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八章 魏老太爷
魏老太爷正在正院等着,李云舒对这位前首辅十分有印象,侍奉三代帝王,一直到李云舒父皇晚期他才主动请辞,最后安稳退了下来,并且魏府很快就出了魏大人,现在更是成了户部尚书。¤:^6?~¥1?§;看?书?}网\- ?·已#{+发?布#¤_最???新)>章et节(]
“外祖,”李铮红着眼睛给魏老太爷请安,李云舒跟在李铮身边。
魏老太爷招招手,让他们坐下,“别担心,外祖还在呢。”
李铮避开头,擦了擦通红的眼角,“外祖,让您跟着操心了,”李铮心中十分难过,外祖一辈子光明磊落,是人们敬仰的存在,现在却要为了他们操心。
李云舒沉默地坐在李铮身边,要说李云舒最不擅长的,大概就是这种场面了吧,上辈子的父女情也好,与外祖家的感情也是,都是利益与演戏纠缠的。
毕竟连她的母后大人都不乐意看见她,她的外祖家又怎么会喜欢她呢?心中大抵都是怨恨死她了吧,为何她不是男孩?为何因为生了她,就让皇后伤了身子。
可惜啊,她最得父皇的喜爱,母后也好,外祖家也好,都要表现得对她十分疼爱,毕竟是皇上的嫡长女,被皇上亲封的镇国长公主,岂是外人能够嫌弃的?
所以面对魏老太爷的真情,李云舒反而不知该作何反应,好在这所谓的‘外祖’也不是这具身体的外祖,她这幅反应倒也正常。?3~w′w·d~.¨c·o~m·
“这是云舒吧,这阵子王妃多亏你照顾了,”魏老太爷突然对李云舒说道。
王妃回到魏府的时候也会提到李云舒,都是夸赞,心中竟然第一次有了可惜,怎么她就没机会再生一个女儿呢?
这些魏老太爷都是知道的,如今看见这个小女儿,果然王妃说得没错,即便流落在外多年,那位柳姨娘的教育并没有落下,将这位郡主教养得很好。
不吭不背,进退有度,是个优秀的孩子。
李云舒不知道王妃回到魏府说了什么,现在看来魏府对于她的存在是接受的,“外祖客气了,母妃对我一直很好,能够和母妃一起分担府中的事务,是我非常高兴的事情。”
魏老太爷满意地点点头,然后看向魏大人,“别让孩子们担心了,你带着他们去吧。”
李云舒和李铮对视一眼,都不明白,魏老太爷这句话是什么意思,一起看向了魏大人。/%咸%(鱼[ˉ]看?书¥@ ·追?-+最@新!章′节2$
魏大人看了看同样迷茫的李铮和李云舒,开口说道:“我们魏家与淮南王府是姻亲关系,如果只有我们替淮南王府说话,只怕会引起反效果。”
听到魏大人这样说,李铮的神色有些失落,但心中却是明白的。
李云舒静静地看着魏大人,等着他接下来的安排,果然魏大人又说道:“所以你们外祖让我带你们去见镇国公。”
李云舒和李铮都十分惊讶地看向魏老太爷,那可是镇国公啊!
这位镇国公,李云舒回到京城后就听说了,镇国公乃三朝元老,德高望重,在朝中极具影响力,且为人刚正不阿,若能得到他的帮助,或许真的还有转机。
李云舒真的没有想到魏老太爷竟然能够联系上镇国公,果然不能小看任何人。
“多些外祖!多谢舅舅!”李云舒和李铮急忙站起来道谢。
魏老太爷摆了摆手,“事情还没成呢,我只能介绍你们过去,保证你们能够见到镇国公,但最后能不能求得镇国公的帮助,还要看你们自己的。”
李铮有些紧张和激动,他从没见过镇国公,不知道该如何说服镇国公。
倒是李云舒眼神中闪烁着跃跃欲试的光芒,镇国公,上辈子李云舒就打过交道,但也不是面对面的那种。
上辈子李云舒身为公主,做了不少利国利民的事情,最后先皇还封她为镇国长公主,却引起了朝廷的轩然大波,一群臣子反对,觉得镇国二字太大了,凤飞澄担当不起。
那个时候还不是镇国公的许大人是第一个赞同的,甚至上书将凤飞澄的所作所为大肆赞美了一番,最后表达长公主被封为镇国长公主名副其实!
这辈子能够再见到这位许大人,李云舒是十分期待的。
魏大人没有继续耽误时间,带着他们去往了镇国公的府上,“铮儿,不必担忧,面对镇国公你只要实话实说就好,镇国公一生刚正不阿,不必担忧。”
这次李铮与魏大人同坐一辆马车,魏大人自然看出了李铮的紧张。
“是,舅舅,我明白了,”李铮在心中给自己打气,这是最重要的机会,他一定要抓住了!
来到镇国公府,魏大人向门房递上拜帖,不多时,门房便出来传话,请他们入府相见。
魏大人站在府门口并没有进去,“你们去吧,我在马车上等着你们,不必担忧。”
李云舒和李铮对视一眼,点了点头,一起跟着门房走进了镇国公府。
镇国公在家中身着家常便服,坐在太师椅上,手中拿着一卷古书,看到李云舒和李铮进来,他放下书,微微点头,示意她们坐下:“我已听说了淮南王府近日发生的事情,此次你们前来,可是为了此事?”
李铮和李云舒对视一眼,没想到镇国公这么快就进入了主题,李铮擦了擦额头上紧张出来的汗水,但还是清晰地将最近淮南王府发生的事情一五一十地和镇国公说了出来。
就如同魏大人嘱咐的一样,他都是实话实说,没有半句假话,说到最后眼睛都红了,“大人,我父王是被冤枉的,他绝对不会做谋逆的事,这一定是有人陷害他,还求大人能为父王说上一句!”
堂堂淮南王世子,集万千宠爱的骄傲少年郎,此时红着眼眶弯下了腰。
镇国公看着面前的少年人,心中不免也有些感慨,淮南王的为人怎么样暂且不说,这位世子倒是当真心如玉质,玲珑剔透,是位心地善良的人啊。
镇国公的视线又看向少年人身后的少女,镇国公不会小看任何一个人,即使只是一面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闺秀也一样,他又不是没见过优秀的女子,只是现在女子想要出头太难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