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元青拱手行礼,语气平静:“恭候太子妃。~s′l-x`s~w/.!c-o.m+”
---
翌日清晨,长安城尚未完全苏醒,皇宫大殿内已是一片肃然。
李承乾端坐于龙椅之上,目光冷峻。
“封锁兵部,彻查所有文书往来,尤其是与裴元青有关的密信、奏折、书信。”他下令道。
赵子昂领命而去。
一名心腹近臣低声问道:“殿下,是否要将裴元青暂且押入大理寺?”
李承乾摇头:“现在动他,只会打草惊蛇。”
房凝雪站在一旁,轻轻点头:“裴元青背后的人还没浮出水面,贸然动手,反而会让幕后之人彻底隐匿。”
李承乾望向她:“那你打算怎么做?”
房凝雪微微一笑:“既然他们想让我当棋子,那我就顺势而为,看看谁能撑到最后。”
---
与此同时,西域各国因军演的成功,纷纷主动提出深化合作意向。*x/s~h·b-o?o!k/.\c?o-m′
高昌王阿史那·鲁赫派遣特使送来国书,表示愿意开放西部三座关口,供大唐军队自由通行,并提议设立联合哨站。
于阗王子阿塔尔则亲自前往长安,请求大唐派出军事顾问团,协助训练其精锐部队。
新罗使者金允成虽仍持谨慎态度,但也递交了一份备忘录,希望与大唐建立定期情报互通机制,并提议在边境设立贸易缓冲区。
短短数日之间,大唐主导的军事联盟影响力迅速扩大,隐隐有成为西域第一政治军事集团之势。
房凝雪在朝堂上提出建议:“为确保联盟稳定发展,应设立常设联络机构,由各盟国轮流派驻代表,负责日常事务协调。”
此议一出,立刻获得多国支持。
李承乾当即批准,并任命房凝雪为该机构首任监督官。
---
夜深,兵部尚书府外,一条暗巷中,一道身影悄然出现。/x^g_g~k.s~.~c¢o′m?
正是那名曾在书房中袭击房凝雪的黑衣人。
他取下面巾,露出一张熟悉的脸——竟是早已“病逝”的前兵部官员杜仲!
他低声对身旁一人道:“消息已经传出去了。”
那人点头:“裴大人那边呢?”
“他守住了底线。”杜仲嘴角微扬,“不过,房凝雪不会善罢甘休。”
那人沉吟片刻:“那就让她继续查吧,越接近真相,就越容易失控。”
杜仲眼中闪过一丝寒光:“只希望她别死得太早。”
---
几日后,房凝雪召集各国代表,在东宫举行联盟联络机构成立仪式。
仪式上,她宣布:“为了加强彼此信任,大唐将开放部分军事训练基地,供各国士兵轮训。”
此言一出,全场哗然。
这是前所未有的开放姿态,意味着大唐愿意将自己的军事体系与盟友共享。
高昌、于阗两国代表当场表态,愿意率先派兵进驻。
新罗使者金允成沉思良久,最终也点头答应。
房凝雪满意地微笑:“接下来,我们将共同制定《联合行动条例》,确保各国部队在协同作战时有章可循。”
就在众人热烈讨论之际,赵子昂悄悄来到她身边,低声禀报:“太子妃,我们找到了一份可疑的旧档案,是三年前兵部内部调阅记录,其中有一份关于西北边防地形的密档,被调阅过三次。”
房凝雪眼神微闪:“是谁批的?”
赵子昂压低声音:“第一次是裴元青亲笔签字,第二次是兵部侍郎张衡,第三次……”
他顿了一下,才继续说道:“第三次,是长孙无忌。”
房凝雪瞳孔一缩。
赵子昂看着她:“我们要继续查下去吗?”
房凝雪缓缓点头,声音极轻:“当然。”
她抬头望向远处,阳光洒落在金色屋檐上,映出一片辉煌。
然而在这光辉之下,阴影正悄然蔓延。
---
“你们真觉得,大唐会永远这么慷慨?”一个低沉的声音在暗处响起。
回答他的,是一阵沉默。
片刻后,有人轻笑:“所以,我们得先让它付出代价。”
第187章 国内治安整治
房凝雪站在东宫大殿的台阶上,望着远方被晨光染成金色的屋脊。昨夜赵子昂带来的消息仍如刀刻般烙在她心头——兵部旧案中那份西北边防密档的调阅记录,第三次竟是长孙无忌亲批。
她心中已有决断,但眼下,还不能动他。
“太子妃。”赵子昂低声唤她,“长安城外最近接连发生数起劫案,有百姓状告地方官员与豪强勾结,纵容匪患。”
房凝雪收回目光,神色沉静:“我正要找你谈这事。”
她转身步入殿内,李承乾已坐在案前,手中握着一份奏折,眉头微蹙。
“你也看到了?”房凝雪在他对面坐下。
李承乾点头:“长安近来不太平,昨日又有三起械斗,死了两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