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14看书 > 其他 > 开着房车回大唐 > 463章:论策
下载
本书最新章节内容未完,更多精彩内容手机请扫描下方二维码下载app。小说更全更新更快。百万小说免费阅读。网上找不到的内涵小说这里都有哦!

李浩闻言面色一肃,搁下筷子问道:“陛下是要问文治,还是要问兵事?”

李世民道:“你文武全才,朕自然两者皆问。+小`税^C?M·S- ^首`发^更新最快”

李浩点了点头,缓缓道:“那微臣就一一作答,先论兵事。”

一旁的李治和李明达闻言也放下了筷子,都盯着李浩看,李浩可是他们二人的偶像,李浩要论策了,他们自然要认真听。

李浩象征性地整理了一下衣冠,然后一本正经地开口说道:“陛下,吐蕃此次如此侵犯我大唐疆土,杀我大唐百姓,臣以为,犯我大唐天威者,虽远必诛!”

李浩又道:“不过,陛下,眼下却不是攻打吐蕃的时候。”

李浩点头道:“确实如此,陛下,臣不敢撒谎,所以臣建议,先攻下吐谷浑,在吐谷浑建立练兵场,吐谷浑处于半高原地带,地势最高的地方比吐蕃低不了多少,若是我大唐的将士能在吐谷浑练兵两年,进攻吐蕃则会颇有胜算。”

李浩双眉一挑,道:“陛下,当初七国之军侵犯安西和北庭,臣和苏将军还有薛将军差点就回不来了,那一次,吐谷浑也参与了。”

李浩的意思很明显,翻旧账。

李世民若有所思道:“这倒是个不错的由头,那诺葛钵娶了弘化公主,若是将其捉至长安来,弘化公主也便跟着过来了,朕自己的女儿,还是待在朕的身边才安心。^7^6′k·a.n·s^h_u_.¢c_o?m¢”

这时,李世民又问:“诗狂,你以为攻打吐谷浑,派谁去最合适?”

李世民知道,吐谷浑这种小国家,肯定用不着派李浩去,大材小用。李浩毫不犹豫道:“臣以为,派薛仁贵去最为合适。”

李浩其实也是这么想的,自己的权势再大,终究只是一人,必须还得培养出权势也极大的盟友,这样才能在朝堂站稳脚,做起事来才能顺畅,文臣方面,他有马周,武将嘛,李绩,秦琼,程咬金他们三人年纪都大了,必须培养个新人,而且要绝对可靠,薛仁贵则是不二人选,正是因为想要培养薛仁贵,所以李浩才极力将此次勤王功劳往薛仁贵身上推,同时也为薛仁贵弄来了灭吐谷浑的机会,薛仁贵出道不久,在军中威信尚低,虽然功劳不小,却没有拿得出手的战绩,他必须亲自挂帅出征一次,而且要大获全胜,方能在朝堂上站稳脚跟。

谈完兵事,李世民喝了一口酒润润喉,然后搁下酒杯,摊手开怀道:“诗狂论策,果然很有见地,现在兵事论完了,诗狂你再说说文治,可有什么好的国策?”

李浩道:“回陛下,臣的国策是,减农税,增商税。”

李浩笑容满面,他们惊讶的反应,早在他预料之中。鸿特暁税王 勉废跃黩

李世民惊讶之后,缓缓蹙起眉,道:“诗狂,我大唐以农为本……”

李浩直接打断了李世民的话,道:“陛下,正是因为大唐以农为本,所以才应该大力鼓励农事,如何鼓励农事,自然是让农民减轻负担,而减农税,就是最好的鼓励农事方法。”

李世民一听这话,倒觉得很有道理,可又觉得哪里不对劲,他皱眉想了片刻,问道:“减少了农税,那国库如何充盈?”

李浩道:“陛下,农税方面的损失,完全可以从商税中得到,而且甚至更多。”

一直默不作声的李治闻言忽然问道:“先生,大唐当真有如此多的商人吗?”

李浩坦然道:“陛下,征收商税,损失最大的是臣,陛下应该知道,臣的生意,是大唐最大的。”

李世民闻言一愣,随即哈哈大笑起来,拍手道:“好,好,你回去后好好准备一下奏疏,给朕过目,等下次大朝会,你就好好与群臣辩一辩,只要过了这一关,朕便将此策推为国策。”

李世民微笑又问:“诗狂你每次都能一语惊人,这一次也未叫朕失望,不知你还有何奇思妙想,不如一起说出来。”

李浩摇头道:“回陛下,臣暂时还未想到其他。”

其实李浩心中有无数变革制度要说,比如最重要的田制,还有航海贸易,但他知道,现在时机未到,一口也吃不成胖子,一步一步来,先将商税征收起来再说。

问完策了,李世民又想到最近的遭遇,不禁心生感慨,缓缓道:“诗狂,此次勤王,有不少将士马革裹尸了吧?”

李浩沉重点头:“是的,陛下,战争……一直都是这样的,打仗,哪有不死人的。”

李世民叹道:“他们为救大唐,死得其所,朕定会厚加抚恤,以慰众将士的在天之灵。”

李浩忽然面露哀色,缓缓道:“陛下,有一将士,陛下抚恤不了,需要陛下亲自为其立碑,并亲自吊唁方可。”

李世民闻言面露惊容,讶问:“哦?是什么将士?”

李浩满面肃色道:“正是薛将军带领的那五千琼南兵马。”他要问罪李世民,虽然这很冒险,但他不吐不快,一定要说出来。

李世民蹙眉问:“为何?”

李浩问道:“陛下,薛将军带领那五千琼南兵入太极宫后,陛下为何下令关闭玄武门,不再放任何人进入?”

李世民闻言一阵尴尬,他自然是为了防李浩,但他又怎么可能说出来,只能扯谎道:“当时情势危急,朕怕吐蕃大军从玄武门进来。”这谎话说的,连他自己都不信。

李浩也不深究,毕竟他要给李世民留一块遮羞布,若是扯了李世民的遮羞布,只怕李世民要恼羞成怒,于是他说道:“陛下,臣原本是打算让薛仁贵带领一万琼南兵马从承天门出,直奔朱雀门,一举夺下朱雀门,然后里应外合,歼灭吐蕃大军,然而有五千人马被挡于玄武门外,薛仁贵只领五千人马,一路浴血奋战,到达朱雀门前时,只剩九百人,禄东赞狡诈,将朱雀门的城门洞中都倒满了火油,当时承天门已被攻破,为了尽快放大军入城救驾,薛仁贵带人强行去开朱雀门,吐蕃军点燃城门洞中的火油。大火燃起,为了给薛仁贵拖延时间,让他打开城门,那群琼南兵在大火之中排成人墙,以肉躯加铁盾阻挡大火蔓延的趋势,近三百人就这么站在火中被活活烧死,直至生命最后一刻,他们也无悔做一回唐人,放声高呼:长枪永守大唐魂。”

李世民、李治,还有李明达听了李浩的讲述后,纷纷震惊变色,特别是李明达,掩口惊呼,一张小脸吓得血色全无,宛若白纸,那样的场面,光是想想就让她心颤。

李世民双眉紧锁,低头沉默了片刻后,忽然问:“若是放另外五千人进来,是不是就不会这样了?”

李浩点头:“那些琼南兵乃精锐中的精锐,极难训练,他们先被大火烧得只剩两千,然后冒着大火击退近万强敌,吓得吐蕃大军肝胆俱裂,若再加五千,吐蕃大军根本无法与之一战。”

他顿了顿,忽然满面肃色,道:“朕还会下罪己诏书,在他们碑前诵读,此次……是朕错了。”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