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毒。*s¨i¨l/u?x_s?w·./c?o\m~”他低声说道,“而且不是普通毒物。”
身后探子已经将抓到的几个可疑之人押了过来,几人身形瘦削,衣衫破旧,脸上满是惊惧。其中一人哆嗦着开口:“大人饶命……我们只是听命行事,不知道这是要做什么……”
赵子昂没有说话,目光冷冽地扫过他们。
不远处,马蹄声由远及近,尘土飞扬中,一骑快马疾驰而来,马上之人身披青色斗篷,正是东宫亲卫统领之一——沈墨。
他翻身下马,单膝跪地,声音低沉而急促:“太子妃已知此事,命我来协助调查,并请赵大人随时禀报进展。”
赵子昂点头,站起身来,望向远处尚未散尽的晨雾。
他知道,这只是个开始。
---
房凝雪在东宫书房内翻阅着最新呈上的奏折,指尖在纸页上轻轻划过。窗外传来鸟鸣,阳光透过窗棂洒落在案几上,映出她眉心的一抹深思。_优!品!小¢说¨旺` +醉?新\蟑/踕*哽-鑫¢哙′
李承乾推门而入时,正看到她对着一份奏折出神。
“赵子昂那边有消息了?”他一边走过来,一边问道。
房凝雪将奏折递给他:“有人在树根处投毒,手法隐秘,毒性极强,若非赵子昂警觉,恐怕一时难以察觉。”
李承乾接过奏折,略一扫视,脸色微微沉了下来:“这不仅仅是破坏树木那么简单,而是有意制造恐慌。”
“没错。”房凝雪缓缓道,“他们在动摇百姓对环保行动的信心,甚至可能想让这项制度胎死腹中。”
李承乾沉默片刻,忽然问:“你想怎么做?”
房凝雪抬眸看他,语气平静却坚定:“接下来我们要做的,不只是种树,还要彻底清理这些暗中的阻力。污染治理,不能只靠植树造林。”
李承乾轻笑了一声:“看来你早就有打算。′墈/书′君~ ?最`芯-彰¢踕~庚·薪,哙¨”
她点头:“朝堂之上,该敲打的人,一个也不能少。”
---
次日清晨,太极殿内,百官齐聚。
房凝雪与李承乾并肩而立,气氛肃然。
一名老臣率先开口:“太子妃,如今各地植树已初见成效,然则工坊关闭、排污税加重,民间颇有怨言,还请三思。”
另一名大臣也附和道:“不错,造纸、冶铁皆为国之重业,若一味限制,恐伤民生。”
房凝雪神色不变,缓步上前,手中拿着一卷图册。
“诸位大人所言不无道理。”她翻开图册,展示出一张张触目惊心的画面,“但你们可曾见过,因造纸坊废水排放,导致整条溪流鱼虾绝迹?你们可曾听过,因冶铁炉烟弥漫,孩童咳血不止?”
众人面色微变。
她继续道:“短期来看,关闭污染企业确实会带来阵痛,但从长远来看,若任其肆意妄为,百年之后,大唐何以为继?百姓又如何安居?”
李承乾接过话头,语气冷淡:“太子妃所言极是。自今日起,凡超标排放者,一律关停整顿;拒不整改者,抄家问罪。”
此言一出,群臣哗然。
然而,没有人敢再出声反对。
---
随后数日,朝廷动作频频。
洛阳、扬州、成都等地的大型造纸坊被查封,数十名主事官员被革职查办。同时,一批采用新式过滤技术的清洁作坊获得扶持,成为首批转型示范单位。
房凝雪亲自前往洛阳,实地查看一家刚完成改造的纸坊。
坊内整洁有序,工匠们正在操作一套全新的水循环系统。清澈的水流从管道中流出,不再带有刺鼻气味。
“这套设备虽成本高昂,但用水量减少七成,且可反复使用。”负责人小心翼翼地解释。
房凝雪点头:“很好。朝廷会给予补贴,鼓励更多作坊效仿。”
离开纸坊后,她登上城楼,俯瞰整个洛阳城。
李承乾站在她身旁,望着远方河道,忽然道:“你真打算在全国推行清洁能源?”
“当然。”她语气坚定,“下一步,我会推动煤改气,推广风力与水利发电。”
李承乾挑眉:“你就不怕得罪那些靠煤炭发财的世家?”
“他们迟早会明白,大势不可逆。”她淡淡一笑,“现在,不过是让他们先尝点苦头罢了。”
---
与此同时,随着一系列治理措施的落实,环境开始悄然改变。
长安城外的河流变得清澈见底,久违的野鸭再次游弋水面。昔日灰蒙蒙的天空,如今常见白云飘荡,阳光明媚。
百姓们走在街头巷尾,呼吸着清新的空气,脸上多了几分笑意。
村口茶馆里,几位老人围坐闲聊。
“听说以前城里孩子咳嗽厉害,现在倒是少见了。”
“可不是嘛,我家小孙子前些日子还说,晚上睡觉不再闷得喘不过气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