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昭道:“原先是不着急,现在却得争分夺秒。,E/Z¢晓-说/枉· _唔!错*内+容+别装傻。”
一语斥了李世民不许他再装傻,李世民笑笑地作一揖,“是,阿姐教训得是。原先不急,现在却得抢占先机。江都出事的时候襄国长公主不在江都,宇文化及他们杀了皇上却不见传国玉玺,那么玉玺一定就在襄国长公主的手里。”
“得了传国玉玺的人等于得到半个天下,这样的机会当然不能错过。”
说破至此,李世民也沉下脸色,看着长安的方向,却又想起另一个问题,“要是我们打起来,苏将军帮我们还是帮长公主?”
听听这样的问题,李昭不客气地道:“你是想看戏?”
“绝无此心,我只是担心。”万一苏烈一心忠于大隋怎么办?
李昭道:“你觉得我会找一个忠于隋的人?”
得,李世民听着笑了,“我也觉得阿姐不像是这样的人。”
“报,将军,长安送来的信。”李昭早就让人把南阳公主他们送进城,顺便把她的信给送进去,本以为没那么快收到回复,怎么样也得想想再回她吧。¨丸,夲?神*栈· +嶵?芯/璋′截-更\薪·快!
所以李昭算的是最快也得明天,明天才
有可能会回复李昭。
没想到今天就收到,李昭伸手道:“拿来。”
那人立刻将信送上来,李昭当众拆信,看完之后递给李世民,“你怎么看?”
李世民看完显得有些哭笑不得地道:“不像是襄国长公主会说的话。”
“别管话是谁说的,这信现在我们怎么回才是关键。”李昭不想管都是谁写的,怎么回才是该动脑的。
“想让我们称臣,立杨氏子孙为帝,这是试探,我们若是想称臣,何必打出口号起事。都到城门下了他们却想用名份逼得我们退兵,怎么可能。”李世民连想都不想地否认,不认同这样的事情,他们李家就是想趁着大好的机会逐鹿天下,让人用名份来压住他们的上进之心,压得住才怪。
李昭道:“我的意思是明明白白地告诉他们,隋已经亡了,天下皇帝都有多少个,别管他们都是本着什么样的心。,暁\税/宅′ \哽+辛.最*快+长安城他们开城门是李家的,不开城门也是李家的。李家愿意善待所有忠于隋的臣子,可是大势所趋,纵以身死而守国,他们也守不住。”
“若是他们心中多少能念着臣子,念着天下的百姓,就请他们打开城门,让我们进城。”
李昭把立场和大势都说得很清楚,里面的人想拦着她,拦着她们前进,除了增添死伤再无其他意义。
“可。再补上一句,凡隋臣降之一律官照原职,不动他们分毫。”善待还不够,还得给出世族们最最在意的东西。李世民加上这一条。
李昭看向李世民问道:“依你所见隋因何而亡?”
突然被问到这个问题,李世民顿了半响,最终还是开口道:“大兴土木,穷兵黩武,心无百姓,亦无天下。”
“官就没有问题?”李昭问起李世民,李世民仔细想了想,拧紧眉头道:“有的。”
“所以放出话来让他们投降,不管能用不能用的人全都照单全收,他们能亡一个隋,不能亡了我们?”李昭扎心地问起,李世民想都没想地答道:“能。”
绝对的好看的,还没有人能拦得住,李昭道:“你想加上那一句是为了可以尽快地得到长安,但是有些问题不能着急地许下话,许下就得做到,否则最后失信于天下,我们必被人群
起而攻之。
李世民提醒地道:“先前攻下的城池以来,父亲皆如此吩咐,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可以顺利行来抵达长安得那么快。”
“我没有啊。”李渊的行事方法李昭没学,她是几乎都是一路打过来,等她进城,不好意思,不老实的人也得给她老实一些,犯过事,没想好好当官的人,李昭全换了。
她这换得也有技巧,拉下不做实事的世族,她给扶起来的是愿意做实事的世族。
官虽然还是世族把持,但是最后的结果总是不太一样的,至少于天下来说,李昭的作为能更让人安心。
李世民道:“阿姐把世族全捋了?”
“世族几何,我要是全捋了,我前脚一走,他们后脚能把天翻了,我们手里的兵马几乎得用于攻城掠地,要是放去守世族,我们还怎么争天下。世族,就该让他们相互制衡。谁家还没个仇人,只要有仇人就让仇人帮我们盯着就好。仇人才是最了解你底细的人。”
说得一点都没错,李世民十分认可,思来想去,最终还是道:“那还是按阿姐说的办。”
想得不够周到,听完李昭的理由,还是李昭在理,就应该要听李昭的是不是?
李昭道:“去请宣珞先生来。”
手下的人里总得有一个聪明会办事的人跟着她,傅臻留在后方帮着李昭安顿,李昭就把宣珞带上,宣珞脑子清楚,还反应灵敏,这样的人要是不用太对不起自己。
“身边也有几个合用的人,阿姐要是不介意就让我的人写吧。”李世民听说李昭还要让人去把人叫过来,便开口提起让他身后的人来写。
唐太宗李世民的身边缺能人吗?不,从来不缺,李昭看了看他的身后,大方地道:“好,你去安排。”
一直听着李昭和李世民说话的青年作一揖退下去,没一会儿就拿着信前来请他们过目。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14看书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