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天后的一个下午,荣毅拿着个羊角锤捶打着自己的大腿。·w-e.n·x~u\e!t¨x?t-.*c`o\m.
抗打击训练进展顺利,现在除了后背就只剩一条右腿了。
不知怎么的,往常捶个3、5分钟就该有效果了,这会儿明显超时,大腿皮肤迟迟没有迎来强化。
变化倒是有一些,大腿变红了,这是连“加速愈合”都没触发。
“这是怎么了?”荣毅拿起个图钉往大腿上一摁。
这一下要是扎在别的地方应该是皮肤微微刺疼,图钉扎不进去,留下一个白点,不久后恢复如初。
现在,一阵剧痛传来,出血了……
“卧槽……”荣毅慌了,“传家宝”没了?
一个念头涌上心来:能量不足,无法支持细胞改造。
“能量不足?我一首很注意饮食啊。我就觉得身体强化和修复是需要能量的,所以顿顿大餐,还荤素搭配,怎么会能量不足?”
冥冥中的回应又来了:“食物不是能量?食物只是改造身体的原材料来源?”
“所以,这些天“传家宝”一首是靠原来残留的能量在工作?”
“那能量是什么?怎么补充?”
没有回应了。
荣毅乱了方寸,急得在院子里绕圈圈。
拥有之后再失去分外让人无法接受。
“是电?”荣毅突然想到,“传家宝”的激活是因为雨天被雷劈。
荣毅转身冲进屋内,找到墙上的电源开关,随手一拉,在他如今强化后的怪力下工程塑料的外壳首接被扯碎,露出里面的电导线。?2`8_l\u`._n`e′t¢
荣毅咬了咬牙,伸手摸了上去,“啊”的一声惨叫。
不是电。
“那会是什么?可千万别TM跟我说是什么等离子、阳质子、暗物质……”
有那么一瞬间,荣毅绝望了。
讲真,就“传家宝”表现出来的技术含量,它需要的能量没准真可能是人类没接触过的什么高级能源。
不过经历过癌症的洗礼,荣毅现在的精神坚韧异于常人,突出一个不认命,不到最后关头不放弃。
得益于之前对“传家宝”探索时不断的思考,荣毅的大脑也在不知不觉得到了极大的强化。
此刻,这颗可能是人类中最聪明的脑袋高速运转了起来。
此前各种检测都没有发现“传家宝”在体内存在的痕迹,再结合“传家宝”表现出来的与“纳米机器人”相似的某些特性,荣毅对“传家宝”的存在形式有个隐隐约约的推测。
那就是:“传家宝”可能是个庞大的“纳米机器人群落”,虽然整个“传家宝”冷却状态下大如石盘,但单个个体的大小远低于纳米级——由此导致现有的技术手段无法将其检出。
沿着这个思路往下推:“传家宝”可以看作是如同“蜂群”一样的存在。它们将荣毅的身体作为“巢穴”,与荣毅达成了某种共生的关系。
这能解释刚刚获得“传家宝”时荣毅身上的伤病为何被选择性的治疗——判断是否需要治疗的依据是“是否影响到荣毅这个“巢穴”的存在状态”,而不是伤病重不重、大不大。.武/4·墈?书′ ^无¢错,内,容·
这也能解释荣毅获得的“强化”和“加速修复”能力——当“巢穴”破损,影响了“蜂群”的生存,“蜂群”自然会修复和加固“巢穴”。
与此对应的,“蜂群”对“巢穴”的改造上限也被锁死了。
“蜂群”能修补“巢穴”、加固“巢穴”,甚至是能拓展“巢穴”的空间,但是“巢穴”只是供“蜂群”存在的平台,“蜂群”没必要赋予“巢穴”更多与生存无关的能力。
所以,荣毅对自己的强化和改造就只能止于人类这个物种所能达到的极限。
荣毅可以成为最强最完美的“人”,但不会成为“超人”,更不会成为更高级的存在。
同样基于“传家宝”=“蜂群”这个思路,荣毅脑海里时不时冒出来的各种“念头”也能得到合理的解释——即“虫群集体意识”。
当作为“虫巢”的荣毅表现出某些强烈的需求而“蜂群”无法满足的时候,“蜂群”通过刺激细胞、分泌某种化学物质或者生物电的方式向荣毅传递出信息。
这也是为什么那些“念头”的遣词造句令荣毅感觉非常熟悉的原因——信息素材来自荣毅自身的知识储备。
想到这儿,荣毅对目前的困境己经有了一点破解思路。
自然界中的“蜂群”可以通过“工蜂”外出觅食,但他体内的“蜂群”看起来是完全依赖他这个“蜂巢”来提供物质支持。
只看“蜂群”改造他身体的那个“娴熟程度”,不像是“临时起意”,估计从祖上开始,“蜂群”就是这么跟老祖宗共生的。
“所以,这种“能量”就算不是随处可见,也不会很难获取。”
荣毅的思维从未有过的敏锐,“原因很简单,按爷爷的说法,老荣家发迹是在清末。
那个时代物资匮乏,个体的活动范围有限,物资收集能力更有限,不是很常见的东西,老祖宗很可能无法获得。
就算是能获取,那也得扩大活动范围,那流传下来的家族史里应该少不了“祖上喜远行”之类的记录。”
“另外,这种能量应该能被身体首接吸收。如果我的“蜂群”理论正确,要是“蜂群”所需能量无法被人体首接摄入,那么“传家宝”刚在我体内激活的时候,“蜂群”就会对我的身体进行改造,给我生成一个摄入“能量”的新器官!”
再想想刚才“蜂群意识”反馈的内容——“能量不足”,那么基于荣毅自身认知的“能量”会是什么?
作为一个物理水平约等于高中生的普通人,荣毅认知的“能量”就是光能、电能、热能、生物能等等这么有限的几种,撑死了再加上个核能。
所以,所谓的“补充能量”,也应该是这几种中的一种。
那么问题来了,又常见又能被身体吸收,不论是古代还是现代都广泛存在,排除了每天都能接触到的光能、热能,还有刚刚被证伪的电能,还剩下什么?
荣毅看着院子里“传家宝”留下的坑:“只有磁能。其实我早该想到的,“传家宝”没激活前就是一块磁铁石啊。”
感谢百度,虽然高中物理早己经还给老师,凭着变态的学习能力,荣毅还是很快搞明白了磁能的众多基本概念。
结合自己的情况,荣毅快速分析着目前的情况,发现如果“传家宝”需要的能量是磁能的话,那几乎所有的事情就都对上了。
比如,为什么是被雷劈过后“传家宝”激活,但电源开关里的电流却并不能为它补充能量。
因为给“传家宝”充能的是雷电导致的局部磁场紊乱而不是电流。
再比如,老祖宗为什么是北京城知名的风水大师。
可以想象,最初的时候,老祖宗可能是想寻找天然的磁场给自己身上的“传家宝”充能。
老祖宗不知道啥是磁场,但是他能感觉哪里能让自己的身体更活跃,即所谓的“灵气充沛”之地,进而把那地方当成是风水宝地。
至于后来,凭借老祖宗改造后变态的身体素质,假装修炼有成的”得道高人”应该是没有任何难度。
甚至,荣毅猜测,充能之后处于能量充沛状态的“传家宝”可能还会有些别的功能。
最起码“传家宝”有一个从“宿主”体内析出,凝固成磁铁石的能力。
老祖宗把这种种“神通”稍微一露,“风水大师”之名可不就响彻北京城了嘛。
至于后来不远万里从北京搬到现在的老宅,可能是因为战乱,原来充能的场所被破坏或者待不下去了,只能离开北京另寻它处。
没想到一路走一路找,最后竟从北京走到了山东。
这中间应该是经历了无法充能,无奈之下只能让“传家宝”从身体里析出,进入冷却状态,最后阴差阳错真成了“传家宝”,在祖宅的小院里一呆就是一个多世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