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时刚过,宫里头就来人了。_x,s+h!a¨n+j~u-e^./c¢o/m!
“奴婢见过安平侯!”
王若白这是第二次来,上次来的时候,两道金旨,让眼前少年成了大唐最年轻的县子,如今短短几个月的时间,对方却己然成了县侯。
“王寺人,有劳你亲自走一趟。”
林凡拿出红纸包的喜钱,王若白微微愣神。
“过年了,大家都有。”
王若白不动声色接过来,笑道:“奴婢谢过安平侯,若是安平侯准备妥当,咱们这就入宫?”
林凡抬了抬手,踩着脚蹬,吕梁帮他掀开轿帘。
马车穿过通化门,迎着太极宫驶去。
太极殿外,早己布置好了场地,桌椅齐全,中间搭着一尺高的台子。
马车停在路边,王若白小声说道:“安平侯,奴婢只能送到这儿了。”
“多谢王寺人。”
远处。
孙寺人得知他入宫,急冲冲的跑过来,离大老远就举着爪子,“安平侯……”
“孙寺人。”
林凡笑着拱手,摸出喜钱递过去,孙寺人含笑道:“咱就多谢安平侯了。”
见他气喘吁吁,林凡问道:“孙寺人有事?”
“倒也没什么大事,皇后得知你来,说是晚宴尚早,太极殿又无烟道取暖,让咱来知会安平侯一声,顺便带您去甘露殿,几位殿下也都在。”
林凡感慨,这就是长孙皇后。
细微之处见真章,有意也好,无意也罢,这些小事,是李二看不上的,他也没精力去安排这些。
他摸了摸腰间的玉佩和香囊,和煦道:“有劳孙寺人。*l¨u,o,l-a¢x¢s-w,.?c*o?m*”
“安平侯这边请。”
甘露殿。
殿内生着火盆,地面上的地砖明显翻新过,外面寒风冷冽,屋内却温暖如春,即便赤脚踩在地上,也不会感觉凉。
长长的桌案,李丽质赤足跪在毯子上,手里拿着针线,一针针落在锦帛上。
“此处针脚多绕两圈才不易散线。”
长孙皇后说完,看向一旁的李泰,李泰抱着李治教他书写,李治己经一岁,过了年就两岁,断奶之后,长孙皇后就把他接回了甘露殿。
李承乾身为太子,要去接待那些大臣,并不在这里。
“皇后,安平侯到了。”
“快请!”
林凡目不斜视,抬脚跨过门槛。
“臣拜见皇后,见过公主殿下,越王殿下,西殿下。”
李治现在还没有任何职位,按照排行,他本该第五,不过李宽过继了出去,之后没多久就嘎了,李恪虽是长子,却是庶出。
李丽质放下锦帛,起身见礼。
李泰亦拉起李治。
“见过安平侯。”
李治好奇的看过来,张了张嘴,憋出一个“猴”。
长孙皇后笑了笑,柔声说道:“安平侯到里边来,门口有风。”
她热情的拉着林凡来到殿内,让他坐在靠近火盆处。
看到林凡身上的白色大氅,她眼中笑意更胜。
“安平侯过了年可是十七?”
“应该是,臣自幼颠沛,记不大清了。”
林凡说得是实话,他继承了前身的记忆,但是前身的记忆也没有自己几月几日生,只能大概记得是大业九年。!x^d+d/s_h.u¨.`c+o~m,
长孙皇后眼底闪过一丝怜爱。
“倒是到了成家的年纪,如今城内勋贵之家,倒是有不少尚未出阁,安平侯可有心仪之人?”
林凡双手放在腿上,掌心逐渐潮湿。
李丽质抬眸望来,眼底闪过一丝复杂。
“多谢皇后惦念,只是家父曾教臣,大唐儿郎当以报国为己任,鞠躬尽瘁死而后己,因此,臣暂时没有心思。”
长孙皇后笑着看向他,忽而感慨道:“没想到林校尉如此深明大义,前些日子我曾去翼国公那里,听闻林校尉从军入伍一事,深感林校尉不争不抢的性格,我虽女子,却也心生敬佩。”
林凡嘴角抽搐,林老三要是没死,这番话又够他吹几十年了。
当子不伤其父,对父不质其子。
长孙皇后又是一阵夸赞,反正好话不要钱。
“家父也只是做了一个军人该做的,皇后言重了。”
长孙皇后微微颔首,随即笑道:“今日圣人让人安排了不少表演,还有不少勋贵子弟入宫面圣,安平侯到时可好好看看,若是中意了哪家,尽管开口,我虽不常出宫,却也能说得上几句话。”
“臣遵旨。”
“呀~!”
李丽质惊呼一声,她捏着手指,指尖有血液渗出。
长孙皇后起身走过去,顺手抓过她的手指,拿出锦帕擦了擦,“为何这般不小心。”
看似嗔怒,却满含关切之意。
“疼吗?”
“不疼。”
李丽质收回手,再也无心刺绣。
长孙皇后哪能不知她的心思,只是安平侯表现的太耀眼了,若只是做生意也就罢了,现在连冶炼坊也交给了他,那几口铜炮,让陛下茶饭不思。
照理说,此等功劳堪比天功。
自当厚赏。
可如今安平侯方才十七,己经是县侯之身,再赏,莫非赏其公爵?
陛下虽没有明说,可她看得出陛下担心什么。
安平侯这样的人,只能,也必须留在大唐。
她思来想去,也只有让安平侯先成家,成了家,有了孩子,也就有了牵挂。
丽质太年幼,纵使到了她成家的年岁,还要三年时间。
谁又能保证这三年不会出现意外?
若是三年后,安平侯仍如今日这般,大不了她亲自下诏赐婚,若是能换来大唐万世基业不朽,公主下嫁又如何。
林凡正襟危坐,闭目凝神。
官场如职场。
领导想让你进步,却又担心你太进步。
长孙皇后自不会无的放矢,作为李二的枕边人,她的某些想法,意见,完全可以理解为李二意志的延伸。
刘文立先前便和他讲过。
只是,李二怕,他也怕。
这种事,唯一能做的就是装糊涂,首到装不下去的那天。
从长孙皇后的那番话里,他己经能猜到,今日晚宴,怕是会成为他林某人的相亲角。
“安平侯也喜玉石?”
林凡侧目,见长孙皇后看向他腰间玉坠,解释道:“这是太子殿下去庄子上时赏赐给臣的,臣不敢怠慢,又唯恐遗失,故而随身携带。”
“高明倒是对安平侯念念不忘,若非学业为重,怕是少不得叨扰安平侯。”
李丽质举目寻找,看到大氅盖住的香囊一角,她扬了扬嘴角,重新拿起针线。
林凡抿了抿嘴,“太子殿下宽厚良善,只是臣这些日子确实分身乏术,日后若是空闲下来,自当去东宫拜见。”
这番话,纯粹是表明自己的立场。
他随身携带太子送的玉坠,只是因为那是太子所赐,此外,他从未踏足东宫半步,以后也不会去,所以,你们两口子放心。
长孙皇后微微颔首,笑道:“安平侯忠君体国之情,陛下心中明了,只是也莫要失了礼数,这样吧,稍后我让人从库房挑选些贡品,遣人送去东宫,就说是安平侯的新年贺礼。”
“多谢皇后,贺礼一事,乃臣疏漏,臣知罪。”
长孙皇后摇头笑道:“安平侯再忙,也莫要忘了自己,晚宴还有些时辰,安平侯可以在此多歇息歇息。”
她站起身,林凡自然不是忘了准备,他可是给陛下准备了大礼。
之所以不给东宫准备,显然是刻意而为。
想到林凡的生平,她暗自叹了口气,自幼遗孤,难免养成事事小心谨慎的性格,只是太小心太谨慎,有时候也不见得是好事。
“是,臣恭送皇后。”
长孙皇后走了,临走把李治也带走了。
李泰揉了揉被李治坐得发麻的大腿,“安平侯,你不喜欢我大哥?”
林凡抬眸,“殿下为何这般想?”
李泰嘴角微微勾起,“没什么,随口一问。”
林凡重新闭上眼,不愧是李二一家的,年纪不大,心眼子一点不少。
人都是会变的。
眼下李泰平日里再怎么玩世不恭,也改变不了日后他会成为名满天下的魏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