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承乾站起身,语气坚定:“本宫会亲自向父皇奏报此事,争取最高支持。.k~y,a¨n¢k·s..!c_o′m?”
几日后,太极殿内,李世民端坐龙椅,神色复杂地听完房凝雪的汇报。
“你要造一个能飞上天的东西?”他缓缓开口,声音里带着几分迟疑。
“正是。”房凝雪毫不退让,“陛下曾说,大唐要以开放之姿,迎接万国来朝。如今,不仅是地上,天上也应有大唐的足迹。”
李世民沉默片刻,忽然哈哈一笑:“你这丫头,总是不按常理出牌。不过……朕倒是很期待,你到底能把大唐带到多高的地方。”
他挥手示意近侍取来玉玺:“准你成立‘天工坊’,专司航天研究。所需资源,工部全力配合。”
消息传回东宫时,整个研究院为之震动。
短短数日,第一批研究人员便陆续到位。他们中有曾在西域钻研天文的道士,也有擅长机关术的匠人,还有从新罗、日本遣唐使团中招募来的年轻学子。~零/点′墈¢书, -蕞?鑫+章/结_耕?欣.筷,
房凝雪亲自监督选址,在终南山脚下建起一座隐秘的实验基地,对外宣称是“云中观”,实则是航天研究的核心区域。
第一阶段的目标,是打造一台能够升空百丈的探测器,搭载简单的测量仪器,记录高度、气压、温度等数据。
为了确保安全,她在基地内设立了多个试验场,分别用于材料测试、动力装置调试、机关结构模拟等。
某日午后,房凝雪正在检查一组新型火药配方时,沈墨悄然走进。
“太子妃,西北那边传来消息,机关残片已运回,但……”他顿了顿,“随行护卫在途中又遭遇袭击,对方似乎早有准备。”
房凝雪神色微冷,心中隐隐觉得,有人在暗中盯上了她的计划。
她抬头看向远处正在搭建的发射台,心中念头愈发清晰:必须加快进度,否则,还未飞上天,先被人扼杀在地。?狐·恋-雯.穴~ ~已?发`布?嶵!欣?章?截`
夜幕降临,基地内灯火通明。工匠们仍在忙碌,敲击声、测算声、讨论声交织成一片。
房凝雪缓步走入中央控制室,墙上挂着一幅巨大的星图,标注着她未来想要抵达的方向。
她伸手轻抚星图,低声呢喃:“第一步,只是起点。”
突然,外面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
一名年轻的国子监学生冲进屋内,脸色苍白:“太子妃!我们的火药配方……被人改动了!”
第203章 航天技术突破
房凝雪猛地站起身,快步走到桌前查看火药配方。纸上的改动看似微小,实则足以让整批火药在测试中失控爆炸。
“立刻封锁基地出入口,彻查所有人员往来记录。”她语气冷峻,眼中闪过一丝寒芒。
沈墨点头应声,转身离去。
李承乾缓步走来,低声问:“你觉得是谁?”
房凝雪没有回答,只是将那张纸翻过来,在背面发现了一行极细的刻痕,若非仔细观察,几乎难以察觉。
“这是……波斯文?”李承乾眯起眼,指尖轻轻摩挲那行字迹。
房凝雪微微颔首,“看来,有人比我们想象的更早盯上了这个计划。”
两人对视一眼,皆从对方眼中看出相同的警觉与决心。
几日后,经过严密排查,一名新招募的年轻学者被锁定。他并非真正的大唐学子,而是某国暗中派遣的间谍,试图破坏大唐航天研究进程。
处理完此事后,房凝雪召集所有科研人员,亲自前往终南山脚下的“云中观”实验基地,开始全力推进第一枚探测火箭的研制工作。
时间转瞬即至初春,长安城外冰雪消融,万物复苏。而“云中观”内,却是一片热火朝天的景象。
工匠们日夜不停地打磨零件、调试机关结构,研究院内的书生们也在埋头推演计算轨道轨迹。整个基地仿佛一座燃烧的熔炉,所有人都沉浸在前所未有的激情之中。
这一日清晨,房凝雪披着外袍踏入主控室,只见一名年轻的波斯学者正兴奋地挥舞手中的图纸,向众人展示一组全新的动力模型。
“根据我们的测算,这套双层燃烧系统可以大幅提升升空高度,同时保持飞行稳定性!”他的声音激动得发颤。
房凝雪接过图纸仔细端详,眼神逐渐亮了起来。
“不错,这个设计很巧妙。”她抬头看向那位学者,“你叫什么名字?”
“回太子妃,我叫阿米尔,来自撒马尔罕。”青年躬身答道,脸上带着几分羞涩和自豪。
房凝雪微微一笑,“很好,你的名字会记入史册。”
一旁的李承乾闻言,嘴角也浮现出一抹笑意,“看来,我们的队伍里藏龙卧虎。”
随着各项技术难题被逐一攻克,第一枚探测火箭终于完成组装。它高约三丈,通体由特制轻质木材与铜合金打造,内部装载了新型复合火药,并配备了可分离式助推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