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接过豆腐后,欲立刻关门,突然想到什么,对宋显勉强笑一下,“多谢,我还有事就不留你了。+m_i!j+i~a_s~h,e`._c+o!m/”
“噢,好。”
宋显还是觉得严守静有点不对劲儿,一步三回头地走了。
回到家后,宋显发现面盆旁边有个纸团子,打开来看,上面记载了养虫子的方法。
宋显望了一眼隔壁,将纸叠好放进屋里。
刘大娘给宋显父子四人每人做了一套衣裳,笑着让宋显来试试。
宋显高兴坏了,立刻配合地把衣裳换在身上。
衣袍是藏蓝色的,布料很柔软,对襟处绣着祥云纹,简洁精致,穿在身上很显身材,把宋显整个人衬托得修长如竹。
“嗯,不错,我这双眼睛能当尺用了。”刘大娘很满意宋显的穿着效果。
徐英凑了过来递上一个绣着紫竹的灰布袋子,“宋叔,这是我送您的。”
“真漂亮,比我背的那个布袋子好看一百倍!咱们英子的手艺果真随了母亲,瞧瞧这图案,精巧细致,跟真长在上面似得。!x!i?a/n-y.u′k~s¢w¢.¢c!o~m′”
“嘻嘻,宋叔,我就喜欢听你夸我。你还需要什么,我都给你绣。”徐英可开心了,黏在宋显身边不离开。
“有这个袋子就够了,宋叔还是希望咱们英子能多读书,多认字,多学会一些书上的大道理讲给宋叔听。”
宋显拍了拍徐英的脑袋,让她去厅内看看。
徐英立刻跑了过去,发现厅内的桌子上放了两本书和笔墨纸砚。
徐英抚摸着书本,顿时有些热泪盈眶。
她没成孤儿前,有父母家人,家中不算贫苦,但她和姊妹们每天都必须割猪草、洗衣干活儿,只有唯一的弟弟十指不沾阳春水,可以天天坐在屋里悠闲读书。
她曾不解地问母亲为什么她不可以读书,母亲立刻打了她一巴掌,骂她是白吃饭的赔钱货,居然还敢妄想跟男儿一样读书。
徐英自那时候起就以为读书只是男儿的事儿,女儿没资格。?如!文¨网^ ¨无-错/内!容·后来山匪横行,家人都没了,只有她幸运地活了下来。她每天只想着怎么活下去,已经很久没有想过读书的事儿了。
在三户村的时候,村里的孩子们倒是都可以去李大郎那里学认字,但她不敢去,她觉得自己是女儿家,不配去。
可是现在,宋叔说她配!宋叔希望她能读书认字,希望她能讲书中的道理给他听!
徐英最喜欢也最崇拜宋显。在她心里,宋叔的话才是对的,她一定要听。
徐英捧着书本出屋的时候,正好碰到宋寒承回来。
在宋寒承审视的目光下,她下意识抱紧怀里的书,把头低得很低,“这是宋叔给我买的,他希望我多读书识字。”
宋寒承:“以后有不会的地方可以问我们。”
“嗯!”徐英眼泪掉了下来,开心地跑回屋。
宋陆远跟在宋寒承后面,挠了挠头:“大哥,你干嘛把人家小姑娘吓哭了?”
宋寒承瞥他一眼,“比不了你,把隔壁吓尿了。”
“哎呀,咋哪壶不开提哪壶呢。我寻思他昨晚上逃跑,必须要好好吓吓他才行,谁能想到他胆子那么小啊。
无所谓喽,反正该问的东西我们都问出来了,他如果被吓死了,就让我们的人顶上。”
宋寒承默认没发表意见,去简单收拾了一下衣物。
这时候,厨房那边掀锅了,一股浓郁的肉香味儿飘了进来。
“唔,真香!爹今天晚饭做了什么?”宋陆远立刻奔跑出去,凑到了大铁锅旁。
一整锅喷香的鹅肉在咕嘟冒泡,锅边贴着一圈儿黄色的饼子,宋显正在往锅里下豆腐。
“再炖一会就开饭了。”
“哇,好香好香,香迷糊了!”
不止宋陆远,刘大娘和徐英也都被香味儿吸引了出来。大家不时地望向灶台,就盼着吃饭。
宋济民今天借口跟李大郎去见先生,才背着小布包归家。闻到味儿,他就撒丫子跑到灶台边喊饿。
宋显就夹出一块儿炖成棕黄色的鹅肉,让宋济民尝尝咸淡。
肉咬起来一丝丝的,咸香适口,嫩而不柴,味道好极了!
宋济民把骨头吐出去之后,眼巴巴望向宋显:“没尝出来,再尝一块?”
宋显可不会上当了,戳一下宋济民的脑门,“小鬼头。”
宋济民噘嘴,踮着脚不舍地往锅里看。
“那一条条白的是什么?”
“葫芦条。”
“尝一根?”
宋显已经拒绝了一次了,没办法对着这么可爱漂亮的孩子拒绝第二次。
宋济民将一根葫芦条吸溜进嘴里,眼睛比吃鹅肉时更亮了。
鹅肉当然比较香,是素菜无法替代的,但是这葫芦条口感完全超出了他的想象。里面吸饱了鹅肉的汤汁,滋味浓郁,口感劲道,和肉一样有嚼头,味道一点不比肉差。
鹅肉与葫芦条两者比较的话,难分高下,各有千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