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承天气的额头青筋直跳,这都什么时候了,他还这么散漫!
吕良也很是诧异,这是个什么评价?
然后就听小太子继续说道,“但是,身为御史,如果都像吕大人这般,听到些风吹草动,就开始写折子弹劾,不去查证,没有证据,孰是孰非全靠一张巧舌如簧的嘴,那这御史做的,是不是也太轻松了一些?”
年仅14岁,但是身高却还只有1米五的小太子,笑容温和间,露出了凶手般的獠牙。.m!y.j\s,c¢h`i\n¢a^.′c`o¨m!
吕良只感觉扑面而来的强大气势,要的他想要后退,想要一开视线,可是,他强逼着自己站在原地不动,“身为御史,弹劾官员,监察百官,这是微臣应尽职责!”
“哦,吕大人的意思是,御史台的其他官员对这件事情一声不吭,是他们的失职了?”
小太子轻飘飘的一句,立刻将吕良放到了其他官员的对立面。
竟然敢给他二哥拉仇恨,孤不让人你也体会一下被拉仇恨的快感,孤的名字倒过来写!
果然,吕良的脸色倏地一下变了,这话他要是应下了,那就真的是和御史台的其他同僚结仇了。′e/z-l^o·o_k\b,o\o/k/.¨c!o`m′
“殿下这话从何说起?御史台的同僚各有要事在身,既是监察百官,同僚们自然是各司其职,分身乏术,怎么能是失职呢?”
说话间,吕良得额头上已经浮现了一片细密的汗珠儿。
“呵呵,江浙水患,山东大旱,朝廷供拨款白银300余两,可灾情依旧不见缓解,甚至还让灾民涌到了京城,检查百官的御史们,不觉得这里面有问题?这会儿就不谈御史的职责了?”
“这么重要的事情,你们身为御史,身为言官,不去关心关注,整日竟是盯着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儿,你们枉为御史! ”
小太子敛起神色,清洌的嗓音异常严厉,一字一句,痛斥御史的不作为,说得一干御史面红耳赤,纷纷跪地请罪。.咸′鱼~看?书+ *首\发¨
别说御史了,朝堂中的这些大臣,有一个,算一个,哪一个不知道这里面肯定有猫腻,尤其是山东一带,但是,山东巡抚可是三皇子的亲舅舅,这可是皇亲国戚。
轻不得,重不得,谁敢在太岁上动土,敢在老虎身上拔胡须?
至于江南一带,那可是世家大族的根据地,几个月前,太子殿下从上到下,撸了一遍,动了世家大族的利益。
如今水患一起,这些世家豪强使使绊子,尤其是看这些新上任的官员们不熟悉当地的情况,他们都不用多做,就一个不配合,就能拖慢赈灾的步骤和流程,加大赈灾的成本。
这种传承百年的世家大族,早就已经渗透在朝中的各个机构,有的更是位高权重,哪个官员不要命了,去捅破这个窗户纸,接这样的苦差事?
第534章 怎么感觉倒霉儿子有点不靠谱(1更)
“赈灾刻不容缓,既是如此,还请太子殿下主持大局。”年迈的朱御史率先打破了沉默。
朱御史早已年迈,但是,他是三朝老臣,如今依旧在朝堂之上,被他弹劾的官员,结果基本上没有好的。
可能他唯一失手的就是在弹劾太子这件事情上,不过,这次的事情他可没有出面,他甚至都不知道吕良要弹劾太子,真是要让太子废太子。
他最关注的还是江浙和山东一带的灾情。
可是,他人在京城,江浙和山东一带的情况,消息传递的比较慢,而且,灾情越发的严重,里面消息繁杂,他本是写了折子,准备弹劾山东巡抚的,只是,还差一点证据,没想到,吕良先发难了。
既然太子站了出来,那这么棘手的事情,索性就交给这位。
“启禀皇上,微臣以为,如今江浙山东一带,百姓流离失所,水深火热,民怨更是四起,急需太子稳定民心。”
吏部侍郎邹瑾立刻站了出来,“微臣附议,如今,太子殿下被百姓们误会,声望有损,此时让殿下负责赈灾,一能救助灾民,二也能让情况不明的百姓们不被流言所累,误会太子殿下。”
眼看着旧事重提,这边陆承天还没有决定呢,小太子就直接应了下来。
“钱尚书,既然是赈灾,你们户部是不是该掏银子?”
钱老抠立刻哭穷,“太子殿下,户部刚拿出去300万两,一下子就空了,这可真的不能再往外拿银子了,冬日边关各军的军饷马上就要发了,这要是再出银子,那些将士们就得喝西北风了!”
二皇子怒了,“钱尚书的意思是,让太子殿下空手去赈灾?怎么着,钱尚书的意思是想让太子殿下被那些灾民分着吃了吗?”
钱尚书扑通一下,直接双膝跪地,态度极为诚恳,“皇上,王爷,户部是真的紧缺。”
“之前各位王爷们大婚出了一大笔,江浙,山东一带赈灾,又拿出了300万两,如今国库的银两除去各个军营的军饷,真的所剩无几,必须预留下来,以备明年春耕不时之需!”
主管商部的五皇子眉头紧皱,“钱尚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