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犹豫片刻,决定以张翀命运的转折点,即他跳槽贩/毒集团空降萍水区职位的那一年为突破点,进行细致的调查。~q·u`s·h.u¨c*h,e`n¨g..^c\o?m`
可将近一个小时,翻阅资料的手指都已经发僵,始终都一无所获,他眼眶发涩,轻舒一口气,抬腕轻揉酸胀的眉心,下意识点开照片档案库。
张翀的各种照片屏幕上一张张闪过,从钢铁厂的工装照到任职档案上的证件照,那张平平无奇的脸几乎毫无变化。
忽然,滚轮滑过某张双人背影照,余寂时视线一顿。那矮个儿老态的明显是戴家良,而旁边那道身影,应该就是张翀。不高不矮,不胖不瘦,极其普通的身型,通过和戴家良的对比,估摸着身高大概在一米七五左右。
思及此,余寂时心脏咯噔一下,顿时眯起眼眸,纤细的指悬在键盘上方,轻微地颤抖着。
这照片中的背影在视线中忽然模糊了一瞬,一下子就与记忆深处的某个昏暗的、颗粒感十足的画面重叠,严丝合缝。\三?八?墈¢书*蛧′ ′追¨罪?鑫~璋·截¢
他薄唇微张,气息却堵塞在胸口,发不出一丝一毫的声音,而心脏剧烈跳动,震得耳膜都嗡嗡作响。
余寂时深深吸入一口气,缓缓呼出时,喉结艰涩地滚动了一下,握住鼠标的掌心都渗出了薄薄冷汗。
他极轻地继续拨动滚轮,一直拉到最近的年份。这男人并不是易胖体质,人到中年身型都并未走样,依旧保持着年轻时的状态。
这时,一张侧面全身照映入眼帘,他再次恍惚了一瞬,呼吸彻底凝滞住。
第203章
这张照片中的张翀,和监控录像中,凶手侧身抬膝顶开朱宽家门时的身型轮廓,几乎一模一样。
余寂时指尖微顿,忽地从桌面一沓纸中翻找出那份供述,白字黑字清清晰晰记录着,海振南曾描述凶手生着一双三白眼,眼周干净,毫无其他特征。+鸿*特¢暁_税′惘¨ /已.发,布′罪,薪~璋¨截^
而此刻,照片里的张翀斜视着什么,狭长眼缝里嵌着两颗浑浊眼珠,眼白占据大半,黑少白多,面无表情时,整张脸如同僵死,呆滞且空洞,可另一张照片嘴角翘起,他笑得嚣张跋扈,十分瘆人。
余寂时盯得越紧,心下越是骇然,只能再次调出那段反反复复观看、早已烂熟于心的监控录像,两个文件被同时打开,监控画面截图与照片并排陈列,尽管角度不同,清晰度各异,可那人的轮廓却如复刻般重叠。
同样瘦削的肩线,同样微微前倾的脖颈,甚至连头颅和肩膀的比例都分毫不差。
一声极轻的、带着颤意的吐息从他唇间溢出,他下意识偏头,视线掠过身侧的程迩。对方几乎瞬间察觉他的异样,眉头几不可察地一蹙,随即立即起身走近。
程迩的手臂娴熟而自然地搭上他椅背,俯身时,他微微眯起眼眸,目光冷沉,平静地扫过屏幕上的照片和影像。
余寂时喉结轻滚,薄唇抿成一条线,侧眸时,余光恰好捕捉到对方眼底那一闪而过的惊诧。
他犹豫片刻后轻启薄唇,嗓音低缓,字字斟酌:“张翀的身高、体型和监控录像中的凶手高度一致,眼部特征也和海振南描述的凶手相吻合……”
顿了顿,他声音更轻,却透着一丝坚定,“是我多疑,还是说……其实他们根本就是同一个人?”
既然他们已选择打破常规,若按常理推断,张翀与凶手之间的建立起联系,需要靠镜子这一中间人,可若再大胆一些,他们其实就是同一人呢?
逻辑上,这并非全无可能。
禁毒支队派遣来协助调查的同僚方才与程迩交谈时提及,这一贩/毒集团货物交接流程极为严格,货物向下一级传递、下一级之间货物交接一类的情况,交接时间与地点都由上线亲自敲定,再单线通知下线,由两名平级负责人对接。
若遇突发状况,两名下线有权临时取消交接,但需立即上报,由上级重新下达指令,才可以进行第二次交接。
可以肯定的是,警方这边假信息是朱宽被杀害后,由凶手发来的,如果凶手和张翀是同一人,那么整个时间线便是:
4月初,张翀得知货物即将向下流转,故意在戴家良面前炫耀;4月7日,借温泉酒店之行金蝉脱壳,甩开警方监视;4月10日,在悦色KTV与戴家良会面,放出假消息,布下烟雾弹;4月11日,杀害刘长瑛、卢庆;4月12日,杀害上线朱宽,再用其手机向警方传递同样的假消息。
时间线环环相扣,毫无矛盾之处。
程迩将视线从屏幕上移开,眼尾微微下垂,目光沉沉地落在余寂时脸上,他薄唇轻抿,下颌线略收,喉结上下滚动间,嗓音愈发低沉:“的确像同一个人。”
余寂时指尖一颤,悬着的心倏然落地。他掀了掀眼皮,视线掠过电脑屏幕上空,扫视四周,三名同事此时正俯身仔细比对,眉头紧锁、神色凝重,一时间无人出声,可视线交错时,默契便瞬间达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