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14看书 > 古代言情 > 穿越唐朝我成李承乾太子妃 > 第211小章
下载
本书最新章节内容未完,更多精彩内容手机请扫描下方二维码下载app。小说更全更新更快。百万小说免费阅读。网上找不到的内涵小说这里都有哦!

李世民眼中闪过一丝赞许:“此想法甚好,你二人可先去考察各地地理情况,再做规划。~e~z?k/s,w·.?n~e^t*”

领命之后,房凝雪和李承乾即刻踏上考察之路。夏日骄阳似火,烤得大地发烫,马蹄扬起阵阵尘土。

第一站是渭水流域。他们骑着马,沿着河岸缓缓前行。河水奔腾,拍打着岸边的石头,发出沉闷的声响。房凝雪勒住缰绳,下马走到河边,蹲下身,手指划过清凉的河水。“承乾,渭水流量大,但河道曲折,容易泛滥,可在此处修建堤坝和水渠,引水灌溉周边农田。”

李承乾站在她身旁,目光远眺:“此地地势平坦,修建水利工程较为便利,但工程量不小,需仔细规划。”

他们一边走,一边记录着地形、水流等信息。房凝雪拿出纸笔,时而绘图,时而标注数据。汗水湿透了她的衣衫,贴在背上,黏腻难受,但她毫不在意。/零`点¢看′书′ !庚.辛\罪+筷*

接着,他们来到了泾水附近。这里土地干旱,庄稼缺水,一片枯黄。一位老农看着他们,满脸愁容:“两位大人,这地方常年缺水,庄稼收成一年不如一年呐。”

房凝雪安慰道:“老人家莫急,我们此次前来,就是为了解决水利问题,让大家都能有个好收成。”

她和李承乾爬上高处,俯瞰整个区域。只见泾水支流众多,但分布不均。房凝雪思索片刻:“可以挖掘新的河道,将泾水引入干旱地区,再配合水闸控制水量。”

李承乾点头赞同:“只是挖掘河道工程浩大,还要考虑地质情况,避免出现坍塌等问题。”

不知不觉,半个月过去了。他们马不停蹄地考察了多个地区,足迹遍布大唐的山川河流。夜晚,他们住在简陋的客栈里,借着微弱的烛光,整理考察资料。

房凝雪揉了揉疲惫的双眼:“承乾,此次考察收获颇丰,但各地情况复杂,规划水利工程并非易事。\如.雯¨枉_ -罪′辛·章\踕+庚-薪^快_”

李承乾握住她的手:“凝雪,莫要着急,我们慢慢分析,一定能制定出可行的方案。”

又过了几日,他们回到了长安。房凝雪将自己关在书房里,对着地图和资料,反复思考。桌上堆满了纸张,上面画满了各种草图和数据。

李承乾时常进来给她送茶,看到她专注的模样,心中满是心疼:“凝雪,休息一会儿吧,别累坏了身子。”

房凝雪抬起头,眼中闪烁着光芒:“承乾,我已有了大致的规划,再完善一下细节就可以了。”

经过数日的努力,一份详细的水利工程建设方案终于完成。方案中详细规划了各地的堤坝、水渠、水闸等设施的位置和规模,还预估了工程所需的人力、物力和财力。

房凝雪拿着方案,找到李承乾:“承乾,方案已经完成,我们一起去呈给陛下吧。”

两人来到宫中,李世民坐在书房里,接过方案,仔细阅读。他的眉头时而紧皱,时而舒展,看完后,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太子、太子妃,此方案考虑周全,若能实施,必能造福大唐百姓。不过,如此浩大的工程,需谨慎行事。”

房凝雪行礼道:“陛下放心,儿臣会全程监督,确保工程质量。只是工程所需资金和人力众多,还望陛下支持。”

李世民沉思片刻:“资金方面,国库可拨出一部分,再从民间筹集一部分。人力可征调各地壮丁,给予相应报酬。”

李承乾接着说:“陛下英明,儿臣和太子妃定会全力以赴,不负陛下重托。”

然而,就在他们以为一切顺利的时候,朝堂上却出现了反对的声音。一位老臣站出来,言辞激烈:“陛下,修建水利工程耗费巨大,且劳民伤财,万一工程失败,后果不堪设想。”

其他几位大臣也纷纷附和:“是啊,陛下,此举风险太大,还需慎重考虑。”

房凝雪心中一紧,但很快镇定下来,她向前一步:“诸位大人,水利乃农业之命脉,如今推广新农业技术,若没有水利保障,难以长久。此工程虽耗费巨大,但从长远来看,利大于弊。”

李承乾也站出来支持:“各位大人,太子妃所言极是,我们已做了详细规划,会尽量减少对百姓的影响。”

李世民看着争论不休的大臣们,挥了挥手:“此事暂且搁置,容朕再考虑考虑。”

房凝雪和李承乾走出朝堂,心情沉重。房凝雪咬着嘴唇:“没想到会遇到如此阻力,我们该如何是好?”

李承乾安慰道:“凝雪,莫要灰心,我们再收集一些资料,向大臣们证明水利工程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接下来的日子里,房凝雪和李承乾四处奔走。他们收集了各地因水利不完善导致灾害的案例,以及其他地区成功修建水利工程后农业发展的成果。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