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亮不是闲得住的性子,但他又动不了,便只能在家里搓玉米。\欣*丸~夲_榊?颤~ ,蕪′错!内?容?别说,这家伙直接成了家里搓玉米的主力。
乌明还怕搓完玉米,乌亮闲的发慌,都不叫其他人碰,说是都留给乌亮搓。
屋里用木头槽子中了些大葱,司南还巴巴的中了些韭菜,只是长势并不喜人罢了。
司南最近超喜欢吃韭菜盒子。鸡蛋韭菜馅的,再用外面的面包窑烤一回,好吃到爆。
因为用锅烙韭菜盒子特别费油,但用面包窑烤吧,又觉得太没油了,于是司南就会拿个不刷子,将化开的荤油少少的涂一层在韭菜盒子的面皮上,这样一来烤出来的韭菜盒子味道就丰满了。
如今村子的人因为朱家这门亲事都没缓过来,再加上这个时节也没多少活要做,负责生产及各类事务的蔡队长和老支书又几乎长在县里,于是整个生产二队就提前进入了猫冬状态。
村民们都在家猫冬,一天两顿饭,吃完饭或是去相熟的人家窜窜门,或是留在家里修补修补农具,编个筐。
乌亮在家,不是搓玉米,就是按司南的要求弄什么长方型的,有梭有角的那中筐。·兰_兰·蚊!穴! ?无·错¨内-容-
乌明试着修了一回农具,便和柴简收拾地窖以及想办法将好不容易弄起来的仓房收拾出来。
仓房的位置并没有因为那只自投罗网的野猪就转换地方。仍旧在原处,不过大小却比之前计划的大了一些。
因为司南跟仨人说了一回古人的冰窖。
他们现在连电都弄不到,更别提弄到更高端大气上档次的冰箱了。但没有冰箱的日子就感觉少了些什么。
古代也没有冰箱呀,古人夏天还能以冰去暑气,那古代的冰窖又是怎么建的呢。
不管怎么建的,首先你得有个窖不是吗?
只是冬天地都冻了,想要挖坑,哪怕是在仓房里也不容易。于是柴简和乌明两个就每天在柴房里烧上一捆柴。
等这捆柴烧完了,地就好挖了。有之前挖地窖的经验,两人挖这个并不费事。
至于说累,这边的冬天太冷了,又没有什么活,见天的呆在屋里,太憋闷了。每天抡着胳膊挖一回,也是活动筋骨了。_搜′嗖¢暁*说′蛧~ ~蕪.错/内′容.
……
时间一晃又过去了半个月,这天桂芝来借东西,不由跟司南说了件事。
吴莱进了县文工团。
“……莫家老奶听说了还去朱家闹了一场。”接过热茶,桂芝也没喝,只攥在手里跟彻底贯彻猫冬这一传统的司南说起了村里的八卦。
“我前两天做发糕,味还好,记得莫三婶爱吃便给她送了一块,竟是没听说过这事。”司南微微皱眉,一边想一边跟桂芝说她知道的情况,“我倒是听说朱扬媳妇的娘家舅舅就是文工团的,只两家都闹成那样了,还能叫吴莱进去?”
司南说起发糕,桂芝就知道司南说的是哪天了,那天司南也给她送了发糕。不过不是司南送过去的,是赶巧那天乌明去找王铁柱,叫乌明捎过去的。
“是后一天的事。”司南这边总会备一些果干磨牙,桂芝经常来都已经习惯了。这会儿拿过沙果干,发现那沙果还是糖心的,“那老朱家的外甥女,她妈不是没了吗,人家就在医院认了那谁做干妈……”
第57章
桂枝一说认干妈, 司南的眼神就有些飘。
无他,司南只是想起了村东井旁的那颗三四个人才能合抱的老妈树。
之所以叫老妈树,是因为来来去去那么多人竟没一个人认识那树究竟是什么品种的。反正听村民说那颗老妈树打有了村子时就一直在那里了。
很有些年头了。
前几年还没乱闹的时候, 村里谁家小孩时常生病, 就会认这颗老妈树做干妈, 系上个红布条或是挂个小铜锁。不过从六六年以后, 哪怕还有村民想要给自家孩子认干妈也不敢明目张胆的过去系红布条了。
就挺...有意思的。
收回心神,司南才八卦的问桂芝,“嫂子跟我说说, 怎么就认了她呢?也没觉得那个吴莱有什么出众的地方呀。”
桂枝闻言撇了下嘴, “能为什么, 还不是人家会装……”
原来当日出事的时候, 新娘的那位舅妈也受伤住院了。伤势不算重,但人家就是想要在医院养到病好, 这也无可厚非。
吴莱的妈没了以后,尸身是第三天抬回村子安葬的。等这边葬了, 那边吴莱就去了医院。
反正孝子贤孙的端屎端尿, 除了头七归家,三七上坟等等重要日子回了村子,其他时候就住在医院。
原本张家那位舅妈还没瞧得上吴莱,可谁叫吴莱上赶子往前凑呢。于是一个有心,一个有意的,这就成了娘俩了。
随后借着政策的东风,吴莱顺利进入文工团,就连户口关系都转了过去。
“听说呀,还要推荐吴莱去京城呢。”这可真是踩了狗屎运了。
“那也挺好的。”司南原本无意什么文工团选拔,但听桂枝这么一说, 心里还起了些微妙的羡慕。不过转瞬间司南就将这些事抛到脑后,说起了正经事,“我哥在津市那边当兵,给我来了信,叫我和我弟过年去津市呢。他那边是部队,我和我弟也不好多呆。再加上我弟在厂子里上班,估计十五前后就得回去。我想想问问嫂子,咱们这边往年给知青多少天探亲假?”
“哎呦,那可说不好。”桂芝连忙伸出手,扒拉手指的跟司南算起了这几年二队有多少知青,又有多少已经成家落户在这边的。“往常也没注意过,回头我给你打听打听去。”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14看书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