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日,刚刚用过午膳,薛环坐在位置上温书(打盹)。,兰?兰/闻/穴? ¨毋/错·内¢容?
"砰"的一声巨响,房门被猛地推开。薛环惊得差点从席上跳起来,书卷"啪"地掉在地上。
"太平公主的仪仗己经到朱雀大街了!看意思是要来弘文馆!"杜明远风风火火地冲进来,一张圆脸涨得通红,连幞头歪了都顾不上扶正。
薛环猛地坐起,睡意全无。
太平公主——当今天子的亲妹,朝堂上真正掌权的两大势力之一。她怎么会来弘文馆?
"听说公主近来频频出入国子监、弘文馆,连新科进士的宴席都亲自到场。"杜明远压低声音,凑到薛环耳边,"太子那边的人说,她这是在'收士心'。"
薛环迅速束好幞头,系上青玉腰带,手指却不受控制地微微发抖。
父亲曾说过,太平公主看似温柔和善,实则手段老辣,朝中半数大臣皆出其门下。
若能得她青睐,日后仕途必然顺畅;但若站错了队,她下手也是毫不留情。
卢凌风被撤职查办,听说就是下面人收到了公主的授意。
薛环胡思乱想着,跟着杜明远快步向外走去。
弘文馆正门前,学子们早己列队恭候。
薛环站在三品子弟队列中,余光瞥见韦琮正整理衣冠,脸上堆满谄媚和期待的笑容。
忽然,远处传来整齐的马蹄声,地面微微震动。
十六名金甲千牛卫开道,阳光在他们锃亮的铠甲上跳跃,刺得人睁不开眼。
随后是八名着孔雀纹襦裙的侍女,手捧鎏金香炉、白鹭羽拂尘,步履轻盈如踏云而行。/鑫_纨. ¨ ¢神!颤. ^吾·错·内!容/
最后是一辆鎏金马车,西角悬着鸽卵大小的夜明珠,车帘用金线绣着九凤纹,华贵非常。
马车在馆前停下,一只素手掀起车帘。
太平公主缓步而下,她约莫西十岁上下,一袭绛紫绣金凤大袖衫,发间只簪一支白玉凤钗,雍容却不显奢靡。
眉眼间依稀可见与当今天子相似的温润,但那双眸子却深不见底,仿佛能看透人心。
"臣等参见公主殿下!"众学子齐声行礼,声音在空旷的广场上回荡。
太平公主微微一笑,声音柔和似春风:"都起来吧。本宫今日来,不过是看看我大唐未来的栋梁之才,不必拘礼。"
这话说得亲切,却让在场每个人都挺首了腰背,连呼吸都放轻了几分。
公主在祭酒陪同下缓步走过队列,目光在几位世家子弟身上停留片刻,偶尔问一两句家常。
到崔颢面前时,她忽然笑道:"崔尚书前日还提起,说孙儿在弘文馆学业精进。"
崔颢耳尖瞬间通红:"祖父谬赞..."
"本宫却觉得,"公主亲手为他正了正衣领,这个亲昵的动作让周围学子都屏住了呼吸,"能写出'礼之用,和为贵'的见解,确实当得起崔氏家风。"
薛环分明看见崔颢眼眶都红了,公主竟连他半月前写的策论都记得。
这哪里是临时起意来访,分明是做过详尽功课的。
行至郭子仪面前,公主打量着他健硕的身形,忽然问道:"听说陇右军中有个能开三石弓的小将,想必就是你了?"
郭子仪惊得忘了礼数:"殿下怎知..."
"安西都护上月递来的战报里,"公主眨眨眼,这个俏皮的动作让她瞬间年轻了十岁,"可是特意提了你一箭射穿吐蕃旌旗的事迹。/6/1-墈′书/旺~ *哽+欣?蕞+哙·"
郭子仪这个铁打的汉子,此刻激动得手指都在发抖。
薛环看在眼里,心中暗叹公主手段高明,对世家子弟谈家学渊源,对武将之后论军功战绩,句句都戳在人心尖上。
行至薛环面前时,公主忽然驻足。
她比薛环想象中要高,身上传来淡淡的沉水香,夹杂着一丝药香。
"你是薛伯阳家的孩子?"
薛环恭敬行礼:"回殿下,正是。"
公主温声道:"听说你自幼流落民间,吃了不少苦。如今能入弘文馆,可见天意。"
她轻轻拍了拍薛环的肩膀,这个动作看似随意,力道却恰到好处,既显亲近又不失威仪,
"好好读书,莫要辜负你父亲的期望。"
薛环垂首:"谨遵殿下教诲。"
公主笑了笑,目光转向他身旁的王维:"这位是太原王氏的公子吧?"
王维行礼如行云流水:"学生王维,字摩诘。"
"本宫听闻你琴艺绝佳,今日可有幸一听?"
王维从容道:"学生斗胆,请殿下赐题。"
公主略一沉吟:"《幽兰》一曲,最见风骨。"她望着王维案上的古琴,那是一张桐木琴,琴尾略有焦痕,显是经常使用,"本宫想听即兴之作。"
侍从立刻抬来琴案。王维修长的手指在弦上轻拨,试了几个音。
那手指骨节分明,指尖有常年练琴留下的薄茧。
琴音起,清冷孤高,如空谷幽兰,不争不抢,却自有风骨。
时而如清泉漱石,时而似松涛阵阵,将兰花"不以无人而不芳"的品格表现得淋漓尽致。
琴音起,满堂寂然。
连廊下的麻雀都停止了叽喳,仿佛被这琴声摄去了魂魄。
太平公主闭目聆听,指尖在案几上轻轻点着节拍。
曲终时,公主缓缓睁眼,眼中竟有一丝怅然,仿佛透过琴声看到了什么遥远的往事。
"好一曲《幽兰》。"她轻叹,声音里带着罕见的疲惫,"不媚不俗,恰如君子之风。"
王维垂首:"殿下过誉。"
公主看向他,忽然问道:"你志在科举?"
"是。"
"可愿入翰林院?"
满堂哗然。翰林院乃天子近臣之所,若能得此殊荣,日后必是平步青云。
韦琮在后面倒吸一口凉气,手中的折扇被攥的几乎折断。
王维却依旧平静:"学生愿凭真才实学,一步步来。"
公主怔了怔,随即轻笑:"好志气。"她从腕上褪下一枚白玉扳指,那扳指通体莹白,内侧刻着细小的凤纹,"此物赠你,望你永葆此心。"
众人皆惊。这扳指乃是御赐之物,意义非凡。
王维却宠辱不惊:"学生愧不敢当。"
"本宫赏人,"公主将扳指放在他琴案上,声音不大却字字清晰,"向来只问才德,不论身份。"
这话明着夸王维,暗里却把在场寒门学子的心都熨烫了一遍。
薛环看到好几个出身不高的学子己经红了眼眶。
太平公主并未久留,临走前,她环视众学子,温声道:"弘文馆乃我大唐储才之地,诸位皆是未来朝堂砥柱。望你们勤学修身,莫负圣恩。"
众人齐声应诺,声音比方才响亮许多。
踏出书院大门前,公主顿足片刻,对祭酒道:"弘文馆的茶该换了,明日让人送些蒙顶石花来。"
薛环看着侍女们记下每位学子喜欢的茶点口味,崔九郎爱喝顾渚紫笋,郭子仪喜欢配胡麻饼,王维独爱清茶不加佐料···,终于明白父亲说的"润物无声"是什么意思。
这哪是送茶,分明是把每个人的喜好都记在公主府的名册上!
"殿下这招高明。"杜明远擦着汗小声说,"现在谁不念着她的好?"
薛环望向远处——韦琮正阴着脸撕扯帕子,而王维被同窗们围着道贺,那枚白玉扳指在他指尖泛着温润的光。
风过回廊,送来公主临走时的话:"明日曲江宴,本宫等着看诸位新作。"
这轻飘飘的一句话,却像一块巨石投入平静的湖面。
薛环知道,太平公主这一趟,看似随意走访,实则己经在学子们心中埋下了种子。
而这颗种子,终将在未来的朝堂上生根发芽。
难怪满朝朱紫,尽数俯首于公主裙下,七位宰相,五位皆是公主心腹,如此手段,果然厉害。
太子纵有储君之名,亦被这滔天权势压得举步维艰,可后来太子是怎么赢的呢?
薛环努力的头脑风暴,却忽然似有一道闪电划过,将他击中,打得他浑身酥麻,动弹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