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接过地图,目光扫过,心中一震。?j\i~n¢j^i?a`n,g`b~o`o/k,.\c!o+m¢
“这张图……”她低声道,“恐怕不只是盗墓那么简单。”
话音未落,窗外忽然传来一阵急促的马蹄声。
紧接着,沈墨冲进书房,脸色凝重:“太子妃,刚才有人试图潜入尚书省,目标正是那块刻有神秘符号的古碑!”
房凝雪猛地站起身,手指紧紧握住那张地图。
“他们终于按捺不住了。”
第199章 教育国际化
沈墨话音未落,房凝雪已将手中地图卷起,沉声道:“立刻封锁尚书省,加强守卫。”
李承乾点头,随即起身走向门外,一边吩咐侍卫调动东宫暗卫,一边回头看了她一眼:“你打算怎么处理这件事?”
“先查清他们的目的。”房凝雪神色冷峻,“这张地图标注的古墓位置,绝非巧合。,零·点+看_书/ ¨首?发′他们既然敢动手,说明背后有人在推动。”
沈墨低声补充道:“属下怀疑,这些人可能与那神秘符号有关。”
房凝雪轻轻点头,目光落在窗外渐暗的天色上,心头却浮现出一个新的念头。
第二日清晨,东宫书房内,烛火尚未熄灭,案前已堆满各类奏报和密信。
“太子妃。”沈墨递上一份情报,“西北边境那批可疑之人中,有一人身份已经查明,是波斯商人之子,曾在长安求学多年。”
房凝雪微微挑眉:“波斯?”
李承乾站在窗边,缓缓开口:“或许,这正是一个契机。”
她怔了怔,随即明白了他的话外之意。
“你是说……教育。”
“不错。”李承乾转身,目光深邃,“大唐若要真正立足于世,仅靠武力与财富远远不够。我们需要让百姓了解世界,也需要让世界了解大唐。”
房凝雪沉思片刻,缓缓点头:“你说得对。¢精-武^暁?税*蛧\ -勉¢费`阅-渎*我们一直在保护文化、修复遗迹,却忽略了最重要的一点——传播。”
她走到书案前,取出一卷羊皮纸,在上面勾勒出几个字:**教育国际化。**
“我们要做的,不只是传承,更是交流。”她抬头看向李承乾,“大唐的学生,不该只读圣贤书,也该看看外面的世界。”
李承乾嘴角微扬:“你又要掀起一场风暴了。”
房凝雪轻笑:“这场风暴,值得刮。”
几日后,房凝雪召集国子监、太学等各大书院主事,宣布一项前所未有的计划——大唐将与其他国家建立教育合作,开展学生交换、教师培训等项目,旨在拓宽视野,提升整体素质。
此言一出,朝堂哗然。
“太子妃,此举恐怕不妥。”一位老臣皱眉道,“我大唐乃万邦来朝之大国,何必向蛮夷学习?”
“老大人所言差矣。”房凝雪平静回应,“所谓蛮夷,不过是语言不通、习俗不同罢了。若能取长补短,何乐而不为?”
另一位大臣犹豫道:“可若是学生出去后不愿归来,岂非得不偿失?”
“所以我们要做的,不仅是送出,更要让他们愿意回来。”房凝雪环视众人,“我会设立‘海外归唐’奖学金,凡学业有成、愿回大唐效力者,皆有重用。”
众人闻言,神情稍缓。
李承乾适时开口:“此事由太子妃全权负责,若有异议,可向我提,但不得阻挠。”
话音落下,无人再敢多言。
筹备工作迅速展开。房凝雪亲自挑选首批赴国外交流的学生名单,并安排专门人员翻译各国教材,编写适应大唐学子的课程大纲。
与此同时,她还派遣使者前往西域诸国、吐蕃、新罗、日本等地,邀请对方派遣学生前来大唐学习。
“我们要让他们看到,大唐不仅有诗词歌赋,还有天文历法、医学算术、机关巧技。”她在一次会议上强调,“只有当他们真正了解大唐,才会心生敬仰。”
然而,推进过程并非一帆风顺。
一些地方官员对这项政策持保留态度,担心会冲击本土文化;部分家长则担忧子女远行后的安全问题。
面对质疑,房凝雪一一应对。
“我们可以派出随行教官,确保学生的安全。”她对一群忧心忡忡的母亲说道,“同时,我们也会定期与他们通信,让他们感受到家的温暖。”
一名年轻母亲迟疑道:“可孩子从小没离过家门,突然去那么远的地方……”
“我理解您的担忧。”房凝雪温和地笑了笑,“但请您相信,真正的成长,从来不是躲在父母羽翼之下。”
最终,首批三十名学生踏上异国求学之路。临行前,房凝雪亲自送他们至城门口,叮嘱道:“你们不仅是学生,更是大唐的使者。”
人群中,一名少年忽然上前一步,拱手道:“太子妃,若我们在外学到什么新奇技艺,也能带回来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