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勒马兹拥有足以建造战斗驳船的海军船坞,却依然解决不了泊位紧张的老大难问题。?a.b\c_w+x·w+..c¢o_m*
所以哪怕阿斯塔特战团都是拥有会员的关系户,也只能老实排队等星港调度塔台进行泊位协调工作。
这也是二连要来胜利天平号见老领导的原因。
更大的原因,则是马达西奇爱护老连队,准备让二连提前熟悉熟悉战斗驳船的使用方式。
用,肯定是会用的,二连也不是第一次跟着一连出任务了,战团的另一艘战斗驳船公平正义号,二连是常客。
但是嫂子和弟媳都是一家人,你能乱摸吗?
不是马达西奇在四连当连长,摸一个试试,手给你打断。
一想到完成舶船后,自己也能去二连那艘正在舾装的战斗驳船走走逛逛进进出出,四连也就无所谓了,看,随便看,摸,尽管摸,都是战团兄弟,说那些。
二连的士官组忙着学习四连先进的战斗驳船使用与养护经验,没有连队职务的战斗兄弟就没那么自由了,每天该有的训练是必不可少的。
于是四连理所当然的给二连上了强度。
突然,卡兹有些理解萨菲罗斯了。
不对不对,我为什么要理解那个杀千刀的砍头货,萨菲罗斯你该死呀!
进行一次意志鉴定,卡兹骰出100点,念头又通达了。·卡¢卡¨小.说¨网. ~更′新/最\快+
但是在二连面前装逼,真的好有意思啊。
不是说二连的战斗兄弟不行,荒芜之翼在太平星域混了两千多年,内部训练是有成熟教案的。
但是轻型打击巡洋舰,内部空间就那么大,很多设备器材塞不下就是塞不下。
二连又是主力战斗连队,没有时间长期驻留某地的。
训练强度上不来,辅助器材不到位,自然表现就会差一截。
连续战斗了一百多年,这一次的驻厂提船,也算是给二连一个修整的机会。
哪怕是阿斯塔特,这种战斗强度也是有些超标的,马达西奇当二连长时居然能做到零伤亡,从连长到连队成员,二连是有点干货藏身的。
“泰兰特,咱们团的终结者甲有点多呀。”
第三次获得连队嘉奖,卡兹有点飘了,老兵也不喊了,上尉也不称了,开始直呼其名了。
不过泰兰特也不在意,本来就是战斗兄弟,卡兹之前的表现才显得油腻。
荒芜之翼的终结者甲确实有点多,一连三十多套,四连三十多套,二三五连十多套,就连六七八九连,最少的也有一套撑场面。
集中起来,都能把一连武装成终结者连了,这可是土豪战团和初创团才有的待遇。
“确实不少。”
泰兰特想了想,给卡兹透了点底。
“本来是没有那么多的,就一连有二十多套,赞美圣马卡里乌斯。”
懂了,马门。
“赞美圣马卡里乌斯。.5-4!看¨书` ·更^新-最^快?”
因古斯手痒,跟二连的连队冠军切磋了下百项全能,赢了。
于是四连的连队冠军自信回来了,找泰兰特又要比一比。
泰兰特同意了。
都穿动力甲的情况下,在第十三项外太空行走时,泰兰特直接把因古斯搞成了失重状态,然后慢悠悠的完成了所有科目。
泰兰特就不懂了,你因古斯又下不了狠心搞死我,非要在有肢体接触的科目跟我比,图个啥呀。
结果被接回来后,因古斯就想拿卡兹出气。
布希,戈门,想弄泰兰特,我跟你是一伙儿的,你搞我做啥?
接触多了,卡兹对四连的崽种体质有了更深入透彻的理解,早已对因古斯冷酷坚毅的表象祛魅了,这就是个闷骚的家伙。
可是伟大的汉弗莱爵士教导过,想要背后捅刀子,你先得站到背后去。
卡兹绝对不是因为一时技痒才替泰兰特挡了因古斯的怒火。
这只是计画的一部分。
十多天愉快的合练,二连也知道了四连有卡兹这么一号人物。
泊位的问题终于解决了,完成了停泊作业的胜利天平号与开辟之星号终于熄灭了推进器火焰,开始享受检修服务。
而马达西奇则直接带着自己的两个老下属,跟行星总督扯皮去了。
卡兹一开始也疑惑过,帝国海军往船上塞那么多人干嘛。
因为胜利天平号与开辟之星号,宏炮仓段是有半自动填装设备的,并不存在炮仓船员如纤夫一般手拉填装这档子事儿,这是装填设备故障后的应急方案,并非常态。
遇事不决问船督,船督还真的知道答案。
因为星海航行,人口也是资源的一部分。
帝国海军在大远征时代,就已经开始了三套冗馀的设计理念。
即,除了等离子炉与盖勒立场设备这些重要的设备,其他的舰船必须拥有一套主系统以外的备份冗馀,这些备份冗馀设备还需要一套备份冗馀设备的备份冗馀。
人类帝国啊,从科技到理念,难评
设备如此,船员亦是如此。
包括阿斯塔特战团在内,帝国的所有海军,也贯彻执行着这一套三冗馀的理念,一艘战舰,理论上只需要三分之一的船员就能正常运作,但是一次补给后,天知道距离下次补给要多久,期间要战斗多少次,损失多少船员。
所以塞吧,最少三倍数,往船舱里狠狠的塞入。
四连明明接了单却不急着送货,也是因为这个原因。
长期作战,期间还有连队叛乱这档子事儿,船员已经减少到满载额度的一半以下了。
这一次停靠,除了将奥米达斯巢都搞到的赃物出手外,还有补充船员的刚性须求。
帝国虽然人口众多,但是星舰船员,不是随便在哪个世界都能补给的。
从帝国海军到阿斯塔特战团,舰员都分两种。
一种是签合同的正式技术船员,是需要在帝国各大有编制的航海学院进行全日制修学并取得相关职业技能考核证书的技术性人材。
另一种,则是在星球或是巢都过不下去的人,主动签卖身契成为契约劳工亦或者是星球政府为阿斯塔特战团提供的奴隶劳工。
外人对帝国舰船的刻板印象大多数来自于后者,好象缺人了随便找个星球抓壮丁就好了。
事实上技术船员亦属于帝国全境流通的紧俏货,不是随便哪个世界就能搞到的。
许多想发展星球工业但是没法凭自身完成原始技术积累的世界,都会选择大力发展航海船员培训产业,先靠人口换资源技术,然后
然后星球贵族们就会发现这是门长久的营生,忒来钱了。
马达西奇连长带着四连的帐物清单跟行星总督扯皮去了,暂时不允许两个连队的成员从轨道平台进入星球巢都,四连除了日常训练,也开始分批进入尚未完成舾装的战团新驳船,感受一下人类工业的原始粗犷,以及那独特的霸道美感。
说人话就是机会难得,还不赶紧熟悉熟悉战斗驳船的原始框架结构,万一日后用得上呢。
-----------------------------------------------------------------------
《》《》《》《》《》《》《》《》《》《》《》《》《》《》《》《》
再次帮朋友打个gg,《帝国精英》今天上架,大家喜欢的可以追一追,不喜欢的给无能个面子加个首订,谢谢了。
这是真朋友吆喝两声,不是商业性质的人情推书,《帝国精英》的作者当初还是我的书迷,后来追着追着自己也开始写了,在外站也有好几本完结的,老作者新马甲而已,你们可以放心的追。
对了,订阅后请留言,告诉那家伙,您们是无能请的“水军”。
毕竟,工作要留痕,做好事要留名,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