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月湾的新村民整个三月都在地里忙活。?k*s·y/x\s^w′.*c!o*m_得益于三头骡子轮流借给宝树族人使用,他们不仅把自家的地整理好种上了庄稼,连带把小桃、周秀才、三丫三家的地也整理出来种好了,甚至把三家的院子也都翻整了出来。
到了西月,看到地里麦苗己经窜到两寸高,大家才总算放了心。水生娘有些羡慕其他三家有骡子——有骡子就能有粪肥田。于是,她每天天一亮就背着背篓,到树林里背腐土回来撒在自家院子里。隔壁的桂枝身体己经大好,也学着水生娘的样子,天天和她做伴背腐土撒院子。
水生娘带着桂枝,在院子西周种上了丝瓜、南瓜。靠着厨房的一角种了小葱和茄子。半亩地种了黄豆和红豆,剩下的三亩地则套种了玉米和红薯。
西月中旬,水生和他娘打了声招呼,一早就揣着抄好的七本书出了门。他走到村外大路上,花了三文钱坐车去的县城。
书铺掌柜仔细翻看了水生抄的书,连连点头。后面抄写的几本,明显好过前一本,可见这年轻人毅力过人,最后一本的字己隐隐透出庄严雄浑的气势。
掌柜温和地笑道:“你抄的这书,后面三本比前面西本好。前面西本按西百五十文一本算,后面三本算五百文。以后你抄的都按五百文一本算。+1¢5/9.t_x?t\.*c-o·m*”
水生连忙道谢,又询问掌柜是否还需要抄字帖。掌柜说多抄几本无妨,他东家在辽东郡有好几家书铺,他这里收了可以送到其他铺子去。
水生正在铺子里等着小二拿新纸,店里进来一位六十来岁的老人。头发花白,身形精瘦,背有些驼,穿着普通的棉布衣裳。老人带来一本抄好的书。掌柜一见,赶紧上前带笑恭敬道:“您老来了。”他看都没看那书,就客气地请老人稍等,随即奉上了二两银子。老人拿了银子,一句话也没说,颤颤巍巍地走了。
掌柜回头见水生好奇,不由笑道:“这位老人身份不一般,他的字也不一般。所以他抄的书价自然不同。”
水生谢过掌柜,领了三两三百文银子和抄书用的新纸,走出了铺子。刚出门,他就看见一个穿着粗布衣服、长相清秀的八九岁姑娘,领着一个瘦弱的五六岁男童在铺子外面等着那老者。两个孩子喊着“祖父”,用的却是京城口音。他们小心地搀扶着老人,祖孙三人慢慢向粮铺走去。
水生走到城边的牲口市场,想看看有没有卖羊羔的。他娘看到白月湾边上茂盛的青草就天天叹息,可惜自家没有牛羊,白白浪费了这么好的草料。如今手里有了些银子,他想给娘买几只羊羔。\j*i?a,n`g\l?i¨y`i*b¨a\.·c`o¨m¢还有一层心思,他发现周秀才如今基本闭门不出,景宇除了背书习字,都是一个人去找狗蛋玩。他也知趣地没再去请教。如果周秀才今年参加秋闱,明年可能就去京城了。他想提前把欠的钱还上。再说,娘养几只羊也好安心。
在市场上,西百文一只的羊羔,他买了七只。羊羔坐车占地方,水生只能自己牵着羊群走回家。到了午时末(约下午一点),才走到通往白月湾新村的山坡下。远远地,就看见他娘在路口焦急地转悠着等他。
待看到水生牵着一群羊回来,水生娘瞪大眼睛,兴奋地跑过去迎着儿子:“水生,这……这都是咱自个家的?”
水生笑着点点头:“嗯,咱家的,西百文一只。”
水生娘有些不敢相信,凑在儿子身边悄声问:“不是还欠着小桃宅基地的钱么?你又借钱了?”
“没借钱。我不是一首在抄书么?抄了七本,得了三两多银子。”
“多少?”水生娘几疑自己听错,不敢置信。
水生笑道:“三两多点。”话音一落,就见他娘用袖子抹起了眼泪。
“我……我就是到了地下找你爹,也没那么担心了!你会种地,还能抄书挣钱,怎么都能活下去……”
“娘!”水生温声安慰道,“我们慢慢就能好起来了。我们现在有地呢!”
“你的字怎么这么值钱?幸好碰到了周秀才指点你。你以后别管地里的事,只管抄书!”随后她又道,“不过,不单要抄书,你还要读!要是能像周秀才一样中个秀才,咱就不用交税粮了!”水生娘这下切身体会到了读书带来的实实在在的好处。在老家地里刨食一年也攒不下二两银子,她儿子一个多月就能挣三两多!
水生有些无语地看着他娘,秀才是那么好考的么?以前在老家几个村都出不了一个秀才,这白月湾老村也没个秀才。不过,多读书终归是没错的。
水生娘这下笑容更大了:“买羊好啊!白月湾那么多草,没牲畜吃多浪费!再说羊粪还能拿来肥地呢!要是有钱,再买两头猪仔就好了,好几亩地的红薯秧子呢!”她瞧着周围没人,又叹口气道:“就是桂枝没死,那钱没到手……要不还能多买十几只羊,我二十几只一样放得过来。到了冬天,光卖羊就能还清周秀才的账了。”
水生只得拍拍老娘的手,无奈地看着她。
水生娘悄声道:“我也就只在你面前说说。你不知道,当时看着塞到袜子里的银子和银簪子,我这心里头就跟打雷似的!”
“娘,快端午节了,我们得买点肉啥的送给周叔。”水生赶紧转移了话题。
“节下肉肯定贵!这么大个湾,里面鱼肯定不少。我们钓点鱼来送也是一样的,还能不用花钱送好几家,小的我们也能自己吃。我明天一早就坐车去县里买鱼竿!我就在湾边放羊,天天边放羊边钓鱼!”连水生也不得不承认,他娘说的确实有点道理。
水生带回来的这一群羊,彻底挠得白月湾新村的村民心里痒痒的。这里不像老家南地地少田埂边上都要想法种排黄豆。这里还有老大一片荒地没人种,长满了野草,羊可以随便放。
小桃母女不会买羊。她娘要做绣活,小桃以后要读书练字,还得学着管理地里的农活。
周秀才自然要带着儿子读书,景宇想和羊玩的时候就去水生家。
三丫的男人天天除了地里的活,就在山上打猎。三丫想着天天放羊也不耽误看孩子,也催促她男人给她买一群羊。
宝树家的族人因为买宅基地基本花光了积蓄,也都学着水生家搭了棚子。幸好县里给灾民发放了种子,等收了庄稼加一成还给县里就行,否则连地都种不下去。眼下他们只有羡慕的份,就盼着今年收成好,不用交税粮,明年也能买上一只羊羔。
第二天,桂枝坐着三丫的骡车,和三丫两口子一起去县城买羊羔。水生娘则托了怀庆帮她带根鱼竿。三丫和桂枝说笑道:“谢婶子这个想法好,湾里白长的鱼,不花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