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墨凑近查看,眼中闪过一丝惊喜:“如果我们能在现有材料基础上加入这种纳米结构……”
“那就有可能解决目前的热应力问题。′卡/卡¨暁¨税¨罔? +追¢罪^薪*蟑-劫-”房凝雪点头,“但这需要我们在极短时间内完成材料合成与工艺适配。”
“时间太紧了。”一名技师皱眉道,“光是合成过程就需要至少三天,再加上工艺调整……”
“我们可以分头进行。”房凝雪打断他的话,“一组负责材料合成,另一组同步进行工艺流程设计,我来协调两方的数据对接。”
沈墨沉思片刻,点头道:“好,就这么办。”
---
正午时分,实验室内的炉火依旧炽烈。
几名工匠围在熔炼炉前,小心翼翼地控制着温度变化。新型材料的合成极为复杂,稍有不慎便会失败。房凝雪亲自坐镇,一边观察数据,一边不断调整配方比例。
“再加三厘氧化锆。-s¨o`s,o/s¢h′u~.+c,o,m\”她低声指挥,“然后升温至两千三百度,保持三十息。”
随着最后一道指令下达,炉内光芒骤然亮起,金属表面泛起一层淡金色光泽。
“成了!”工匠激动地喊道。
房凝雪却没有放松,立刻安排人手将新材料送入切割车间,进行初步成型测试。
与此同时,另一边的工艺组也在争分夺秒地调整加工流程。新型材料硬度极高,传统工具难以处理,必须重新设计专用刀具。
“用金刚石打磨轮试试。”沈墨建议道,“虽然损耗大,但效率更高。”
“试过了,磨损太快。”负责人摇头,“我们得找一种既能保持锋利又能减少损耗的方式。”
房凝雪听后思索片刻,忽然道:“你们有没有试过脉冲激光切割?”
众人一愣。
“用高能激光束精准切割,不仅可以避免物理接触带来的损耗,还能提高精度。?求-书¨帮~ \冕.肺+粤~渎`”她解释道,“虽然技术难度不小,但我们已经掌握了基础原理。”
沈墨眼前一亮:“这个办法可行!”
说干就干,天工院立即组织人员搭建简易激光切割平台。整整一夜,所有人都没有合眼。终于,在黎明前一刻,第一批新型燃烧室内壁样品被成功制造出来。
---
次日清晨,推进器测试场。
房凝雪身穿轻甲,神情专注地盯着即将安装的新部件。沈墨在一旁协助,两人默契配合,不到半个时辰便完成了整套更换作业。
“准备点火。”她下令。
随着一声令下,推进器缓缓启动。火焰喷涌而出,照亮了整个测试场。
众人屏息凝神,目光紧紧锁定仪表盘上的数据。
初始阶段一切正常,燃烧压力平稳上升,温度曲线也比之前更加平滑。
“继续加压。”房凝雪冷静地下达指令。
推进器内部压力逐步提升,直到达到预设极限值。屏幕上显示的数值稳定在安全范围内,没有出现任何异常波动。
“成功了!”有人忍不住欢呼起来。
沈墨长舒一口气,转头看向房凝雪:“太子妃,我们做到了。”
她嘴角微微上扬,却没有丝毫松懈之意,“这只是第一步。”
---
与此同时,卫星能源系统的优化工作也在同步推进。
能源模块的原型机经过多次迭代,已经基本满足深空探测需求,但房凝雪并不满意。
“我们的目标不是达标,而是超越。”她在会议上说道,“未来的探测任务会越来越复杂,我们必须预留足够的冗余空间。”
为此,她提出一项大胆设想:在现有稳压系统基础上,引入一套“自适应能量分配机制”,可根据不同探测任务的需求,动态调整能源供给优先级。
“这意味着我们需要重新设计整个电源管理系统。”沈墨皱眉,“工程量非常庞大。”
“我知道。”房凝雪点头,“但这项技术一旦成熟,不仅适用于当前任务,还能为后续的星际探测打下坚实基础。”
众人面面相觑,最终还是被她的远见所折服。
接下来的两天里,能源组全员投入系统重构工作。房凝雪亲自参与核心算法的设计,结合系统知识库中的先进理论,不断优化代码逻辑。
第三天深夜,最终版本的能源控制系统终于完成。
测试结果令人振奋:在极端条件下,卫星的能源输出稳定性提升了近五倍,甚至可以在主电源失效的情况下,依靠备用模块维持关键设备运行长达七十二小时。
“我们真的做到了。”一名年轻的工程师激动地说道。
房凝雪看着眼前的成果,眼神中透出一丝欣慰,“是的,我们突破了困境。”
但她心中清楚,真正的考验还在前方。
---
夜色渐浓,天工院依旧灯火通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