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14看书 > 其他 > 大汉骑军 > 第十八章新家
下载
本书最新章节内容未完,更多精彩内容手机请扫描下方二维码下载app。小说更全更新更快。百万小说免费阅读。网上找不到的内涵小说这里都有哦!

第十八章新家  玄州位于黑江南北两岸,又以北岸为主。如文旺 首发

圣祖将鲜卑人驱赶走后,便在这里开州建府。

玄州东是滨海州,西是北州,南面吉州,在帝国划分的州域面积中,玄州算是数一数二。

玄州多莽原山林,冬季寒冷,人口稀少,全州只有数万户,人口不足十万,几乎都定居在黑水南北两岸。

只有少数原鲜卑人后裔,生活在更北边,人口不足万。

汉元789年7月,张锐躺在玄州新家的后院树荫下午睡。

安渡桥之战,他身负二十余处伤,养了近三个月,才能稍做骑马射箭之类等活动。

安渡桥之战,是他人生经历的第一场恶战。

此战中,他抱着必死之念,激发了所有的身体潜能。

也许,真如俗语所言“拼命的怕不要命的。

他豁出命的一战,震慑住了数万丧失斗志的叛军,生生把他们挡在战水北岸,而后尽数被赶来的骑兵俘获。

张锐看到轻骑到来,心情松懈昏迷过去。

直到十余天后,才苏醒过来。

醒来时,他发现已躺在后方玄菟城的汉军医院里。

此后,又是十几日的高烧,幸亏他平日体格强壮,才硬撑了过来。

伤势稳定下来,他申请回家养伤。

军团的批示很快下来,同意他回家养伤。

5月初,他回到了安江老家。

父亲张逸对他在这次战斗中的表现甚为满意,专门安排他到夕阳城堡疗养。

没多久,朝廷的封赏就到了。

这让张锐惊讶了好一阵子,上次实习中立功,过了一年多朝廷的封赏才下来。

而这次,短短两个多月,朝廷的封赏令就来了。

后来还是从父亲口中得知了事情的缘由。

原来辽东四郡平叛开始后,朝廷就在寻找平叛战斗中的典型,正巧安渡桥大捷的战报传来。

战报上称,飞骑军游骑的一排骑士,将四万叛军挡在战水北岸,使其全体被俘。

作战中,这排骑士十二人战死,一人重伤,无一人退却,充分体现了汉军不畏生死、英勇奋战的气概。

如此辉煌的战绩,英勇的事迹,朝廷当然不会放过,在全国大肆宣传安渡桥大捷。

在这种情况下,对张锐等人的封赏自然不能拖延。

在接到战报后的第二天,封赏令就批下来了。

随即快马加鞭的送到了张锐的手上。/l!u~o-l¢a+x!s_..c¨o^m/

张锐手捧圣旨,感慨万千。

这一战,让他成了子爵,这也是下等贵族中最高的等级。

同时还赏了他50里封地,这更是下等贵族中很少有过的赏赐。

据颁旨的钦差说,在安渡桥之战中阵亡的骑士都被朝廷追授为男爵,活着的也成了勋爵。

除了爵位,全排人都被授予了二级勇士奖章。

整整一排人都有封赏,让张锐感激不已。

起码这样,减轻了他的负罪感。

李赐等部下没有白白牺牲,他们不仅完成了任务,其英勇行为也得到了朝廷的赏赐,而且还会被世人所传颂。

身为军人,有这样的结局,也值得了。

不过,朝廷的宣传也有言过其辞之处。

张锐曾让董小意找来一期最近的朝廷邸报,张锐看后,上面的吹嘘之语,绕是他脸皮不薄,也被吹捧之语烧得脸上阵阵的发烫。

朝廷邸报将数万逃兵说成是高句丽最具战斗力的部队,他们为了打通被游骑占领的安渡桥,发起了一次次疯狂的进攻。

说张锐所部一排骑兵勇士,在安渡桥上与敌作战了一天一夜,其间一排骑军勇士击杀了数千叛军。

直到援军到来,也没有丢失阵地,并且配合援军全歼了敌人。

文章结尾处写道:这就是我们的军人,这就是我们的骑军勇士,帝国军人永远不可战胜。

倒是董小意知他心思,笑着安慰他:“锐郎,朝廷如此宣传也是为了鼓舞帝国军人的士气。

军人们士气高涨,对平叛也是一件好事情啊。

你就别想那么多了。

张锐摇头不语,心里却知道了,原来英雄就是这样诞生的!为了需要,就可以睁眼说瞎话,篡改事实。

其实他心里十分清楚,他能在安渡桥之战中活下实属幸运。

首先,从国内城逃来的叛军,已经不间断跑了一天一夜,几乎耗尽了体力,并且手中连一件兵器也没有。

其次,逃来的叛军中没有军官,缺乏组织。

攻上桥的叛军各自为战,在初次攻击失败后,就没有勇气再战。

再次,最初在桥上搏斗,双方隔着一棵大树干。

这是至关重要的,不然蜂拥而至的叛军,在一开始,就象在最后时刻一样,把骑士们一个个的推dao在地。

如果要是那样,即使张锐被项羽附身,也必死无疑。

最后,他和属下都怀着必死决心,才与叛匪在桥上搏斗二十分钟左右,直到叛军士气皆无才险险守住大桥。微趣晓税网 免沸粤黩

如象朝廷邸报上宣传的,与叛军主力作战一天一夜,估计一营人马,在防御不完善的情况下也不一定能守住。

安渡桥之战,也给了张锐许多启示。

养伤期间,也开始总结领兵经验。

他发现骑兵在突击没有完善防御的敌人时,最容易击垮敌军。

如实习时,他率十骑击垮数百叛匪,就是这种情况下得手的。

后来,在大雾天遭遇敌人运粮队,也是在敌人没有防备的情况下击败敌人,就更加肯定了这种突袭方式的正确性。

所以突袭作战,才是骑兵最好的作战方式。

骑兵靠的就是机动灵活,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走。

让敌人永远摸不到踪迹,这才是骑兵应该做的,特别是游骑更应该用这样的战术。

而安渡桥之战,看似轰轰烈烈,充满了英雄气概,但这样的惨烈之战,并不是张锐心目中理想的作战方式。

死拼硬冲不仅自身伤亡惨重,而且稍有不甚就会失败。

这次他走运,不代表下次运气还会这么好。

所以不到万不得已之时,安渡桥之类的惨烈战斗能免则免。

说到底,安渡桥之战发生,也是军令所致。

为了能俘获数万叛军去拍卖,他就只能誓死守住桥。

如果还有别的选择,他宁愿不要这样惨烈的胜利。

一想到,亲手训练出来的李赐等部下的阵亡,他就感到痛心不已。

不管张锐愿不愿意,安渡桥之战让他一战成名。

家族为他举行了盛大的告祖仪式,亲人们虽然心痛他的伤势,但没有一人劝他今后要保命为先。

在亲人们看来,他们宁愿看到张锐战死,也不愿看到他为保性命逃跑。

由此可见,汉军家属对待从军家人的态度。

都是以勇士为荣,以逃跑为耻。

加之帝国对待军功从来是重赏,对逃兵却是立斩不赦,还要连累家族受辱,妻儿被贬贱民。

正是这样的风气,才使得汉军在对敌作战时,几乎从来没有出现过逃兵。

战场上只要上级没有下达撤退的命令,即使全军战死,也没有人逃跑或投降。

朝廷的大肆宣传,让张锐这个名字响遍全国。

他本人从此与勇猛划上了等号。

荣誉得了,实际的奖赏也不少,五十里土地是什么概念,张锐一时想不出,只是知道以后自己应该不会再为钱发愁了。

不过,等他看到封地具体位置时,就傻眼了。

五十里封地,面积不算少,可却在人迹罕至的玄州。

没有人口,要那么多荒野林地有什么用?他在心里极端鄙视朝廷负责封赏的官员,这算是封赏我,还是发配我?  张锐心里不高兴,又是董小意开导他:“锐郎,我们可以在封地修建一座庄园,雇佣一些人帮我们种地或是种些可以卖钱的产品,我们自己经营。

“你的意思是,封地只是一座度假的别墅和产业?我们的家还是留在安江?”

张锐的反应不慢,立马明白了妻子的意思。

“是!妾还想买一些奴隶,让他们留在那儿干活,这样会剩不少工钱呢。

董小意象是早有打算,连买奴隶都想到了。

“哦?说说你的想法?”

董小意的想法,让张锐感兴趣又接着追问。

见夫君没有反对,董小意信心更足,说“前些时候,滨海州在拍卖奴隶。

妾打听过价格了,男性青壮大约在一百金币上下,十二岁以上至三十岁以下的女奴价格在七十到八十之间。

妾想咱们就各买十个男女奴隶,然后给他们配对。

“配对?”

董小意的这个想法,让张锐一时摸不着头脑。

董小意微笑解释:“奴隶配对就有了家,有家就不会老想着逃跑呀。

再则,他们以后生的子女都是我们家的家生奴,家生奴好养,也比较忠诚。

“嗯,不错,你的想法很好。

张锐欣然同意了妻子的提议。

买奴隶虽然一次付出的费用高,但也不失是节约的好办法。

因为奴隶不需要工钱,只要能吃饱饭,不受冻,不经常打骂他们就满足了。

而且奴隶脖颈上都有烙印,逃跑很容易被抓获。

所以一般只要对他们好点,很少有奴隶逃跑。

“只是又买奴隶又修庄园,咱们家的钱够吗?”

虽然妻子的想法不错,但张锐担心自家的财力不足。

毕竟他一个月的俸禄才几十金币,什么时候才能存够这么多钱。

董小意莞尔一笑,说:“上次王叔叔送来的一万金币妾还没有动用呢。

再加上这次朝廷赏你的一千金币,妾想应该足够了。

张锐这才想起来,年初王敬宝派人送来了一万金币和一封信。

当时,张锐还在部队。

负伤回家后,董小意才将信取给他。

王敬宝在信上说,一万金币是去年的红利,本不止这些,但为了扩大经营,他把大部分利润又投入了生意。

而且还说,近几年每年只给送一万金币来,剩余的利润继续扩充生意。

等生意做大后,再增加红利。

对此,张锐没有意见。

想想买船、雇船员、雇武士那样不花钱?王敬宝能每年送来一万金币就很不错了,说实话已经超出了他当初的预想。

有王敬宝给的这笔钱,董小意的想法就能逐步实施。

张锐又嘱咐她说:“小意,以后咱们家要善待那些奴隶,不要肆意处罚他们,越是处罚他们,他们的反叛心就越重。

这些事董小意也早有准备,张锐提起,她便一一道出自己的打算:“寻常人家都不会给奴隶发工钱的,但妾准备每月发给咱们家奴隶每人一个银币的工钱,相信他们会满足的。

此外,妾准备去父亲那里要几个武士来家里,今后让他们轮流去庄园看管。

如果修建庄园后还有余钱,妾还准备看看有什么生意可做,把这些钱也利用上。

总之,这些事你就放心交给妾办吧,你只管安心养伤。

张锐甚为满意,自己能娶到这样贤惠的妻子,真算是好福气。

加之董小意现已为他生了一儿一女,更是让张锐疼爱她。

说起女儿,是张锐去年回家时董小意怀上的。

董小意生产时他还在前线,也不知道是儿是女。

回家后,才得知是个女儿。

张锐大喜,儿女都有了,这个家已是完整了。

又看见小闺女长得象她二姑,于是小名取为六灵。

据董小意说,这个小丫头生下来,眼睛就是睁开的,眼珠子四处看,一副聪明机灵的样子。

只是女儿还小,看见张锐包扎得象个木乃伊似的,见一次大哭一次,闹得张锐后来很久不敢抱她,每次只是让奶妈远远的抱着自己看上几眼。

在张锐养病期间,董小意果然能干,买奴隶、建庄园、请武士、雇佣农工都由她一手操办,所有事务处理得井井有条。

后来在董小意的精打细算下,金币也只用去了九千。

这还是看见俘获的高句丽俘虏多,奴隶价格下降,又多买二十个奴隶的结果。

封地上的庄园,只用了两月就建好了。

这时,张锐的伤也好得七七八八,于是告别父母,带着全家人去视察封地。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