丫和张铁想着和她汇报一下这些天的进度,便找来了。/第\一_看_书`网~ .无~错,内¢容·
边缘的小路上, 王丫和张铁并肩走来。
王丫如今出落得更加结实能干,皮肤晒成健康的小麦色, 眼神明亮有神。
张铁跟在她身旁,肩膀比一年前宽厚了些。
看到如今闯出名头的白潋,两人的脚步不由得缓了下来,脸上显出几分熟悉的局促。
虽然白潋曾是他们一起玩大的伙伴,但如今白潋是管着养鸡场、河运、几十上百亩田地的“白当家”,这份身份的变化,以及隔了段时间没见,让她心里也有些莫名的距离感。
白潋眼角的余光瞥见两人,立刻直起身,放下镰刀,招呼道,“王丫,张铁,正想着你们呢!”
听到白潋像往常一样直呼自己的名字,王丫脸上也露出了轻松的笑容,“白潋!”
她快步走上前,那份熟悉的亲近感又回来了,“忙坏了吧?今年长得真好!”
张铁见王丫恢复了自然,又见白潋笑得真切,心里的紧张也松缓了些,连忙跟着喊,“白…白当家。~k?a¢n?s!h.u·h?o^u-.~c`o,m′”
声音还是有点拘谨。
白潋引着两人走到田边树荫下。
她拿起水罐,倒了两碗凉茶递过去,“先喝口水,什么白当家的,叫我白潋就行。”
她看着他们还有些紧张的样子,“你们跟我还生分起来了?把我当外人啊?”
两人脸上顿时有点发热,但也彻底放松下来。
张铁挠着头,憨厚地嘿嘿笑了两声,终于不再那么拘束,“没有没有!哪能忘呢!就是、就是…”
白潋笑着摇摇头,不再逮着他,又把目光转向王丫,“王丫,你那片高粱地怎么样?”
她看着王丫神采奕奕的脸,就知道她干得不错。
果然,提起高粱地,王丫的眼睛瞬间亮了。
“好着呢!穗子压得秆子直弯腰。/我?的-书/城` /追-最+新-章,节¢是你信得过,把地交给我管着。工钱给得足,活儿也顺心,看着高粱一天天长高长壮,心里就特别踏实!”
白潋连连夸称赞,她又转向张铁,“构棘采得还顺利吗?活儿累不累?”
张铁认真地回答,“挺顺利的!路也熟了,知道哪片构棘长得好又不伤根。”
他声音轻了些,“我该谢你去年冬天那几筐好炭。奶奶身子骨弱,往年过冬就是遭罪,咳嗽得厉害,整天缩在屋里不敢见风。有了炭,屋里暖和,奶奶气色好多了,人也精神了。爹娘和我一直念叨,多亏你惦记着。”
白潋摆摆手,“奶奶身子好了就比什么都强!”
两个人给她汇报了一下进展。
白潋心里那个琢磨了许久的计划又涌上心头。
她放下水碗,看着两人,神情认真起来,“王丫,张铁,有件事,想跟你们商量商量,也听听你们的想法。”
“是这样,”白潋语气诚恳,“我自己这些年,加上也看了些书,琢磨出一些能让地里多点粮食的小法子,不是什么新鲜的大道理。”
她一边说,一边留意着两人的表情。
王丫越听眼睛越亮,“好,能养地就是赚啊!”
张铁也听得满脸兴奋,之前的局促完全不见了,用力点头附和,“要是能用这些法子多收点,那就太好了。我愿意学!”
他越说越激动,最后索性坦白了自己的心思,“不瞒你说,我…其实更喜欢在地里琢磨。我爹是铁匠,总想让我学那打铁的手艺,叮叮当当的,实在不对我胃口。我就喜欢跟着节气走,看着种子下地,小苗拱土。我家和孙小娘家的地,现在主要也是我在种。我就想当好一个庄稼把式!”
听到张铁这番话,白潋心里更有底了,“好!三百六十行,行行都重要!”
“我想着,先跟村长、三婆婆说说这事。然后,就从你们几家开始,等你们地里真见了效果,收成比往年好了,那些叔伯婶子们看着眼热了,自然都愿意跟着学了!你们看怎么样?”
“好!”王丫和张铁异口同声,跃跃欲试。
说干就干。
和王丫、张铁敲定了计划,白潋干劲十足。
她没耽搁,当天就去找了村长和三婆婆。
村长正坐在树荫下,白潋拎着一小篮刚摘的脆梨,笑着走进去,“爷爷,忙着呢?”
“哟,小潋来了!”村长放下烟袋,脸上露出笑容,“快坐快坐!收成咋样?”
“收完了,谷仓都堆满了!”白潋把梨子放在小石桌上,“您身子骨还好吧?”
“好,好着呢!”老村长慈祥地看着她,“你这孩子,总惦记着我们这些老家伙。”
“应该的。”白潋切入正题,“有件事想跟您商量商量,听听您的意见。”
她把自己的想法说了。
“小潋,你这法子听着靠谱!”
得到村长的鼎力支持,白潋心里更有底了。
告别了村长,她又去找了三婆婆,三婆婆自然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