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14看书 > 其他 > 从粉碎敦刻尔克开始 > 第12章 最纯粹的吊打
下载
本书最新章节内容未完,更多精彩内容手机请扫描下方二维码下载app。小说更全更新更快。百万小说免费阅读。网上找不到的内涵小说这里都有哦!

得知师部乃至集团军司令部、都对尼奥波特前线的战斗如此用心。/嗖′嗖`晓?税·徃\ \已-发+布!罪-鑫,璋,踕·

哪怕被洪水阻隔,他们也都在竭尽全力用自己的方式隔空支持战斗。

第16团上上下下的士气终于提振到了最高点,对面比利金人垂死挣扎的疯狂炮击,看起来也没那么可怕了。

不过,计画归计画,要想落实,还有很多具体细节的工作要做。

李斯特上校在进行完最后一轮战前动员后,立刻雷厉风行地部署起了任务。

他先是把各个营的战斗部队,都重新微调了一下填线规划。

各个营如今都处在蛰伏状态,在敌人火力准备的时候,都撤出了一二线阵地。要等敌人炮击停了之后,才会进入阵地阻击,这也是一战时候的经典打法,各方都一样。

安排好作战部队后,上校又重点分配了侦查连和通信排的任务:

“巴拉克,你们侦查连观测设备比较齐全,一会儿就负责分派人手,去教堂钟楼里观察敌军的集结位置、我军开炮后的弹着点。我军在教堂里没有部署火力点,不主动对敌人开火,敌人也不太会优先炸那里。

鲁路修,你带着通信排,到时候以最快速度向师部发报、沟通弹道校准信息。巴拉克那边反馈过来的数据,你都要立刻发出去。”

上校显然是打算利用无线电远程反馈来校射了,这也算是常规操作。

只不过1914年电台普及率还非常低,实际上最前线的部队往往没有这个实时通信能力。

这个时代在西线也就团一级可以调用精确炮火支持,如果是东线的罗刹帝国甚至更落后的土鸡帝国,他们的电台只配到师一级,炮兵响应就更迟钝了。

巴拉克中尉和鲁路修立刻领命,各自去处理自己的任务。

一刻钟后,比利金人的炮击终于停止了,

比1师师长贝格汉姆中将一声令下,成千上万的比利金人开始集结、准备发起冲锋。¨5′0′2_t¨x^t\.,c\o·m/

但是很快,他们就发现情况有些不对劲。

三三两两的炮弹,陆续落在了滨海公路北侧的海面上,或是落在滨海公路南侧的泛滥区里,掀起一股股或数米、或十数米的水柱。

因为是落在水里,爆炸的动能大多被水吸收了,岸上的士兵们听起来声势倒不是很大,一开始并没有太多人受惊。

可短短三五分钟之内,这些炮火就越来越准。

最后,当比军开始冲锋后不久,两枚150毫米重炮炮弹和五六枚105毫米炮弹,就直挺挺砸到了人群里。

残肢断臂四处飞溅,脑浆血糊狂喷乱涌,哀嚎惨叫不绝于耳,恐慌瞬间就开始蔓延。

“怎么回事?哪里来的炮击?就镇子里那几门77炮能有那么大威力?”

贝格汉姆中将在望远镜里看到自己的士兵被炸得稀巴烂,顿时只觉一阵血冲脑壳,连眼珠子都开始泛红血丝了。

“不对!这绝不是77毫米小炮的威力!”旁边的师属炮团团长立刻发现了异常,赶紧提醒师长。

“不管是什么东西!立刻集中我们剩下那几门炮,尽快执行反炮兵作业!”

贝格汉姆也知道自己手头的反炮兵力量很弱,他自己这个师的大炮早就在一路逃跑的过程中丢光了,现在只有用比6师剩下的那区区几门小炮。

但不管怎么样,这时候绝对不能单方面挨炸不还手!那种绝望是最容易导致士气全盘崩溃的。

必须执行反炮兵作业,哪怕打不过也得打!壮壮声势、给步兵们一点信心也好。

炮团长无奈,也只好硬着头皮去执行命令。同时,贝格汉姆也紧急电报连络西边五公里外的法军,希望法军的75炮群也配合进行反炮兵作业。

时间在一分一秒地过去,无线电通信、等待回复,都需要时间。所以至少二十分钟内,比利金人只能是白白挨炸。

很多进攻部队被直接压了回去,开始作鸟兽散往后奔逃散开,不愿意再留在滨海公路上。\5·4^看/书? /最-新/章·节¨更¢新+快`

已经被逼到交战距离内、进退两难的那部分先锋比军士兵,则陷入了悲惨无比的境地。

冲在最前面的一个营,突然发现后面的友军脱节了,不敢冲了,而他们独自在滨海公路上冲锋,左右都没有掩体,对面的德军这次也防守得非常坚决,在比军炮击停止后,很快就把阻击部队派到了镇子外围的第一线。

镇子边缘的建筑废墟内,陆陆续续又冒出十几个刚刚机动到位、展开部署的g08重机枪火力点。

机枪交叉火力疯狂扫射,远处的远程重炮也不用看目标,在找准射程远近后,就盯着这条滨海公路炸,不管这个坐标点位上此时此刻有没有人,就是照炸不误。

德军参战大炮的绝对数量虽然不多,但发射频率已经拉到了全速,疯狂极速射,整个弹幕绵绵泊泊,周而不息。

加农炮的炮弹,为了追求更长的射程、追求“在敌人大炮射程够不到的距离上,单方面虐杀敌炮”,是必须要牺牲一定的装药量的。

150毫米的榴弹炮,每颗炮弹装炸药可以超过十公斤,多的能有十二三公斤,炸药重量能占弹体总重的两三成(炮弹总重在50~60公斤,后世最极限的高爆弹可以做到40重量用于装炸药,但二战普遍不到30,一战时只能做到20)

而150毫米的加农炮,装药量普遍是不足十公斤的,德军这款后来成为k16加农炮的克虏伯在研原型炮,如今也就装68公斤的炸药,理论爆破威力只有同口径榴弹炮的一半。

相比之下,105毫米的长倍径加农炮,最多才两公斤的装药,理论上其爆破威力也就是75毫米级榴弹炮的水平。

但这时候,这一切细节都不重要了。

“单方面挨打还不了手”这个绝境,才是让比利金人彻底崩溃的最后一根稻草。

冲在最前面的那个比军步兵营,居然就这么直挺挺地被重炮复盖和机枪交叉扫射,全部击毙在镇子东侧的空地上,连第一条街道都没摸到。

一部分士兵,一开始还没死透,只是重伤躺在地上哀嚎等死。德军机枪手看敌人已经全倒也就停火了。

但问题是十几公里外的重炮群不知道这里的人都倒了,仍然在往预定坐标继续倾斜,每隔十几二十秒一波炮弹落下。

重伤的继续炸死,已死的继续炸碎。重炮群并没有鞭尸的故意,它们只是无法及时判断要不要停火,只能是死了也照炸。

这种场景对人心灵的震撼感实在是太剧烈了。

德军或许能抗一天的炮击,仍然坚持死战不退,但那是因为他们躲在镇子废墟里打弹性防御,绝大多数炮弹并不能造成实质性伤害。

而此时此刻的比军冲锋部队,却是在毫无掩体的马路上挨的炮击,每一炮都能实打实收割一群人命。

尤其因为洪水的影响,滨海公路南侧的低洼地带也都被洪水淹了,比军步兵能够通过的地段最窄处也就几百米宽。

这就导致德军的重炮在校准了射程之后,只要瞄着这几百米宽的范围持续无脑开炮就行,简直形同直接往人堆里砸炮弹!

可以说是比军自己之前的炸堤放水行径,在这一刻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回旋镖迟早要飞回来的。

这二十分钟,绝对是贝格汉姆中将一辈子遇到过的最难熬的二十分钟。

“法军还没能执行反炮兵作业么?为什么?”贝格汉姆中将反复催促、咒骂着友军将领,以及自己的炮团长。

最后,他的炮团团长那绝望的回复,终于让贝格汉姆悬着的心彻底死得透透的了:

“将军!我们已经观测过敌人的弹道了,可以确信敌人的炮兵阵地至少是在南边十五公里以外开炮的!我们没有一种大炮能够到那么远!我们只能单方面挨炸!”

这个“专业鉴定结论”,彻底击垮了贝格汉姆,以及他下面各个团长的斗志。

“撤退!赶快撤退!放弃进攻!全军后撤逃出敌人重炮的覆盖范围!所有部队不要留在滨海公路上行军!尽量分散开走两旁的海滩和泥泞地带!”

号称所有比军中最忠于国王的比1师,就在其先锋的一个加强营全军复没、无一生还,主力团馀部也被炮击重创后,选择了直接溃退。

哪怕国王亲自把王室的火腿和白兰地都分发给了士兵们,哪怕国王把所有金银币拿出来加发军饷,也做不到让人顶着单方面被屠的炮击去找死。

“看来我们终于赢了,比利金人在最后一次狗急跳墙失败后,落地时摔成了高位截瘫。”

李斯特上校在望远镜里看着比军混乱溃退的样子,悬着的心也终于放了回去。

鲁路修已经很受上校信任,所以此时此刻他也跟在旁边,甚至有权在上校看完后、接过上校的望远镜也观摩一下。

看着溃退下去的比利金人,鲁路修也善意提醒了一句:“长官,或许我们还不能彻底掉以轻心?目前看来,我们只是彻底打垮了比利金人的战意和士气,让他们不愿意再进攻,也没有胆气再进攻了。

可‘不进攻’不等于‘愿意立刻投降’,如果他们三个师的残部全部缩回奥斯坦德附近,然后固守待援、就等着法军进攻接应他们出去,我们还是会有危险的。

他们或许会觉得,我们只剩大约两个营的兵力,但敦刻尔克至德潘讷的法军却会越来越多,今天是一个多师,明天说不定就是两个师,甚至也会出现重炮。

比利金人只要跟我们比原地静坐死守、谁活得更久,就有可能耗赢我们。要想彻底安全,我们还得再想办法,尽快全歼,或是至少劝降比利金人。”

上校点点头:“我又何尝不想,但是从击溃到迫降,这里面的差距又谈何容易。”

比军现在的这种状态,其实跟历史上后来1917年的法军差不多。“贵妇小径战役”之后的法军,就是被打得彻底没了心气,前线士兵都哗变了,拒绝再发动进攻,但也仅此而已。

“有没有办法让那些拒绝进攻的比军,进一步转化为直接投敌呢?”

鲁路修苦思冥想了许久之后,才渐渐静下心来。

然后他就忽然注意到了一个刚才被忽略的战场细节,随后计上心来。

——

ps:新书求评论,求追更,求收藏,求月票。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