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皇子在下面听着,自然是心中暗喜,他不急不缓走了出来,对皇帝说道:“父皇,愉贵人的母家没有武将,所以二弟自小就没有这方面的远见。/墈`书!屋*晓,税!徃- !耕/薪+罪`快¨儿臣觉得当务之急不是责备二弟,而是尽快召二弟回京,并且派遣得力的将领去北境镇压。二弟到底经验不足,若是再出点什么意外情况,伤着了可怎么办?”
三皇子这番话看似在替沈明玦开脱,实际上却是在暗指他没见识,所以才将这么容易的事情办得如此糟糕。
这件事情不仅让沈明玦失了民心,也失去了帝心。
他若是能够一直镇压北着境,此事还有转圜的余地。
但是三皇子怎么会给他这个机会。
所以才向皇帝提议,召回沈明玦。
皇帝原本就有召回沈明玦的心思,此刻三皇子这么一提议,自然就顺理成章答应了下来。
至于合适的人选,皇帝的视线落在了程将军的头上。
“启禀皇上,守护北境,微臣义不容辞。”程将军沉声说道,“只是微臣现在启程去北境,少说也需要三个月,解不了燃眉之急,不如先让周围的将领先过去协助。?萝?拉\小/税~ -首¨发¢”
“你说的有理。”皇帝点了点头,算是同意了程将军的说法。
“微臣方才一直在想一事。”程将军看了沈亦书一眼,对皇帝说道。
“不知程将军在想何事?”皇帝问道。
“微臣回京的时候,便已经散布了消息,北国的三大将被扣押在了京城,不知北国是如何知晓的。”程将军缓缓说道,“而且还这么精准的知道,就在西城。若非如此,二殿下怎么会来不及镇守西城?”
旁人不知道北国皇子的性子,不知道他善于从细枝末节处推敲。而沈明决自然是更不会说出去,至于杨副将,得了沈亦书的封口令,也是只字不提,所以在旁人看来,此事一定是有人走漏了风声。
“微臣与太子殿下回京这段日子,北国都不曾有过任何的动静。然而二殿下一到了北境,就走漏了风声。”程将军说道,“上一次太子殿下受重伤也是,恰好是京城运军粮的钦差到了北境之后。所以微臣很怀疑,京城里,有北境的奸细!若非如此,怎么会这么巧?每一次都是京城来了人,才导致北境失利。¢1¢5!8?t+x`t*.-c?o¢m¨”
程将军这番话,顿时像一石头投入了水一样,在朝堂上就掀起了惊涛骇浪。
众人下意识朝着沈亦书看去。
沈亦书此刻也对皇帝开了口,说道:“启禀父皇,有一事,儿臣一直都没有与父皇说。只因儿臣自己也不是很肯定,所以不敢危言耸听,只是此刻听程将军说了此事,儿臣不得不说了。”
“你说?”皇帝神情严肃至极。
“那一日,伤儿臣的箭,是从我方阵营来的。”沈亦书淡淡说道,“儿臣以为是自己失血过多,记错了。”
“皇上,微臣与太子镇守北境多年,若真是有人蓄意暗害,当真是叫人心寒。”程将军掷地有声地说道,“微臣曾答应过先后,要护着太子殿下一辈子。北境这一伤,已经叫微臣歉疚不安了。程氏一族世代为将,到微臣这一脉,就只剩下微臣与先后二人。儿臣没有子嗣,唯一的血脉,就只有太子一人。若是因为微臣返回北境而再一次让太子受到伤害,微臣只能以死谢罪了。”
程将军的意思很明确,不查出凶手,他是绝对不会去北境的。
程将军搬出了先后和程氏一族,都是镇国的功勋,站在了道德的立场上。
皇帝自然也不能再逼迫程将军回北境。
皇帝当即下令道:“传令下去,彻查此事!将与这两件事情有关之人,全部都仔仔细细查一遍。若是找到从中作梗之人,一律诛灭九族。”
“微臣叩谢皇恩。”程将军谢了恩。
背后之人做的再干净,只要皇帝下了死命令彻查,就一定能查到蛛丝马迹。
他与太子二人蛰伏了这么长的时间,也是时候将这些小人一网打尽了。
第82章
皇帝下令彻查当初给沈亦书送军粮的官员, 并且由沈亦书和程将军亲自审问,皇帝则是在一旁旁听。
皇帝下了死命令, 但凡敢在这件事情上做出阻碍的人, 一律处死,毫不留情。
一开始还有些胆大的,仗着自己官位颇高, 利用自己的职位,偷偷掩藏了一些证据,给一些人下了封口令。
只是随着调查的逐渐深入, 这些手段都被皇帝翻查了出来。
皇帝也像是他所说的那样, 分毫情面都不留,直接下令处死, 以儆效尤。
有皇帝如此做派, 朝堂上的众人都不敢再有什么动作了。
一些与此事有所牵连的朝臣都惶恐不安,生怕皇帝一怒之下,将自己处死。
短短半个月的时间, 皇帝就将与此事有关的朝臣全部都顺藤摸瓜抓了出来。
处死了一批又一批的人。
皇帝的怒气也越来越高。
程将军则是一边冷脸看着这些罪有应得的人, 一边和沈亦书一起努力找证据证明这一切的幕后之人是惠妃。
东宫内
寂静的深夜, 微凉的夜风透过窗户吹入了房间内,吹在了苏南烟的脸颊上。
苏南烟从床榻上小心翼翼坐起身来,她仔细注视着沈亦书的脸颊, 见他没有醒来的迹象, 轻舒了口气。
她替沈亦书掖好被角,便翻身下了床, 走到了远处的书桌上, 点燃了烛火。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14看书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