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14看书 > 其他 > 大汉骑军 > 第一百一十八章汉军的攻势
下载
本书最新章节内容未完,更多精彩内容手机请扫描下方二维码下载app。小说更全更新更快。百万小说免费阅读。网上找不到的内涵小说这里都有哦!

第一百一十八章汉军的攻势  “7月20日,汉军的武勇军团左、后两个师和一个骑兵团,在军团中将副指挥官王仲民率领下,渡过咸海向我西海州内地进攻,到今日为止,靠近咸海的西路郡已经汉军占领,他们正准备夺取白鹿郡。精武晓说罔 已发布蕞鑫漳截

突忽军机处参议金卡,向汗王阿巴亥汇报最新收到的战报。

阿巴贡等突忽高级官员都在场,听闻汉军在短短的不到一周之内,就夺取了一个郡,既惊慌又无奈。

半个月前,突忽情报部门就得知汉军的一部分兵力在集结。

突忽内阁成员慌忙齐聚在一起商议如何抵御汉军进攻。

他们发现汉军兵分两路,一部在西海州北部边境的听海城堡集结,一部在西部大草原北部集结后南下,在利西人的耷侗城附近驻扎。

汉军同时在南北两地集结兵力,到底有何企图?让突忽的高官们摸不清头脑。

难道他们想双管齐下,南北同时进攻?但这种推测被特安达元帅否定。

元帅分析道:“汉军不可能在两地同时进攻。

单单看这支南下的汉军,只是一个孤立的骑兵师,没有步军跟随,他们不可能攻下西海州与新罗州交界处的崖顶城堡。

不攻下崖顶城堡,那么即使深入新罗州境内也是孤军,对我们的威胁也不大。

“而集结西海州北部的汉军则是两个步军师和一个骑兵团,并且携带了大量的攻城武器,依我之见,这股汉军意图对乌河城堡发起进攻,我们应该严加防守。

最后特安达元帅说道:“也有可能,这次南北汉军的进攻只是一次试探性攻击,因为两部的汉军兵力都不多。

汉军是想利用进攻来摸清楚我方的兵力部署,为下一次大规模的进攻做准备。

我建议,近期要集结两到三个军团,布置到新罗州北部边境,防备汉军下次的攻击。

众内阁成员听了特安达的分析,频频点头。

只见汉军的兵力部署,就能推算出汉军的战略目的和打算,不愧是经验丰富的老将。

既已经“知晓”汉军的出兵目的,当然要做出相应的部署。

经过一天一夜的讨论,内阁决定:对南下的汉骑军,命令新罗州北部和西海州南部的部队死守堡垒,不要理会汉军的挑衅。

他们坚信,只要防守部队不主动出击,这股汉骑军就没有夺取国土的机会。

而后,命令多伊利元帅迅速赶往乌河城堡,亲自指挥抵抗汉军随后发起的进攻。

西海州北部驻守有两支精锐军团,共计十万人。

他们也认为汉军只出动两万多兵力,是不可能夺取乌河城堡的。

但特安达的建议,却被德公阿巴贡否决了。

理由是从今年开始,新罗州的南部两个郡阴雨连绵,不间断地下了一个多月。

昔日的田园,这时变成了泽国,两郡内的河川满溢。

洪水,如脱缰的野马,在大地上肆虐。

两郡的百姓即使从洪灾中侥幸逃生,但也逃脱不了饥馑。

饥民们成群结队,辗转各地觅食。

阿巴贡竭尽全力救灾,只饿死很少一部分饥民,但却使本就不多的国库存粮,几乎快要见了底。

阿巴贡推算了一番后,大家都明白了,这时调动军队就需要动用库粮,而国库存粮在今年秋粮下来之前,仅够三到四个军团在前线半年所需。~看¨书?屋+ .追!最?新?章~节`

阿巴贡说道:“现在不是调动军队的时候,即使调动也要调往灾区。

去帮助受灾百姓恢复的两个郡的生产。

吾相信,各位都知道这个两郡对我们突忽的重要性,如果不能及时恢复生产,明年甚至后年我们大家都要饿肚子了。

大家知道阿巴贡的话不是危言耸听。

受灾的这两个郡,都是突忽境内产粮最高的地区,人口也在全境中名列前五。

如果不能及时恢复生产,恐怕大家真会吃不饱饭。

特安达元帅也只好说:“既然德公已说明了情况,那么其余的部队就不要再调动了。

本次汉军进攻还不足以夺取我国土,只要我们认真做好防御。

等汉军的进攻势头过去,他们自然会撤退的。

作出军事部署后不久,南下的汉军骑兵师便在万余利西人的配合下,开始进攻迁移到南部草原边的各部落。

突忽朝廷接到各部落的求援信,但派不出大批的骑兵赶去救援。

如果派遣的兵力过少,又怕被汉军歼灭,所以只能在口头上支持他们,没能拿出任何有效的办法支援。

失去支援的各部落,怎是汉军正规骑师和勇猛利西人的对手?十日内便有三个部落被消灭,另有四个部落投降,剩余的部落舍弃牲畜拼命逃进新罗州内地。

这时,整个西部大草原都掌握在汉军的手中。

而后,汉骑军频频从草原出动在新罗州的南部地区进行挑衅活动。

突忽守军严格遵守命令,对汉骑的挑衅视而不见。

北部汉军这时挨个攻击孤立的突忽人堡垒,缓缓地向着乌河城堡推进。

不过多伊利元帅来报,他有信心坚守乌河城堡。

突忽朝廷的官员们都松了一口气,虽说汉军夺取了西部大草原的南部,但草原可以说自瓦罕族灭亡后早被突忽放弃,所以说也不能算多大的损失。

到目前为止汉军的行动一直按照如特安达元帅预计情况发展着,现在都等汉军进攻势头消减后,自行退去。

可是就在这时,汉军的一支由两个步军师一个骑兵团组成的部队,在亚和族人的帮助下渡过咸海,直接出现在西海州的中部地区。

那里驻守了不到一万人的突忽部队,面对装备精良的两万余汉军的进攻,一时间节节败退,求援信不断送到柳都。

这次包括特安达元帅在内都无计可施。

从北部调集部队去救援,乌河城堡就有可能被汉军乘势夺了去。

从南面派部队,则要受到南部汉骑与中部汉军的两路夹击,一旦退路被截断,救援部队本身的安全都成问题,还谈什么救援?  这时,大家又想起了特安达建议,如果此时新罗州北部边境多了两到三个军团,就不至于出现现在无计可施的局面。

可是世上是没有后悔药卖的,只能眼睁睁地看着汉军占领一座的城镇,到今天整个西路郡丢失,看架势,再有一周白鹿郡也保不住。

汉军夺取了这两个郡后,就彻底将西海州两端分开。

不要再说贸易通道了,就连以后汉军全力进攻乌河城堡,也没有办法派遣援军对其支援。

汗王阿巴亥面目阴沉,在大殿内来回踱步。′j_c·w~x.c,.!c+o-m.

几十名朝廷大员,静静站立低头不语。

“众卿有何对策?”

阿巴亥突然停下脚步,问道。

群臣沉默不语,阿巴亥正要发怒,一人出列奏道:“父汗,此次导致汉军攻击得手,都因三弟阻扰向西海州南部调集军团所致。

如果现在有多余的军团,我军那里会如此的被动。

儿臣认为应该先追究三弟的失职之罪,然后在想破敌之策。

群臣不用抬头,就知道说这话的定是阿巴开。

他怨恨德公已久,现在得到机会怎能放过。

有的偷眼看去,只见德公阿巴贡皱着眉头默默不语,满眼悲哀。

说实话,阿巴贡以前对大哥阿巴开也不客气。

只要自己的意见是对的,就会与他理论。

可是现在阿巴贡没有心思再与阿巴开争论,他这时想起了四弟阿巴迨。

阿巴迨没有出事前,他们三兄弟都有立为太子的资格,所以彼此在暗地里也是叫着劲儿。

三兄弟里,无论从职务、爵位以及阿巴亥的喜爱上看,阿巴贡的机会最大,其次是阿巴迨。

阿巴迨此人虽对政务不再行,可是他娶了多伊利元帅的女儿为妻,加之他本人对军事比较感兴趣,经常和一些将领混在一起,所以在军方很有一些势力。

正是如此,虽说阿巴开在朝里争太子之意表现的最为明显,但他的这两个弟弟从来没有把他当成主要对手。

在阿巴贡和阿巴迨的心目中,对方才是真正的心腹大患,所以那时两兄弟面子上虽是和睦,但私下却较劲,彼此欲将对方处之而后快。

可阿巴迨真正不在后,阿巴贡没有感到一丝快乐。

当听到阿巴迨在上都被凌迟处死的消息后,他甚至失声痛哭起来。

他回忆起小时候,几兄弟跟着义兄哚瀚后面一起玩耍的情景。

一幕一幕快乐的时光,不断地在他的脑海中重现。

阿巴迨的死给了阿巴贡一丝不祥的预兆,心里想着,汗国还没有将汉人赶出去,国家正在危难之际,还想着争什么太子,难道真的想早点灭亡吗?失败后我会不会被汉军抓住?我会不会被凌迟处死?我能不能忍受凌迟之苦?  想到了这些,阿巴贡就拿定主意以后不再与大哥去争,如果父汗真了大哥为太子,那么以后我就当他的臣子好了。

今日阿巴开奏请弹劾,阿巴贡没有一点出面理论的意思,默默想着心事。

阿巴贡不出言反驳,太尉暔翰出列说道:“敬候殿下之言差矣。

之前的内阁会议,德公早已做过详尽的说明。

此前的赈灾已经耗尽了国库的大部分存粮,没有多余的粮食怎能调集军队?”

阿巴开冷笑一声说道:“国库缺粮食,也是三弟之错。

我当初就不同意动用国库的存粮救济灾民,粮食是用来打仗的。

可是你们不听,说什么可以从外国购买,将粮库的缺额补上。

现在好了,苏丹人与罗马人开战了,他们不敢再与我们做生意。

而汉军又截断了西海州商路,我们哪儿再去搞粮食?光靠新罗州和信度州,怕是四五年也不能发动大规模军事行动。

暔翰说道:“敬候,你不要忘了,汉帝国是怎样衰落的。

新州遭了灾,他们采取不予理睬的态度,结果导致今日这里反,明日那边再反,一个诺大的帝国就被拖到现在这番模样。

如果我们再不汲取教训,不去全力救灾,那些灾民一旦被逼的走投无路,就会铤而走险汇集而成寇。

我们能与汉帝国相比吗?那时就算汉军不来攻打我们,那些流寇就会把我们推翻。

所以救灾是必须的,只有安抚住国内,才能让民众一致对外。

暔翰之语,说得阿巴开无言以对。

一些大臣也纷纷言道:“太尉之言甚是。

过了片刻,阿巴开还是不甘心,问道:“那太尉有何策略解决目前的局势?”

暔翰摇头说道:“依老夫之见,还是保持现状,只要我们南部两州不乱,汉军自然不能轻易打过来。

我们很艰难,而汉军更艰难。

如果佛祖眷顾我们,也许用不了多久,汉帝国别的地方还会出现叛乱。

这也许是佛祖对我们的考验,我们只要渡过此劫,就会迎来光明。

他说的虽然都是些空话,但也算是一种解决办法,部分大臣纷纷支持。

阿巴开长叹一声说道:“你们别忘了西海州北部还有我们的十万部队,如果我们不想办法打通西海州中部通道,日子一久,得不到给养的十万大军,就会不战自灭。

那是十万人啊,是十万最精锐的部队。

如果他们被汉军全歼,我们还要用多久才能训练出相同的部队?”

汗王阿巴亥一直在倾听暔翰与阿巴开的辩论,这时听阿巴开叹息北部的十万部队,心里也是一阵难受。

如果只是暂时失去联系,多伊利还能坚持,半年甚至三个月之后,多伊利还能不能坚持下去,谁也说不准。

那是经过战火的老兵,损失两个军团的老兵,就算再组建四个军团的新兵,战斗力也不足相提并论。

这该如何是好?  想着想着,眼睛不由自主的向特安达看去。

只见特安达像是若有所思的模样,心想也许他有办法。

散朝之后,阿巴亥将特安达叫到御书房,直接问他有和策略。

特安达犹豫了半天,道:“陛下,臣倒是有个打算,只是太过冒险。

“嘠山,不要有顾虑,说出来听听。

特安达又思考了一阵,将自己的打算说了出来,阿巴亥听罢大吃一惊,心想,这的确是冒险之举,不过如果一旦成功,不仅可以与多伊利的部队联系上,还能恢复商路。

可是如果失败,汗国的实力会大减,以后汉军的进攻会更加毫无顾忌。

这做还是不做呢?  阿巴亥正在举棋不定之时,张锐正在风铃城城外的游骑团团部召开会议。

参加的人员包括六个营的营长以及团部军官。

这是张锐就任游骑团长后,第一次召来全团主要将领开会。

八位校官端坐不动,专心听张锐讲话。

凭借着张锐的威望,在座的各位对他心服口服。

“各位,首先我要向你们道歉。

在战区总部会议上,我没有抢到本次的进攻任务。

张锐的话语,惹面目严肃的校官们,轻轻笑出声声来。

他们已通过传言,知道了张锐曾在战区总部上抢任务的经过。

“不过你们也别急,只要你们吃得消,仗,今后够打的。

“将军,只要您吩咐,我们一营坚决执行命令。

再艰苦、再困难的任务,我们也能完成。

张锐对裴仁基点点头,又接着说道:“不错,我们游骑团从来没有害怕的时候,任何困难的任务我们都能克服。

你们要做好准备,八月底,彪骑军又要回到战区了。

高朔高声地叫嚷起来:“将军,彪骑撤下去不到半年,他们又回来作甚?难道还想抢我们的功勋吗?他们在战区已经数年了,功勋也挣够了,还来跟我们争功?俺不服。

众人哈哈大笑,张锐也笑道:“别怕,不是整个军团都回来,只是彪骑军游骑团的三个营回来协助我们一下。

以后彪骑军的游骑每半年轮换一次,每次来三个营。

四营营长毛司雨问道:“将军,难道彪骑是来接替我们的侦查任务的?”

“老毛,还是被你说中,不愧被人称为智将。

张锐称赞了毛司雨一番,对他很敬佩。

“不错,正如老毛所言,彪骑来接替我们的侦查任务,而我们要去执行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什么任务?”

杜晗兴奋地问道,剩余之人也纷纷询问。

张锐摆摆手,几位营长安静下来。

张锐严肃地说道:“这次会议所涉及的内容,诸位不得向下级透露,如果有人私自泄密,定斩不赦。

“是,属下绝不泄露半句。

众将齐声发誓。

“各位会部队后,不要大张旗鼓地准备,还是如往常一般行使各自的任务。

部队从八月底开始要做好随时出动的准备,一旦接到团部命令立即放下所有的任务,按指令夜行昼伏赶到集结地点。

都清楚了吗?”

“是,保证按时到达集结地点。

各营长高声回答。

“好。

下面,我为各位介绍本次任务的内容以及各营的行动路线。

张锐指着桌上摊开的军事地图,开始布置行动任务。

如果您喜欢这本书,请来起点,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