来又专注于奉承年氏,刚想搭个台阶问一问年氏,福晋就从内走出来了。,微¨趣-晓·税¨ ~醉′薪\章\结_庚·薪,快?
她忙打住话头,跟众人一起起身行礼。
落座后,不用武氏再发问,福晋就先看向年氏微笑道:“听说皇上嘉奖年将军,特授了四川总督和定西将军。年将军今年不过四十岁吧,已然做了从一品大员,当真是人杰。”
年氏起身道:“多谢福晋夸奖,都是皇上的恩典,二哥当不得人杰二字,不过是忠心办差罢了。”
福晋笑容一如既往:“臣子嘛,忠心二字就最可取了。”
年氏再次礼仪标准的谢过福晋,这才坐下。
她落座后,五位格格都要起身贺一贺年侧福晋的喜事,连李氏也只能挤出笑容来说了两句好话。
宋嘉书坐下后,有点醒悟:怪不得四爷昨儿不年不节的置办了酒席,跟十三爷喝酒呢。
年羹尧在西北再进一步,他自然高兴。
十四爷作为抚远大将军,平郡王也爵高位重,两人都在西北,跟四爷都不是一路人。/叁·叶_屋¨ ,罪,辛`璋.结*庚*欣!哙`
年羹尧却能在这两位手下挣扎出来,做了四川总督。四爷的心也可以安一些了。
宋嘉书这还是不够了解四爷,年羹尧作为他的钉子,牢牢钉在西北他固然高兴,但还不至于让四爷高兴到跟十三爷喝酒。
四爷真正高兴的是,《皇舆全览图》终于勘测绘制完毕。前后共十年,大清的版图才终于勘测完毕,一五一十落在纸上。皇上带领所有的皇子一并观看,纵览国土令人心潮澎湃。
于是四爷就拉了十三爷来喝酒。
两人边饮酒边讨论,只可惜西藏、准噶尔等处还未平,不得彻底入国图。
他们都是爱新觉罗氏的皇子,旁人看地图是地图,他们看地图,就是看自己家的宅基地。
看着哪儿还缺点真是难受。
两人慷慨激昂讨论了半夜,四爷看着十三爷为此兴奋而明亮的眼睛,心里又是欣慰又是酸楚。
欣慰在于老十三就算被皇阿玛厌弃,也从未自弃。_0,0\暁¢税\蛧^ `免~费!越.读*只看他对朝事的敏锐就知他并非颓废自弃之人,肯定一直勤勉于学习。
正因此,四爷那酸楚就更深了:在他心里,十三弟那真是文治武功俱全的好孩子,怎么看怎么不比老八差,甚至十四也要强。偏生他的宏见只能跟自己说说,出门后又成了个默默无闻的光头阿哥。
第53章 顺遂
四爷照旧留十三爷在雍亲王府睡了夜,次日清晨两人又一起一顿早膳,才放十三走。
之后四爷就溜达到后院,去看心爱的小儿子了。
福宜生的雪白一团,如今眉眼长开些更是可爱。
自从有了百衲衣,福宜晚上爱哭,常咳嗽发热的情况也好转了些,四爷和年氏都很松了口气。
虽说按着满人的规矩抱孙不抱子,四爷并没有抱着儿子亲近,但他就着年氏怀里看了半日儿子,伸手都逗弄了会儿,面容上也带了些柔和宠爱的笑容。
春光灿烂如许,从窗外吹进阵清淡的花香。年氏抬头,看着屋外树海棠盛放的明媚,再看着屋内,夫君儿子都在身侧的温馨,只觉得心里幸福静谧,恨不得时光就停驻在这刻。
对雍亲王府来说,康熙五十八年,真是平和顺遂。
三月份,皇上巡行盛京谒陵带上了四爷,七月份往塞外蒙古出巡又带上了四爷,可谓是两桩意外之喜,毕竟这些年皇上都比较喜欢带着小儿子们出去。
四爷年轻的时候常跟着皇上出巡,后来大了就总被康熙爷留下配合太子监国的工作。
当然,现在是太子也没了,监国也没了。
今年四爷能跟着年两回都出巡,还是件很体面的事情。
到了八月份,弘时大婚,是雍亲王府第一次办晚辈的婚嫁大事,亦顺顺当当,热热闹闹。
大婚后,弘时就不住在前头的小院了,四爷安排他跟董鄂氏住在后花园后面一进的房舍。
雍亲王府里侍妾不多,围绕着正院都放得下。于是后头两进的院子,四爷在升王爷扩建王府的时候就做主,都先留着,以后给几个儿子和儿媳们住。
这样成年的儿子可以不经过后宅,从二门也能直接绕到后头自家的院落,也算是避嫌。
董鄂氏进门后,因晨昏定省的时候多了个真正的晚辈,大家的话题就更日常了,那些寒酸带醋的话也不好在晚辈前出口了。
真切看到弘时的媳妇,四爷的妻妾们才了悟:好嘛,我们已经升了辈分,真是岁月催人老啊!
董鄂氏是晚辈,又是新妇,自然少眼寡语,多看少说。
她也守着规矩,凡事先侍奉弘时嫡母乌拉那拉氏,再侍奉李氏。
福晋向是喜欢懂规矩的女孩子,处下来倒是对董鄂氏没什么恶感,并没有因为她是李氏的亲儿媳而冷落。倒是李氏对这个儿媳妇颇有微词,更喜欢跟她沾亲带故的三阿哥妾室钟氏。
耿氏曾经跟宋嘉书笑道:“三阿哥也是个古怪的孩子,当时纳妾的时候还不太高兴,瞧不上钟氏的出身,摔摔打打的。如今正儿八经的媳妇入了门,满军旗董鄂氏,又是尚书的闺女,他该满意了吧。结果这才大婚个来月,他倒又不喜欢这个正妻,多奔着钟氏去了,你说怪不怪?”
宋嘉书摇头:“你忘了,咱们是见过这两位的,董鄂氏有些福晋的品格,钟氏却是温柔体贴款的。”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书群小说网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