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14看书 > 游戏 > 1981军工仿真器 > 第25章 霹雳-3空空导弹改进
下载
本书最新章节内容未完,更多精彩内容手机请扫描下方二维码下载app。小说更全更新更快。百万小说免费阅读。网上找不到的内涵小说这里都有哦!

东北还在下雪,京城这里已经是大春天,气候非常宜人。艘搜晓税惘 蕪错内容

傍晚的校园,很多人在散步、运动、跳舞。

陈羽和许灵韵散步着,两个安保人员远远地跟着,哪怕在北航,安保人员也没有放松警剔。

此时,高校普遍实行较为严格的管理制度,尤其是重点高校。

北航极具特殊性,是中国航空、航天领域最重要的高校,甚至连现役的战斗机、空空导弹都有,实行了更为严格的管理,虽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封闭式管理’,但是也差不了多少,每个大门都各有两个军人站岗,非学校的师生、职工,根本就进不了北航。

回到北航,陈羽因为参与国家重点科研项目,也不适合离校。

“这几个月,我同学都很担心我,今天我回宿舍,把我同学都给惊讶到,不过我没有多说,我可时刻谨记着保密。”许灵韵眉飞色舞道,“要是她们知道,一定会羡慕我。”

“你记得保密就好,特别有人好奇一直跟你打探,你要及时跟学校保卫科反应。”陈羽叮嘱着。

虽然许灵韵接触的极为有限,但是难免会被视为突破口。

间谍,那是无孔而不入。

就是陈羽,都会尽量减少与陌生人接触,连自己家人都尽可能不联系,不给间谍机会。

“恩,特务最不是东西,都是坏人。”许灵韵重重点头。

此时刚刚改革没几年,大家的思想很多都停留在以前。??优1±.品:&×小?×说<@?网×= $=?更?}\新?-.最+,全·?;

在改革前,间谍在中国大地其实难有生存的土壤,不知道多少间谍被老百姓揪出来。

大家对于间谍、特务,那是无比痛恨的。

陈羽道:“学习上有不懂的,可以问我,下个星期我得去西安一趟。”

散了会步,陈羽去买了一些生活必须品,带着许灵韵回宿舍。

许灵韵一路上脸红红的。

两个小时后,许灵韵拉着陈羽走了出来,脸上更红了。

再不出来不行了,恐怕都会彻底失守。

陈羽虽然有些不舍,但是也明白自己不能过于急切,这个年代毕竟跟后世不一样。

这要放在后世,两个人独处一室,早就站好扶稳,梅开二度了。

送着许灵韵回到女生宿舍,两人挥别。

回到宿舍,陈羽感受到火气,不得不洗个澡,然后看着霹雳系列导弹。

在超级科技仿真器里面,霹雳系列导弹对于陈羽没有任何秘密。

陈羽不断地吸收着经验与知识。

一个晚上,陈羽从一个超级菜鸟,蜕变成为一个空空导弹领域的专家。

他自信,北航里面的教授,估计在空空导弹领域比他厉害的已经很少了。伍4看书 埂薪最全

一大早,陈羽洗漱好了,脸上都是欣喜之色。

“新建科技仿真项目。”陈羽默念,“霹雳-3导弹改进科研项目阶段一”

超级科技仿真器:【已创建科研项目《霹雳-3导弹改进科研项目阶段一》】

【科研项目名称:霹雳-3导弹改进科研项目阶段一】

创建科研任务,霹雳-3导弹改进开始推进。

随后几天,陈羽要么是在图书馆看书,要么是与校内的导弹领域专家交流,更多的时间则是在谈情说爱。

霹雳-4导弹科研项目组,其他人明显感觉到,陈羽变得完全不一样。

一天提出的问题比一天要来得尖锐。

短短几天时间,陈羽提出的问题,已经没有人能够回答。

陈羽的表现,也让钱永强刮目相看,惊叹不已。

他没有想到,陈羽在飞机研制方面天赋惊人,在空空导弹领域,竟然也有如此不可思议的天赋。

虽然惊叹,但是钱永强更多的是欣喜。

学生越出色,老师就越高兴。

天才是存在的,这一点钱永强非常确认。

毕竟与很多人相比,他钱永强就是天才。

但是比他更天才的,钱永强也是见过的。

比如有一位跟他同样姓钱的同龄人,就让他仰望。

这一天,陈羽不得不暂时离开北航,乘坐着火车前往西安。

试飞院,坐落于xa市阎良区,占地面积非常大。

今天来了不少专家,都是弹射座椅领域的专家。

在一众专家中,陈羽显得鹤立鸡群。

不仅仅是因为陈羽身高高,更是因为陈羽年轻,年轻得过分。

在这些专家中,最小的都比陈羽大20岁,甚至白发苍苍的都有不少。

今天的试飞,三机部和空军装备部,都有领导前来。

弹射座椅,这是中国非常非常薄弱的。

甚至在以前,飞行员在遇到危险的时候都不敢跳伞,因为飞机有弹射座椅跟没有,没有太大区别。

现在稍好一些。

但是依旧让空军颇为不满意,非死即伤的例子,彼彼皆是。

陈羽年轻,但是却是大家的焦点,毕竟这弹射座椅,就是陈羽带头搞出来的。

歼-7改名义上钱永强是总师,但是现在很多人都知道,真正的主导者是陈羽。

陈羽的论文,已经有几篇发表了。

“陈羽同志,你们研制的脉冲多普勒雷达,目前为止试验都非常好,你们在我国雷达研制上,做出了巨大的突破,填补了我国在脉冲多普勒雷达上面的空白。”空军领导握着陈羽的手,低声地说道。

三机部领导笑道,“你们可是让14所、607所等单位颜面无光啊,一群老家伙,搞出的雷达还不如你们大学生研制的。”

14所、607所,都是专门从事雷达研制的单位。

中国落后的机载火控雷达,说实在的只要接触外面的世界,就能感受得到,差距之大让人瞠目结舌。

而偏偏中国在雷达领域,处于青黄不接的时候,在扛大旗的依旧是那些老专家们。

可是要知道,那些老专家们都已经六七十岁了。

陈羽这一届大学生,在全国各地都遭到哄抢。

名校毕业生抢不到,抢普通本科大学生;普通本科大学生抢不到,便抢大专毕业生。

实在是各个单位,都严重缺乏人才,急需补充新鲜血液。

陈羽脸上带着笑容,他们的研制,成为国内第一部机载脉冲多普勒雷达,虽然相比世界上最先进的脉冲多普勒雷达还有很大的差距,但是这并非陈羽不想搞出更先进的脉冲多普勒雷达,而是因为歼-7改限制了,哪怕他搞出更先进的脉冲多普勒雷达,也装不进歼-7改。

而歼-82不一样,到时候装备的脉冲多普勒雷达将会先进很多。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