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新政策,又是旧东西。*咸′鱼!看_书!枉* .蕪_错.内^容.”一人冷笑道,“我看她是想借机收权,好让太子真正掌控朝政。”
“别忘了,”另一人低声道,“那些古墓里埋的,可不只是死人和陪葬品。”
与此同时,房凝雪已召集了一批精通历史、建筑、工艺的学者,开始筹备全面的文化遗产普查工作。
“我们需要一支队伍,既能深入险地,又能辨识古物。”她在书房中对沈墨说道,“你亲自挑选护卫,随同专家前往各地。”
沈墨点头应命:“属下明白。”
几日后,第一批专家团队出发,房凝雪亲自送至城门外。
“务必小心。”她叮嘱领队的老学者,“有些地方,未必只是荒山野岭那么简单。”
那老学者拱手作揖:“太子妃放心,老朽虽年迈,却仍愿为大唐文化鞠躬尽瘁。”
数日后,房凝雪收到第一份报告:在西南某处古遗址,发现了一组奇异符号,刻于石壁之上,年代久远,无法辨识。¨c¨m/s^x′s′.¢n_e*t~
“这符号……”她盯着图纸看了许久,心中隐隐觉得熟悉。
李承乾在一旁看着,忽然开口:“会不会是某种失传已久的密码?”
房凝雪轻轻摇头:“还不好说。但可以肯定的是,这座遗址,比我们想象的要重要得多。”
她随即下令:“调派更多专家前往西南,同时加强该区域的巡逻,防止盗墓贼趁虚而入。”
随着普查工作的推进,越来越多的文化遗迹被发现并记录。而在某些偏远之地,甚至出现了从未在史书上记载过的建筑群。
“这些,或许能改写大唐的历史。”一名年轻学者兴奋地说。
房凝雪却面色凝重:“也可能,揭开一段不该被揭开的秘密。”
与此同时,资金问题也开始显现。¢2?芭.看!书-王\ \蕞,鑫?漳′結.埂-欣^快/部分大型古迹的修复工程极为复杂,所需费用高昂,朝廷财政一时难以支撑。
房凝雪召集户部官员商议对策。
“我们可以发动民间力量。”她提出建议,“设立‘文化守护基金’,鼓励百姓捐款,凡捐百金者,可在古迹旁立碑留名。”
这一举措迅速得到响应,不少士族豪商纷纷解囊,甚至一些海外商人也送来银两。
“太子妃此举,真是妙极。”李承乾笑着说道,“既解决了资金难题,又激发了百姓的文化认同。”
“这不是我的功劳。”房凝雪淡淡一笑,“而是大唐百姓,本来就懂得珍视自己的文化。”
修缮工作正式展开,工匠们依照古法,一点点恢复着古迹的原貌。而在一座古寺的修缮过程中,工匠们意外发现了一间隐藏的密室。
“里面藏着许多典籍。”沈墨向房凝雪汇报,“还有一些奇特的器物,似乎是某种机关残片。”
房凝雪立即赶到现场,亲自查看。
“这些机关……”她仔细端详,“像是用来启动某种装置的。”
她伸手触摸其中一块金属残片,忽然一阵微弱的震动传来,仿佛整座寺庙都在回应她的触碰。
“太子妃!”沈墨惊呼。
“没事。”房凝雪收回手,眼中闪烁着异样的光芒,“这寺庙,恐怕不只是供奉佛像那么简单。”
就在众人准备进一步探查时,一名探子匆匆赶来。
“太子妃,西南方向发现一群可疑之人,正在挖掘古墓!”
房凝雪脸色一沉:“终于来了。”
她转身看向沈墨:“立刻带人过去,一个都不能放走。”
沈墨领命而去,房凝雪则留在寺庙中,继续研究那些机关残片。
夜色渐深,烛光摇曳。她坐在密室中央,指尖轻抚着一块青铜片,脑海中浮现出一个大胆的猜测。
“如果这些机关真的是古人留下的……那它们,究竟是为了封印什么,还是为了唤醒什么?”
窗外,一只夜枭悄然掠过,翅膀划破寂静的夜空。
第198章 文化传承活动
夜枭掠过东宫屋顶,房凝雪指尖仍残留着那块青铜片的凉意。她缓缓站起身,目光从密室深处移开,沉声道:“把机关残片封存起来,派人严密看守。”
沈墨点头应命,正要转身离去,门外又传来急促的脚步声。
“太子妃。”一名侍女低声道,“长安城西的修缮工程已近尾声,几位工匠在清理地基时,发现了一座古碑,上面刻有与西南遗址相同的符号。”
房凝雪神色微动,随即道:“立刻送去尚书省,请史官比对。”
李承乾站在门口,衣袍被夜风吹得微微扬起,他望着她,语气平静却带着一丝试探:“你相信这些符号,会揭开什么?”
她轻轻一笑,眼底却没有笑意:“我不知道。但有一点可以确定——大唐的文化远比我们想象的更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