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近两个小时,下了山驶出浮县地界,余寂时都偏过头看着窗外的景象,树木郁郁葱葱,村庄隐隐。·顽_夲_鰰`戦^ ¢庚`新/最!全,房屋灰墙青瓦,错落在依山而建,贫瘠的土地被辛勤开垦种上适应艰难环境的作物,屹立在风沙之中。
地势稍缓,很快驶入闵县的城乡结合部,这里多是农村宅基地自建房,还保持着上几十年前的风格,略显破旧,可街道处处都极其整洁。
弯弯绕绕走进小道,很快就看到管庄村的大门牌匾。
程迩将车停泊在大门边,为了避免堵上门,直接斜斜扎进土坡。
余寂时打开门下车。
已经十二点有余,碧空如洗,万里无云,烈日高悬于头顶。北方还未入夏,南方的气温便已经直线攀升,空气都燥热不已。
两人走进大门,路过村委会,执勤岗上空无一人,大概是已经回家吃午饭午休,无人值班似乎是常态。,k-a·n¢s`h¨u`l¢a!o\.*c¨o\m~
整个管庄村内都没有路标,所幸规模不大,门牌编号是有规律的,两人很快就找到了管曈曈家那一户。
管曈曈家是个一层带小院的自建房,看上去刚修缮过不久,屋顶上的落尘都很薄,屋内似乎正在煮饭,香喷喷的饭菜味从门外就能闻见,飘起的白烟随风散入湛蓝的天色中。
程迩走到门前,扣响大门。
很快,门内传来不紧不慢的脚步声,大门很快就被拉开。
余寂时站在台阶下仰起头看过去,入目的是一个衣着质朴的妇女,浑身上下都没有过多的修饰,纯色的衬衣点缀着几朵手工绣成的花。
女人身形纤瘦,皮肤是健康的小麦色,巴掌大的脸上都没什么肉,两颊凹陷进去,似乎是操劳成疾,她眼尾爬满细纹,神色略显沧桑。
可她举止很端庄,不难看出是个很有文化涵养的女人。^精~武.晓?说*网· ·已!发_布¢蕞`新-章*洁`
余寂时方才在车上看到柏绎发过来的资料,简单了解了一下管曈曈的家庭情况。
管曈曈的母亲今年已经四十五岁,本科学历,曾在报社工作。她的父亲和母亲是大学校友,从校服到婚纱,婚后也相当恩爱。
两人不知因何缘故生子很晚,而管曈曈是家里的独生女,从名字就不难看出父母对孩子的宠爱。
“千门万户曈曈日”,曈曈是清晨初升的日光,很美好的寓意。
女儿失踪八年家里从未放弃过寻找她,也没再要孩子。幸运寻回女儿后,为照顾女儿,管母更是放弃了报社稳定的工作,专心在家照顾女儿。管父一人挑起家中大梁,平时忙得基本逢年过节才能着家。
开门见是陌生人,管母微微一怔,唇角抿开一抹礼貌亲切的笑容,用温和友善的目光注视着两人,出声询问:“您二位是找我吗?”
看出管母是一个很好沟通且明事理的人,程迩后退一步,眉目舒展,神色温和,开口坦诚表明情况:“您好,我们是京城来的警察,最近在负责查办一起刑事案件,牵扯到了十年的人口拐卖案件,此行是想来向您或是您女儿了解一下情况,这是我的证件。”
余寂时站在程迩身后,一直观察管母的表情,在提到“警察”的字眼时,她的神色就骤然一僵,眉头微蹙,扶门的手指掐紧门框,下意识向后挪了半脚,作出了明显的防御姿态,似乎对此十分抗拒。
第144章
不过虽然心里十分抗拒,但管母还是礼貌且耐心地等程迩将话说完了。
等他话音落下,管母唇角再度露出浅浅的笑容,眉目温和典雅,轻微低下头,露出歉意的神色道:“抱歉,遭遇拐卖对我女儿造成了极大的心理伤害,她不方便见人,也无法对你们提供帮助。”
程迩也并非是不通情达理的人,笑意未曾削减,眉梢眼尾都浸着柔和:“我们也并非是一定要见您女儿,您向我们提供一些相关信息也好。”
“程警官,真的非常抱歉,我也不了解这件事,我女儿精神状态很差,我们也不便逼问她。”管母没有丝毫犹豫地出言拒绝,提到女儿时,眼眸里不可抑制地闪过一丝悲哀。
顿了顿,她强行扯出笑容,重复了歉意,“真的非常抱歉。”
妇人哪怕是拒绝,依旧是温声细语,面容恬淡,举止间透露出端庄与礼貌,不算浓密的长眉微微蹙起,藏着难以纾解的痛苦与疲惫。
余寂时看着她的表情,似乎有一种熟悉的感觉铺天盖地袭来,记忆翻涌,令他一时有些恍惚。
在遭遇十年前的那场屠戮前,余寂时的家庭都算得上美满。他父母都是医生,平时工作忙碌,但特别相爱,平时也从不忽视他的感受,懂得如何提供情绪价值,懂得表达爱。
虽说幸福的十二年对他而言格外短暂,可他确实是在一个充满爱的环境下长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