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撤!让炮团赶快把炮收拢拉回来!”
看到己方突前部署的炮兵阵地被敌人复盖,德吉泽尔少将急得声嘶力竭连连下令,但一切都太迟了。[¥D天~¢禧^]小°D说ˉ?|网]¥ ???免(¨?费]阅??读^·°
比军炮兵被炸得人仰马翻,一片血肉模糊,连收起火炮助锄都来不及,更别说把大炮拖回来了。
而具体负责这次进攻行动的比军第4师3团团长德约卡上校,此刻正亲自带着最后数百名手下,蹲守在被炸烂的火炮阵地附近、也就是镇子东北角的几片建筑废墟内。
他比上司德吉泽尔少将更近距离观察到了己方的惨状,自然也比少将更加焦急。
眼看己方炮兵人仰马翻,他也连忙调整部署,催督麾下士兵就地固守:“所有步兵就地死守、给炮兵争取时间撤退!”
一个个传令兵冒着敌人的扫射和弹片,在废墟之间穿梭,激励各级军官执行团长的命令。
比军步兵们倒也还剩点勇气,仗着已经占住了镇子一角的部分阵地,轻易不肯后撤。
但就在这时,德约卡上校隐约注意到,在暮色之中,这几条街道的南侧已经冒出了不少德军的身影,正在零散地朝着这边靠近,显然是敌人的步兵已经趁机发起了反冲锋。
“德军居然敢这么果决地反攻?都不打算跟前两拨一样先消耗一下我们么?”
德约卡见状,也被激发了血性,决定就地坚守反打一波,不管怎么说要狠狠杀伤敌人的有生力量。
就算敌人擅长弹性防御,但弹性防御决不是这么玩的!德军太狂妄了!
他们都还没有把进攻方消耗到筋疲力竭、就敢贸然全面反攻,那就让他们知道机枪的厉害!
比军刚刚部署到这几条街道最北侧几座建筑物内的少数重机枪,立刻开始“哒哒哒”地喷吐火舌,封锁街道。
从街道南端往北冲锋的德军步兵,果然被暂时压制住了,开始各自找掩体、分散开来。
虽然黑暗中看不清到底杀伤了多少人,但至少极大迟滞了德军的反冲锋速度。
可惜好景不长,比军的重机枪才刚开火了没几分钟,只见对面某处房子的断墙内火光一闪,
一枚77毫米榴弹竟直挺挺地朝着其中一座藏了重机枪的废墟飞射过来,“轰”地一声把半堵墙都炸塌了,里面的比军重机枪也立刻被活埋。
德约卡满脸震惊之色,完全搞不懂发生了什么事情。
确实,他在几分钟之前就已经得知德军有火炮了,但火炮怎么可能出现在这种位置?
哪怕是速射炮,直瞄火力,不应该是出现在开阔布置的炮兵阵地里的么?
怎么连大炮都能部署到建筑物废墟里了?这个世界还存在可以灵活室内部署的大炮吗?
短短七八秒后,刚才闪铄着火光的位置又开了一炮,这一次,炮弹直接朝着德约卡的位置飞来——他临时驻守在镇子一角的一座教堂废墟里,传令兵跑进跑出,敌人暗藏的观察哨早就发现这里是个要紧的所在了。·兰`兰+文*学? *无+错_内\容!
德约卡上校就这样带着至死都没想明白的疑惑,直接被炸得四分五裂,去了另一个世界。
失去了指挥的第4师3团,也彻底陷入了混乱。那极少数直瞄的德军火炮,还躲在长街南侧的某些废墟里,跟点名一样每隔七八秒或者几十秒开一炮,总能捞到点什么。
而没有了比军重机枪的压制,德军步兵也终于敏捷而又松散地冲上来,战术队形保持得很好,避免被敌人的集中火力大量杀伤。
比军残馀的进攻部队则因为士气崩溃彻底失控,连滚带爬逃出镇子,疯狂往回溃逃,被掩杀得极为惨烈。这个团之前就遭到了连续消耗,这下几乎是被打到全团团灭了。
“快,你们几个把马都牵过来,把炮车挂上!挑两门状态好的施耐德速射炮拉回去!不要留在这儿被不列颠尼亚的巡洋舰炸了!不用多运!我们没有多少炮弹!炮多了也不够打!倒是把阵地上所有能找到的75毫米炮弹全部带走!”
战场的另一边,德军骑兵连副连长巴拉克中尉高声呼喊着,指挥大量的挽马甚至战马来一起拉炮车,就这样把比军的两门还算完好的大炮直接拖走了。
他这也是在严格执行李斯特上校的命令。
在这一波反击战之前,上校早就分派好了任务:
第16团的炮连主力,负责反制敌人被骗后突前部署的炮兵阵地。但是抽出两门炮,单独部署在争夺街区的南侧废墟里,挑两个射界好的点位,用于直瞄火力、以便在反攻时拔除敌人火力点。
第16团4营的步兵,之前一直被当做预备队使用,现在也歇够了,就拉上来作为反击时的冲锋主力。
而师属侦查连的骑兵,则把马匹贡献出来,用于战后快速打扫战场、把敌人遗落的大炮缴获拉回去。
德比两军的大炮口径差两毫米,炮弹是完全不一样的。所以上校知道,敌人的炮拉回来多了也没用,拉两门就够了。
反正敌人炮兵阵地上临时储备的弹药也就那么多,炮再多炮弹就不够分了。
巴拉克中尉从来就没打过这么富裕的仗,都不用他的士兵杀人,只要打扫战场直接拉走大炮和炮弹就行。咸鱼看书旺 蕞薪彰劫更辛快
以后这种活儿越多越好!
“长官!我部完美完成任务!拉回来两门75毫米速射炮,还有三百发炮弹,还抓了二十几个炮兵俘虏。”
回到指挥所交任务时,巴拉克中尉一脸喜色,向上校如是汇报。
上校欣慰地点点头:“干得不错,不过刚才这一仗胜得如此彻底,鲁路修,你的点子也是功不可没——你怎么会想到临时把我军77毫米的防弹护盾暴力拆掉,然后把大炮藏进室内部署的?”
巴拉克中尉闻言再次看向鲁路修,但这一次他的眼神中就只剩下服气了。
原来,就在刚才这次敌人进攻之前,鲁路修军士长又向上校献策了一个小点子,当时巴拉克中尉也在一旁亲耳听到了。
德军的77毫米野战炮,原本是不具备室内部署能力的,因为这个时代所有的大炮,都有前部防弹护盾,尺寸很碍事。
77毫米炮连普通民房的双开式大门都推不进去,也就完全不考虑室内部署的问题了——除非是专业设计构筑的要塞炮台。
但就在刚才行动前,鲁路修听上校讨论“诱敌深入、反攻夺炮”的问题,他灵机一动,锦上添花地劝上校索性挑两门77毫米炮,把防弹护盾拆了,让炮整体的尺寸大大缩小,便于灵活部署。
现在这招果然奏效了,鲁路修自然也要趁机事后诸葛亮一下,卖弄自己的思考过程:
“其实我的想法很朴素,我当时想到:我军的77毫米炮明明空有一个比施耐德75毫米高得多的出膛初速,但两者最终射程却差不多,其实就是吃亏在77炮的最大仰角太小。
而最大仰角小了,炮身就可以做得低矮,防弹盾面积也可以相应低矮,这本来是我军的一个优势。但要怎么把这个优势发挥到极致呢?我就想不如彻底把防弹盾拆了,然后利用我们的炮架低矮的优势,直接推进塌了的建筑内部、见缝插针部署。
这样可以最大程度地利用其隐蔽性,而且既然是室内战,外面的墙壁掩体已经提供了防弹掩护,如果有攻击能穿透砖墙,最后那块薄薄的铁皮也肯定防不住,既然如此,还留着多此一举作甚?”
鲁路修侃侃而谈地说明白自己的思考,李斯特上校和巴拉克中尉还有其他几个军官,也觉得颇有启发。
这个思路不但这次可以用,以后还能给友军借鉴,应该写到炮兵操典的城市战经验总结里面。
想到这儿,上校忍不住随口问了一句:“你的文笔怎么样?写一篇炮兵操典补遗,介绍新战术经验,做得到么?这对你们基层军官很有好处的,能快速积攒资历。”
对于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人而言,写文章当然不难,只要有干货,再给个模板就能搞定。
鲁路修也不用多想,直接应承:“您放心吧,我也是大学毕业的。”
不过这种事情不用急,以后再说好了。
眼下刚刚取得了一场局部胜利,将士们应该好好庆功、抓紧时间轮流休息,迎接后续更残酷的战斗。
李斯特上校也深谙带兵之道,于是立刻宣布给将士们加餐:
“巴拉克,你们占领镇子的时候,检查过库存缴获么?有没有酒?这是部队赶到后的第一场胜仗,有酒就都拿出来激励士气。
天色已经彻底黑了,比4师的炮兵也被我们彻底端掉缴获了,德吉泽尔惨败了这一场,应该不敢马上再来,前半夜我们也能安稳一些。
不过后半夜就要提高警剔了,算算时间,维克托的比6师到时候肯定能赶到战场了。”
巴拉克中尉连忙说:“好,我这就去准备。那间挪用做电讯室的地窖,原先就是镇上一个庄子的酒窖,里面有些香槟和干邑白兰地。
还有刚才敌人临时驻扎的那座教堂,也有地窖存着圣餐用的葡萄酒。”
这一带已经是比利金国土的最西边,接壤法兰克,所以当地特产的酒水也都差不多。
理论上要皮卡第香槟大区特产的苹果起泡酒才有资格叫香槟,实际上周边各省的起泡酒也都蹭这个名字。
上校听说有香槟,立刻眼神一亮:“很好!香槟正适合这种场合,酒精度也不高,全都开了!干邑白兰地留到后面再用!”
1914年的德军,军事素质是很高的,但劣习也不少,主要是官兵平等方面做得远差于他们的敌人。
军官经常体罚责打士兵,军法严酷,官兵饮食待遇差距也极大。
李斯特上校虽然善战,这方面却也不能免俗。给士兵分香槟就只有每个班一瓶,让班长自行分配。
每人一两都分不到,士兵们拿着铁饭盒接酒,两口就没了。
不过鲁路修所在的排,因为鲁路修的缘故,得到了特别优待,每个班两瓶。
鲁路修领到酒后,就让小弟克洛泽中士去分酒,顺便叮嘱:“你盯着点其他几名昏迷的军士,要是醒了就叫我,酒也给他们留着。我现在是代理排长,也要赶紧熟悉团队。”
克洛泽立刻满口答应,表示绝不误事。
趁着刚才交战间隙的时候,鲁路修也跟克洛泽了解了一些情况。主要是今天中午他醒来之前的事儿,包括当时他为何会被敌人的催泪瓦斯毒到、其他士官为什么也被毒到了。
克洛泽也都知无不言,告诉他上午的时候、通信排刚刚赶到镇上,当时镇上的敌人还没彻底肃清,还有法军在零星抵抗。
鲁路修等好几个士官,当时进了镇子上的电报公司收发所(类似华夏80年代那些可以发电报的邮电所),想要检查设备和线路。
谁知附近还有法军的残馀抵抗者,丢了几个瓦斯弹,因为是密闭房间,几人连连试图开门冲出来,已经有一些被熏得呼吸停滞了。
不过催泪瓦斯一般是不致命的,那些人昏了一下午也该醒了。
吩咐完克洛泽后,鲁路修自己就被上校优待、拉去跟心腹军官们一起用餐。
他穿越过来的时候才下午一点,现在都晚上七八点了。而且考虑到他上午就中毒昏迷了一阵子,所以实际上他今天一整个白天都没吃东西。
看到上校和两个关系好的营长、团参谋、机要员,还有巴拉克中尉,一群人围坐在一张长桌边,桌上尽力摆了相对丰盛的食物,有腌肉炖土豆、白菜煎香肠。
鲁路修的辘辘饥肠也终于扛不住了,直接敬佩末座开吃起来。
整桌上除了一名机要员是少尉,其他人都是至少中尉起步,只有他一个人还不是军官。
但16团的军官们没有人敢轻视他,还都对他挺和善。
或许是看在他电报示警、救了全团将士免于被水淹没的份上吧。
鲁路修大吃大嚼地干掉了整整三截香肠,突然想起一个事儿,不过考虑到餐桌礼仪,他还是等上校吃完后才开问:
“长官,听说您带着全团强行军抵达的时候,还顺路救了几百个比利金平民?那些人吃饭了么?”
上校愣了一下,显然没关心这个问题,就临时追问了一圈,总算有一个团后勤官负责这事儿,当即回答说,只是给那些人吃了点土豆。
这毕竟是战时,部队自己都只带了三天军粮,眼下吃的肉食都是在镇子上就地缴获的,哪里还有馀粮分给难民?
鲁路修听后,却不由眼珠子一转,心中又生一计:
“长官,我有一个建议,既然我们没有多馀的军粮分给他们,而且他们逃亡的时候自己也没来得及带口粮。那不如释放一批比利金平民,让他们去比军阵地那边求生吧。”
——
ps:签约了,所以今天又更了四千字。
新书求评论,求追更,求收藏,求票,求推荐。
如果能增加一波1元活粉人数占占榜就更感谢了(听说现在好象段落打赏2分钱也可以占榜,我没操作过不懂。知道的可以试试。2分钱连一千字都订阅不了,买不了吃亏买不了上当,纯占榜增加一下活粉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