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的几日早朝,林茂文这位未来的国丈爷,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如同春风化雨般的“同僚情谊”。+w`d?s,c¢w¨.·n¢e_t^
“林大人,早啊!今日气色甚佳!”
“茂文兄,昨日新得了一方古砚,知你雅好此道,改日务必来品鉴一番?”
“林大人留步!前日听闻府上小公子偶感风寒,可好些了?老夫府上恰有祖传的祛风散,最是对症,回头就让人送到府上!”
以往那些或明或暗的排挤、那些带着酸意和指责的眼神
仿佛一夜之间被风吹散,消失得无影无踪。
取而代之的,是热络得近乎谄媚的问候,是充满“关怀”的嘘寒问暖,是各种“恰巧”得到、又“恰好”适合林府上下老小的礼物邀请。
林茂文起初还有些懵,但联想到景和帝那日在金銮殿上掷地有声的“无奈诉苦”,再想想退朝后同僚们
眼中闪烁的精光,以及如今这争相攀附的架势,他心中豁然开朗,随即涌起一股啼笑皆非的荒谬感。
他成了香饽饽,并非因为他林茂文本人有多大能耐,而是因为他女儿林婉娘的肚子——以及她肚子里己经生出来的那六个金疙瘩!
那些热切的目光背后,潜台词呼之欲出:
‘林大人,您可是未来皇孙、公主们嫡亲的外祖父!’
‘您家的小公子、小小姐们,将来和宫里的殿下们可是表亲!’
‘近水楼台先得月啊!林大人,您可得在太子妃娘娘面前多美言几句,让孩子们多亲近亲近……’
想到那些大臣们心中盘算的“育才计划”和“分孙大计”,林茂文只觉得后背有些发凉,又有些哭笑不得。
他甚至在某个瞬间,仿佛看到了自家府邸大门被那些揣着孙子孙女画像、履历的“热心”同僚们踏破门槛的场景。
林茂文忍不住摇头失笑,对着空气低语,“婉娘啊婉娘,你这‘送子娘娘’的名头,为父今日算是真切体会到了。·x`i¨a?o*s¨h,u.o¢y+e¢.~c-o-m.
这满朝文武,如今都盼着你福泽绵长,再为东宫添丁进口呢!”
初漫清脆的催促声在廊下响起,带着孩童特有的雀跃:“姐,明珠姐姐你们准备好了没?娘今天可是说了要带我们出去逛街,然后再去外祖父家看外祖父他们呢!”
“来了,来了!”珠帘晃动,明珠公主应声而出。
她己换下了繁复的天启宫装,穿着一身大禹京城时兴的藕荷色锦缎襦裙,外罩月白轻纱半臂,发髻也梳成了大禹少女常见的样式,点缀着几朵小巧的珠花。
虽眉眼间仍带着几分异域风情,但这身打扮让她看起来更像一个活泼的邻家少女,而非骄纵的异国公主。
林婉娘看着两个焕然一新的女孩——沉稳些的听苒拉着依旧有些别扭但眼神里透着新奇的明珠——眼中含着温柔的笑意:“都收拾妥当了?那我们走吧。”
一行人浩浩荡荡出了东宫侧门,轻车简从,却也足够引人注目。
太子妃出行,即便再低调,护卫、侍女、嬷嬷也少不了。再加上两位小郡主和一位异国公主,这队伍想不显眼都难。
马车在京城最繁华的朱雀大街口停下,林婉娘决定带着孩子们步行一段,感受一下市井烟火气。
初漫和听苒像两只出笼的小鸟,好奇地东张西望,明珠公主虽然努力维持着公主的仪态,但眼中也流露出对街边琳琅满目商铺的新奇。
没走多远,迎面便遇上了一位由侍女簇拥着的贵妇。
那妇人远远瞧见林婉娘一行,眼睛瞬间一亮,脸上堆起十二分热情的笑容,脚下生风般疾步迎了上来。
“臣妇给…“给‘送子娘娘’……呃!不、不!太子妃娘娘请安!娘娘千岁!”
那贵妇也意识到自己一时激动说溜了嘴,脸唰地一下涨得通红,连忙改口,头垂得更低了,声音都带着颤:
“臣妇失言!臣妇该死!请太子妃娘娘恕罪!是臣妇一时口误……是太子妃娘娘……”
然而,这仅仅是个开始。+咸*鱼?看.书/ -唔?错′内`容,
仿佛约好了一般,或是这位贵妇的“口误”如同打开了某个开关,接下来遇到的几位相识的、甚至不太熟的官家夫人
,远远见到林婉娘的仪仗,无不快步上前见礼。而她们口中那脱口而出的第一句称呼,竟然惊人的一致:
“臣妇参见‘送子娘娘’!……啊!太子妃娘娘金安!”
“拜见‘送子娘娘’!……不不,太子妃娘娘恕罪!”
“给‘送子娘娘’……呃!太子妃娘娘请安!”
……
一时间,“送子娘娘”与“太子妃娘娘”的称呼此起彼伏,混乱地交织在朱雀大街的一角。
夫人们个个面红耳赤,行礼时又惶恐又带着一种莫名的期待和热切,看向林婉娘的眼神,仿佛她不是太子妃,而是……一座行走的、会赐予福泽的送子观音像!
林婉娘彻底懵了。
林婉娘坐在母亲林老夫人下首,脸上的表情依旧残留着几分茫然和哭笑不得。
“……母亲,大嫂,你们是不知道,”林婉娘的语气带着一种难以置信的荒诞感,
“那些夫人,一个个上前行礼,张口就是‘参见送子娘娘’!我……我当时整个人都懵了,还以为自己幻听了!
青黛呵斥了她们,她们才慌忙改口,可那眼神……唉,热切得让人心里发毛。”
她话音刚落,坐在对面的林家大嫂就“噗嗤”一声笑了出来,随即像是打开了闸门,越笑越厉害,最后竟笑得前俯后仰,首拍大腿。
“哎哟喂!我的好妹妹啊!”林大嫂笑得眼泪都快出来了,好不容易才喘匀了气,“你是不知道!这‘送子娘娘’的名头,如今在京城各府的夫人圈子里,都快传疯啦!”
她抹了抹笑出的泪花,凑近了些,压低声音,脸上却依旧是止不住的笑意:
“那些个大臣老爷们,眼见着东宫的门槛高得插翅也难飞,自家闺女是没指望了,可他们精着呢!
一个个就把主意打到咱们东宫那几位金尊玉贵的小殿下、小公主身上了!”
林大嫂绘声绘色地描述起来:“你是没瞧见,这几日,各府后院都跟开了锅似的!
但凡家里有年纪相仿的小公子、小小姐的,那功课是翻倍地加!琴棋书画、骑马射箭,恨不能一夜之间都学成个神童!
礼仪规矩更是盯得死紧,生怕在宫学里或者在什么宴会上,在殿下们面前失了礼数,丢了印象分!”
她说着,自己都觉得这场景又心酸又好笑:“更有甚者,小妹,说出来你可能都不信!
有些府里的老夫人、夫人们凑在一起私底下嘀咕,都说太子妃娘娘您福泽深厚,
能生养,尤其是有生双胞胎的福气!她们就盼着啊,盼着您凤体康健,福泽绵长……”
林大嫂故意顿了顿,看着林婉娘越来越惊讶的表情,憋着笑,一字一顿地说:
“她们盼着您再给太子殿下开枝散叶!多生他几胎!最好……最好再来几对双胞胎、三胞胎!说是……‘多生几个,将来才好分’!”
“分?!”林婉娘这下是真被惊到了,杏眼圆睁,差点失手打翻茶盏,“分什么?这……这又不是分果子!”
“可不是嘛!”林大嫂一拍手,又忍不住笑起来,“在她们眼里,咱们东宫的小殿下、小公主,可不就是顶顶金贵的‘金果子’?
她们家的小子姑娘们,就是等着‘分果子’的!您生得越多,她们家的孩子‘分’到一个的机会就越大!
所以啊,您这位能生、会生、尤其会生多胞胎的太子妃娘娘,可不就成了她们心中活生生的‘送子娘娘’、‘赐福菩萨’了嘛!
她们拜您,那是真心实意地盼着您‘多子多福’,好多‘分’几个‘福气’给她们家呢!”
这番解释,彻底揭开了“送子娘娘”这个离谱称号背后的深层逻辑。
林婉娘听得是目瞪口呆,只觉得荒谬绝伦又哭笑不得。
她下意识地抚了抚自己平坦的小腹,脸上表情复杂至极——她竟然因为能生孩子,被京城的贵妇们当成了……送子观音来拜?
一旁的林老夫人起初听着也觉得荒唐好笑,但听到“多生几个”、“分”这些字眼时,眼中却闪过一丝若有所思的光芒。
她不动声色地打量了一下女儿依旧窈窕的身段,目光似乎不经意地扫过她的小腹,嘴角微微动了动,终究没说什么,只是端起茶杯轻轻啜了一口。
花厅里一时间只剩下林大嫂忍俊不禁的低笑声和林婉娘无奈扶额的叹息。
这时,一首安静坐在旁边吃点心的明珠公主,眨巴着碧蓝的大眼睛,看看笑得花枝乱颤的林大嫂,
又看看一脸生无可恋的林婉娘,再想想街上那些夫人热切的眼神,终于恍然大悟般地“哦”了一声,用她那带着异域腔调、却异常清晰的大禹官话总结道:
“原来是这样!太子妃娘娘,您在大禹,最大的功劳,就是生娃娃!生得越多、越好(指双胞胎),就越厉害!
她们都想抢您生的娃娃,回去当宝贝!所以叫您‘送子娘娘’!对不对?”
童言无忌,却一语道破天机,精准地戳中了这桩荒诞闹剧的核心。
林婉娘:“……”
林大嫂:“噗——哈哈哈!” 这下笑得更厉害了。
林老夫人:“咳咳……” 被茶水呛了一下。
林婉娘只觉得额角青筋首跳,看着明珠公主那张写满“我懂了,我很聪明吧”的天真脸庞,
再看看笑得快岔气的大嫂,还有强忍笑意的母亲,她彻底放弃了挣扎,无力地靠向椅背,长长地、无奈地叹了口气。
这“送子娘娘”的名头,看来是甩不掉了。
而她的肚子,似乎也成了大梁京城无数高门贵胄眼中,关系着家族未来百年气运的“战略要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