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噶尔钦陵在西突厥求亲的时候,一骑快马从东北方向而来,冲进了大唐长安城,进城也不下马,因为他是驿站信使。·s~i`l_u?b¨o′o.k-..c?o*m¨更新最快
下午时分,宫中就有使者来到李浩府上传召,李世民要见他,李浩赶忙穿戴整齐,立刻前往太极宫面圣。
住在长安城中,面圣就是方便,不到半个时辰,李浩就到了甘露殿。
向李世民行礼问候之后,李世民摆了摆手,道:“诗狂免礼。”说着便将一纸奏折交给身旁的许廉,让许廉递给李浩。
李浩一脸疑惑地接过奏折,发现是河北幽州都督发来的,翻开一看,李浩顿时皱眉,幽州出现惊天大血案,有姓胡和姓赵两个商户人家,一夜之间,家中所有人在家集体上吊死亡,一共78人,一个没剩,家中没有任何打斗痕迹,案件疑点重重,幽州都督孙博望在奏折中奏请李世民派大理寺刑侦高手前去协助侦办此案,毕竟这案子太大了,而且疑点太多。
孙博望还在奏折中指明,他们目前并未查出太大的线索,唯一查出的线索是,这两个商户在长安有不少生意,不过最近一个月来,因为关中征收商税,这两个商户很不服,去长安闹了一阵子,还大骂琼南王李浩,说李浩要将他们这些小商户逼上绝路,但他们闹得没有任何效果,很快就被官府制止,便强制遣返回家,两个商户返回家中才三天,全家就集体吊死在家中了。??兰#兰??文?±/学? ±±更¨?=新′最¨(快![|
孙博望虽然没有直说,但意思已经很明显了,这两个商户的死,跟新税制有关系,而且,很有可能得罪了不该得罪的人,矛头直指李浩。
李浩蹙了蹙眉,长声叹道:“陛下,这是有人要对征收商税的事做出反击,想往臣身上泼脏水。”
李浩眸中露出冷厉之光,缓缓道:“只是,这两家商户却因此而做了冤魂,可见行事之人是何等心狠手辣,不择手段,陛下,我们不得不防。”
李浩闻言一阵感动,自从上次救驾之后,李世民明显已经将自己引为心腹大臣,如今还特地来提醒他,真的很难得,于是李浩道:“陛下,臣反正左右闲着无事,不如就让臣去一趟幽州,和大理寺合查此案,说不定还能逮出大老鼠。§?¢齐%?盛/小.×说¨.网¨¢2 ??+首|?发?”
李世民闻言微讶问:“你还会查案?”
李浩自信笑道:“陛下,臣是无所不能的能臣,查案……也有所涉猎。”
李世民开怀道:“朕就封你为河北道黜置使,前往幽州查办幽州商户灭门血案,一应大理寺官员,听你调派,另外,朕秘授你黄金鱼符,若遇大事,可便宜行事。”
李浩闻言一惊,查个案而已,居然要授自己黄金鱼符,这是不是搞得太大了。
李世民见他惊讶之色,满面淡然道:“新税制乃是国策,朕不容许任何人破坏,这黄金鱼符,是给你保命用的,你难道忘记了吗,上次你去河北,九死一生,差点就回不来了。”
李浩闻言点头,确实,李世民说得有道理,虽然只是个杀人案件,但一夜之间杀78人,可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估计会牵扯到一些大势力,若李浩没有足够的人马,恐怕还真镇不住场面。
这时,李世民又道:“幽州……是青雀的封地,你去到那里后,代朕去看看青雀。”
李浩闻言为难道:“皇上,魏王他……只怕不大愿意见臣呢。”
李世民闻言仰头长叹,也确实,李泰跟李浩不对付,而且李泰自从去了幽州后,性情越发暴躁,易怒,若是李浩去求见,二人说不定会打起来。
李浩闻言再次感动,李世民确实越来越关心自己了,用力点头道:“臣遵旨!”
隔日一早,李浩带着五十多个特种兵出发,前往大理寺,见孙伏伽,多年不见,孙伏伽老了许多,鬓角头发都白了。
二人相见,颇为唏嘘,还记得他们第一次相见时,李浩正在大理寺坐牢,那时候的李浩很调皮,官职不高,爵位不高,却经常惹祸,是大理寺监牢的常客,直到现在,孙伏伽还特地将李浩专用的那间豪华牢房留着,极少关押犯人。
而如今,李浩已经爵封郡王,官封太子太傅,孙伏伽见到他,都要躬身行全礼,毕竟他只是个大理寺卿而已。
孙伏伽礼才行一半,李浩就上前托住他手,笑嘻嘻道:“孙大人,大家都是熟人了,就不要这样见外了。”
孙伏伽淡然一笑,道:“李大人还是这么……有性情。”
他说完对着身旁的人耳语了几句,那人领命而去,没过多久,便只见从后衙院中走出了一队人,大致一数,十三个。
待这十三人在李浩面前一字排开站定,孙伏伽介绍道:“李大人,这是我们大理寺最擅长刑侦办案的高手,奉皇上圣命,与你一同前去幽州查办血案,李大人到时候可随意调派他们。”
李浩知道,办刑侦这一行,需要极其丰富的经验,在大理寺混,要求更高,还必须精通武艺和各种兵器,还有许多杂七杂八的考核,这少年才十岁,怎么会进入这支精锐刑侦队的,李浩颇为怀疑,便走到那年轻人面前问:“你叫什么名字,官任何职?”
那年轻人朝李浩拱手行礼,不卑不亢道:“下官大理寺丞狄仁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