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浩随口就道:“小子被程叔叔英明神武的雄姿帅到了,忽然屎意顿消。+w.a*n^b~e¨n?.^o*r+g.更新最快”
程咬金明知道他是扯淡拍马屁,偏偏听得很舒服,唉,该死的虚荣心,程咬金翻身下马,替李浩拍去身上灰尘,道:“看见老夫便跑,老夫会吃人么?”
李浩咧嘴笑道:“没有,我就是怕程叔叔抽我。”
程咬金闻言两只眼睛咕噜噜地瞪着他,问:“平时不做亏心事,半夜不怕鬼敲门,你做什么坏事了?”
李浩早就想好了说辞,道:“我那个奇宝斋的生意不是没跟你合作么,我怕你生气……”
李浩赶忙顺着他话道:“对对对,叔叔你光风霁月,胸有瀚海,除了皇上,当今天下就数叔叔心胸最为宽广。”
李浩赶忙阻止:“不……这不是……”
然而程咬金已经掀开了布幔,只见好几只木箱子,里面都装满了各种玻璃杯和玻璃瓶,一看到这些,他顿时双眼放光,玻璃制品可是好东西,最近在长安那是炙手可热啊,奇宝斋经常卖到断货。
他根本不给李浩说话的机会,转身就是一巴掌拍在李浩肩头:“嗯,好贤侄,果然有孝心,你这礼虽然太重,为叔就勉为其难地收了。”
他说着朝身后一招手,顿时有个部曲上前来,只听他大声道:“连牛车一起拖走。”
李浩还在发呆,程咬金一翻身上马,道:“今日老夫有约,便不留你了,改日到我府上陪老夫喝几杯。!y¢o,u,p\i+n^b.o+o^k?.?c~o,m/”说完一拽缰绳,带着一众部曲绝尘而去,独留李浩一人在风中凌乱。
李浩这个年过的很不痛快,因为大年初一就被人打劫,这可不是个好兆头,一切都是拜程咬金这老杀才所赐,以至于他送完礼回家的时候还在怨念地诅咒他生儿子没,程处默无辜躺枪。
大年初五,鲁直他们终于紧赶慢赶制出了床弩,跟地下密室那个一模一样,李浩把床弩拉到特种兵训练基地试了一下,平均射程440米,精准度很高,按理说三弓臂床弩的射程应该在550米至600米之间,可李浩为了节约成本,弩臂材料并没有用最好的木料,制作工序也没那么复杂,一切都是为了节约成本,所以射程达不到那么远。
即便只有440米,也非常吓人了,比车弩可远多了,李浩对于这个结果十分满意,第二天亲赴太极宫,向李世民报了这一喜讯。
李世民听闻这个消息后立刻派人去李浩家将床弩拉到长安,安置在右武卫大营内的靶场,李世民带着右武卫大将军秦琼还有李浩,亲自见证这床弩的威力,其实他本来想喊文武众臣一起来参观的,但在李浩的劝说之下取消了这个打算。
李世民站在床弩后方十米处,李浩和秦琼分站他两侧,李世民淡淡说了声:“开始吧。”
李浩朝鲁直使了个眼色,鲁直带着五个右武卫上前,鲁直发指令,五个金吾卫一一照做,只见四个人一起转动巨大的轮轴,将弩张开,另外一个人举起一根比长矛还大的箭矢放在弩槽里。
鲁直发令:“举锤!”
那个上箭的右武卫举起一柄大锤,眼睛紧盯着扳机,这扳机可不是人力能扳得动的,必须以大锤夯击,才能射出弩箭。.搜`搜?小~说′网, /最`新¢章?节*更\新/快,
那右武卫狠狠一锤砸在扳机上,“嗡”地一声巨响,弩箭顿时飞射而出,划出一道美丽的弧线,钉在了400多米外的一面土墙上。
越靠近那面土墙,李世民越是心惊,因为靠的近了才发现,这面土墙不大,宽高都是四尺,能在那么远的距离射中这么小的目标,这床弩的精准度已经相当可怕了。
终于走到这面土墙旁边,李世民从侧面一看,更加震惊,只见这土墙有将近一尺厚,然而却被巨大的箭矢洞穿,而且箭矢余势不减,刺入地面半尺多深。
李浩笑着道:“陛下,这弩有三个弩槽,可以同时发射三根箭矢。”
李世民闻言开怀笑道:“诗狂,做得好,没想到你能做出此等利器,真乃我大唐福星!”
李浩拱手道:“为大唐效命,是微臣的福分,陛下,国之利器,不示于人,这床弩越少人知道越好。”
李世民微笑点头,终于知道李浩为什么反对喊其他众臣一起来观看了,他发现自己最近看李浩越来越顺眼了,因为最近李浩的表现不错,不仅没闯祸犯浑,还奏对献策,又献出这大杀器一样的床弩,他能不开心嘛。
又是这个套路,想赏就赏呗,还问人家要什么赏赐,没诚意。
李浩可不管那么多了,跪下道:“陛下,微臣想向陛下求一个官职。”
李浩道:“微臣所求官职,叫做大唐科技研究院院正。”
李世民闻言一愣,蹙眉道:“大唐并无这样的官职,是你杜撰的吧。”
李浩道:“回陛下,以前没有,但今后可以有。”
李世民讶异地望着他:“你的意思是……开设一个叫做大唐科技研究院的官署?”
李浩拱手道:“回陛下,大唐科技研究院的职责便是为大唐研究发明新的东西,或用于战,或用于民,比如去年的风力水车,曲辕犁,还有这床弩,都属于科技研究范畴。”
李世民闻言双眼一亮,照啊,这点子不错,风力水车,曲辕犁,床弩这三样东西每一样都让李世民十分满意,他自然希望李浩能多弄些这样的东西出来,不过他也知道,光靠李浩一人可不行,毕竟他精力有限,但如果专门设立一个负责研究的官署,让李浩领导,那么事情就完全不一样了。
况且,李世民有心让李浩为官,然而李浩才十八岁,这样的年纪就入朝堂,难免会受人排挤,而研究院院正这个职位就挺好,独立存在,专搞研究发明,说是官,他又不像,说不是,却又是。
李世民稍微想了片刻,便道:“你回去写封奏疏,呈递上来。”
李浩闻言一喜,知道事情已经成了,赶忙谢恩告退,回家写奏疏去了。
目送李浩走出右武卫大营,李世民脸上笑意忽然消散,问向身旁的秦琼:“叔宝,你观李浩此子如何?”
秦叔宝道:“李浩为人爽直,虽然有点贪财,不过却是可信之人。”
秦琼赶忙跪倒在地,满面肃色道:“陛下明鉴,臣绝无偏袒之言。”
李世民将他扶起,又露出了笑容,道:“你瞧你,急什么,朕也就随口说说,你却当真了。”
秦琼尴尬道:“臣一向如此,陛下最清楚的。”
秦琼闻言不解地问:“陛下是在担心什么?”
李世民背负双手,仰面向天,长声叹道:“李浩此子看似混账无比,然而待人接事却极有分寸,绝不逾越分毫,说好听点,这小子很聪明,说难听点,他城府极深呀。”
秦琼闻言一惊,李浩毕竟是他救命恩人,而他也是极重情义之人,见李浩被李世民这般猜疑,他怎能坐视不理,赶忙道:“陛下,李浩确实有大才,满朝文武都知道,他年纪还小,能有什么城府,想来必是有些小聪明吧。”
秦琼道:“陛下,李浩虽看似混账,但他也是大唐子民,他也希望大唐强盛,在他这个年纪,自然会有些许报国热血,只是他比别人少一些罢了,既然他现在有心报国,陛下又何必如此。”
李世民点了点头:“朕也这般想过,可不知为何,朕就是不敢对李浩完全信任,或许……是因为朕无法掌控他吧。”
秦琼都不知道该说什么了,却听李世民又道:“朕虽然不能像信任你一般去信任他,但朕也不是昏君,李浩有大才,最近的表现也是可圈可点,倘若他一直忠心为国,朕不会亏待他,或许有一天,他能跟你一样,封侯拜相,位列三公也说不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