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昭看向窦氏道:“玄霸回了太原,元吉办事不可靠,要去舅父家借粮,要不是我们姐弟们去,怕是不好借。,k-a′k.a-x`s.w^.!c+o.m,而且……”
最重要的原因还得跟窦氏咬耳朵,窦氏道:“如此说来你还是自己操心吧,借粮的事别想。”
“是啊,我一直就没敢想,都是靠自己。要是把长公主送走,我倒是更好想。”襄国长公主在赤城就是盯着李昭的。
“哪怕走了你也得小心,她就不能假走,就想等你露出马脚,把你捉个正着?”窦氏提醒,李昭开口道:“怕的。”
窦氏道:“听你事事心中有数,我就放心了。”
提醒李昭只是怕李昭没想到,但李昭能想得到,就一定能防。
李昭命人将粮食全都放好,这才带着窦氏回府,果不其然在门口碰到苏烈,苏烈早一步迎上来,朝着李昭作一揖,“李将军。”
“苏将军。”两人看起来只是如同寻常的打招呼,但窦氏却能感觉到本来冷若冰霜的人在看到李昭的时候灼灼的目光。\r?u?w*e+n?5·.-o,r/g`
“李将军从幽州来?”苏烈想到襄国长公主和他说起的事,提了一嘴。
“苏将军从突厥来?”你问我,我也可以问。
苏烈往前走一步,“东突厥推举出新的可汗,义成公主平安无恙。”
平安无恙也就不需要回来,明明他们相互之间没有说过其他的话,却各知对方的事。
李昭道:“可喜可贺。”
大隋要是把一个和亲的公主接回来,还是没有经过两国的国书达成协议的,突厥正愁没有挑起战事的理由,这就是现成送上门的理由。
“将军比武招亲,烈与长公主提起,此事非烈不可。”苏烈倒是敢说,当着窦氏的面提起。
李昭看了一眼窦氏,“苏将军,还未与你介绍,玄霸和元吉你见过,不用说了,这位家母。”
当着人家母亲的面说要参加人家女儿的比武招亲,还非他不可。胆儿肥。
苏烈一下子僵住,耳根可见的红了,半响才回过神朝着窦氏作一揖,“国公夫人。`鸿^特¨暁!税*枉· ?勉,费`阅¢黩_”
窦氏没想到李昭和苏烈倒是直接,看看开口说起的话,听得窦氏很是想笑,但是后面苏烈的宣告,听起来好像有什么不对?
“长公主着急我儿的婚事,因为你?”窦氏非一般的敏锐,立刻问起苏烈。
苏烈一下子不知如何回答,半响还是如实道:“算是。”
“算是?”这样的答案表示事情另有内情,窦氏倒是想问个清楚。
“此事将来若是有机会苏烈一定与夫人一五一十的道来,今日不是时候。”说着话已经有人走出来,李昭已经冷着脸道:“苏将军慢走不送。”
好像刚才他们谈论的话题让李昭十分不高兴,苏烈却还是正色与李昭作一揖,“李将军,告辞。”
转身上马,动作倒是干脆利落,李昭只是一声冷哼,“阿娘我们走。”
扶着窦氏进门,至于门口那位长公主的人,李昭只当作没看见。
“李将军,长公主有请。”她想当作看不见人家,人家却是专门来等着她的。
“让我一个人去?”李昭询问,那人含笑地回答道:“若是夫人同在,让夫人也一道去。”
李昭听着应了一声,窦氏朝着李玄霸和李元吉道:“你们去吧。”
李玄霸和李元吉皆与她作一揖,李昭扶着窦氏往襄国长公主的院子去。
“夫人请坐。”一起去她们还没来得及行礼,襄国长公主却让窦氏坐下,此时正值春天,外面的天气好着,阳光明媚的,坐在外面比坐在屋里好多了。
“谢长公主。”窦氏客气地行礼道谢,这才坐下,襄国长公主笑道:“夫人此来是为阿昭婚事吧。”
“阿昭的婚事本该,上我们这些当父母的操心,倒是让长公主操心了。”窦氏这般说着,襄国长公主想看看窦氏的神情,却没能从她脸上看出什么不满,倒像是真心的感谢。
“夫人不嫌我多事就好。我是看阿昭为朝廷浴血奋战,却到现在都没定下亲事,有些操心。你放心,虽说是比武招亲,阿昭的本事夫人想必明白,这天下的男儿能
出其左右的太少,长得不好,不合阿昭意的人,一开始就能打退。”
襄国长公主原来是个冷清不管事的主儿,却因为李昭操心不少。
“长公主有心了、。若是依着当父母的心思,要么是寻个门当户对的,再不济也该是儿女心中所喜,比武招亲一事,长公主提出来的,也是阿昭同意的,昭于天下,人不可无信,便也罢了。”
窦氏不怕地说出对于比武招亲一事的不认同。
襄国长公主道:“我本意只是想问问阿昭有没有心系的郎君,听阿昭的意思并无,只道若是有人能打得过她,她便嫁了,这才有了比武招亲的事。夫人深明大义,认同此事,我也就放心了。”
婚姻大事,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襄国长公主若是想做主李昭的婚事,李昭如果不是被逐出家门,她还真不能越过李渊做主。
但现在木已成舟,话放出去,也是李昭同意的,窦氏只能默认此事,但窦氏的到来也证明她对此事是有意见的。
“人要怎么比,不知长公主如何安排?”本来这样的事不应该问起襄国长公主,然而事情是襄国长公主挑起的,窦氏也只能问襄国长公主。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14看书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