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是为了大家好,若放任十三由着性子往这儿跑,说不得将有些人的注意力吸引到他和老太太身上,只会越来越麻烦。¢二′叭/墈_书`网~ `已.发`布?罪¨歆-璋/结′
总体来说,荣桥确实犯了大事儿了,掉脑袋的那种,没有回旋的余地。
荣舒堂能活着回来,说明他身上确实没问题,皇帝目前还是很信任他的。
至于荣桥究竟犯了什么事儿?
简单来讲,就是他从很早以前便与满娘那一支苗裔有牵连,那支当年不肯向五公主低头,不肯接受朝廷的招安,随后一路流亡到了塘州,在塘州烧杀抢掠站稳脚跟隐藏身份后,又慢慢渗透进泉州。
然后在那一代把控沿海渔民,大力盘剥,为其牟利,并暗中与倭人进行贸易,且有另一重身份——海寇。
说到底,近些年他们就是那边的土皇帝,地方官上任都要去给他们拜码头,若是不能让他们满意,地方官的位置可以随时换人。
势力错综复杂,背后扶持的人便是荣桥。
至于荣桥从中得利都用在了什么地方,舒朗或许能猜到一二。¨我-得¨书+城? ′首·发,
总之宫内的贤妃和十一皇子应该是不干净的。
哎这就不是他应该知道的事情,舒朗只问:
“他们之所以安排人刺杀太子妃,是为了转移朝廷注意力,阻止朝廷开海?”
毕竟一旦朝廷练水师,开海,办市舶司,可就彻底砸了他们饭碗,大概率他们还会成为水师第一个练手对象,为荣舒堂的功劳簿添砖加瓦。
十三狠狠点头:
“你家那老东西可真够狠的,之前很多人都猜到父皇心里属意的水师负责人是你大哥,他还能来这一出,是真没把你们当一家人啊!”
毕竟这计划若是真成功,云州军不稳,朝廷哪儿还有精力在海上大做文章?
至少二十年内不会再提开海一事,二十年后陛下还在不在位,或者说皇位上是否乃他们属意的十一皇子,又是另一番景象。
“幸好他没把我们当一家人,若不然这回我大哥可就折里头了。”
至于审案具体细节舒朗不需要知道太多,走出府门,处处欢欣,都在谈论太子殿下即将大婚之事,好似这一月来的阴霾不曾落下。·兰_兰·蚊!穴! ?无·错¨内-容-
府中人虽讲话还低声细语怕打扰主人休息,可走路更加轻巧,面上一片喜色,随着荣舒堂的归来焕然一新,便是福伯也脚下带风,年轻了十岁似的跟在舒朗身边乐呵呵送他出来。
舒朗停步,低声叮嘱福伯:
“那人的处置估摸着朝廷很快会发明旨,若宫里来人,你使人去隔壁唤我,别打搅大哥修养。”
福伯连连称好,他瞧着大公子那样儿心疼的直掉泪,短短月余,就跟他们当年在大漠断了粮啃树皮行军似的成了一把骷髅,遭大罪了。
大公子还没成亲,这万一伤了根本。
福伯都不敢想下去。
舒朗不知福伯在想什么,和十三分别后快步往老太太的椿龄堂去,得快点跟老太太说清楚,免得她跟着着急。
作者有话说:
世情恶衰歇,万事随转烛。出自《佳人》杜甫。
第92章 来都来了
都说锦上添花易, 雪中送炭难,可世人大多只愿做那锦上添花的美事。
眼看宫里陛下和太子殿下接连遣太医送赏赐安抚荣舒堂,一副即将被重用的样子, 近日伯府门房单是收到的拜帖便有五箩筐。
更别提送来表心意的探望礼物了,这种小事已经不用管家亲力亲为,全交给徒弟记录在册入库去了。
管家这会儿且忙前忙后亲自照顾大公子左右呢, 就怕下头的人不知道轻重,真叫大公子落下什么后遗症。
“这是小爷一早叫那边厨娘熬的药膳, 特意给您送来补身子的,小少爷那张嘴您还不晓得吗,最是会吃的一个人, 这药膳做的比咱们府里厨娘特意烹的菜还香呢!
您再多吃两口, 别浪费了小爷一片心意。您不晓得这段时日,小爷怕我们去街上买菜受欺负, 日日叫人买了最新鲜的菜蔬送到侧门, 府里的衣食住行样样儿都想到了。
夜里还带老奴去见了以前的一些旧将, 对着那些人千叮咛万嘱咐,没叫他们这时候乱出头。
以前旁人都说咱家小爷顽劣, 老奴却瞧着小爷比旁个都真性情, 您瞧事情一出, 可不就比谁都强上几分嘛!”
这话荣舒堂每天听一遍, 已经翻来覆去听了好些天,福伯为了叫他多吃点东西费尽心思,他也愿意多听听。
“嗯,守光这几日在做什么?成日不着家。”
荣舒堂搁下碗筷, 试着打了一套拳法, 感觉气血不足, 轻飘飘的没力道。
福伯忙上前扶住,叫他慢慢来,恢复期别操之过急。
这才回道:
“这不太子殿下大婚,宫里特意请了持灯大师为太子与太子妃合八字。说是大师好不容易出山,陛下叫所有皇子公主都过去,万一大师瞧上眼了指点一两句呢?”
荣舒堂坐下喘口气道:
“这与守光有何关系?”
福伯给他倒杯热茶递过去,看他喝了才笑眯眯道:
“十三殿下与咱家小爷要好,这不听说有这等好事,自是想着小爷,叫小爷一块儿进宫了。”
荣舒堂听罢便不再多言,守光与十三殿下关系要好,满朝皆知。
此时关系要好的两人,正躲在太和殿众多皇子公主中间,偷偷咬耳朵。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14看书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