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14看书 > 其他 > 朱元璋的官,狗都不当 > 第五十四章 专利局
下载
本书最新章节内容未完,更多精彩内容手机请扫描下方二维码下载app。小说更全更新更快。百万小说免费阅读。网上找不到的内涵小说这里都有哦!

李可提出了想要印刷纸币的构想,他老师李善长跟杨宪,自然也不可能反对。′?齐`盛@*小?:*说D网1× ???最_新3?÷章?:?节)¢2更°>(新!快¥.

只是这原因,还是要过问一下的。

李善长便道:“你说你要印刷纸币?元朝的时候,就印了很多的纸币,结果最后弄得是民不聊生。你那么想印刷纸币的理由是什么?”

李可便道:“国家经济要想恢复活力,少不了交易的媒介,而不管是铜钱,还是金银,都太重了,若能发行纸币,则可以便利商旅,何况,来年,李以应该就从南洋带回来大量的香料。”

“商人购买香料,带着铜钱跟金银极不便利,至于元朝发行纸币弄得民不聊生,主要是由于他们一直在滥发,什么东西滥发了,肯定都坏事,只要我们可以控制纸币发行量,就不会对百姓有任何坏的影响,只会有积极的作用。”

“最好的例子就是宋孝宗时期,由于宋孝宗采取了‘限发、回收、兑现、减税’等政策,使得纸币在民间一度比铜钱还要受欢迎。”

李可嘴里忽然蹦出来一个宋孝宗。

以至于李善长都不禁是愣了一愣。

主要是李可那么多的皇帝都不说,偏偏说一个宋孝宗,就是他这个当老师的,都不一定能说是全才,说自己知道这些。

不过李善长毕竟是管钱粮的,他当然清楚如何控制纸币。问题是,到时候,你怎么控制陛下,不让陛下乱发纸币,这才是关键。

是的!

问题的根源从来都不在纸币身上,而是在陛下身上,在大明的财政身上。

李善长便又问道:“你是真觉得,这纸币非发行不可?”

李可便回道:“为了大明的经济可以尽快地复苏,弟子以为,越早发行越好。_<¨看?>:书{?君??÷ #%?更>?+新?最+×快#”

李善长的头便转到杨宪那边去,“右丞怎么看?”

杨宪其实是朱元璋的人,专门留下来盯着李善长的,闻言,也是一脸回过神来的表情道:“本丞对这个不熟,反正,左丞相跟李参政说好,那就好。”

杨宪已经把李可视为对手,没道理为对方完善政策。

毕竟这政策推行得再好也不关他事,他又得不到任何的好处。

李善长便转过头对李可道:“你再回去认真好好地想想,把各个细节,都想好了。”

见自己老师都这么说了,李可也只好回去慢慢地深化一下。

比如说:

到时候,这管理银行的人从哪里招?

大明如今六部的官员都凑不齐,你觉得银行的人就能够凑齐?

不过银行的人倒是不需要有多么高的四书五经的学识就是了。

只需要会写字,然后会算数、会记帐即可。

很快,李可便回到了张尚贤身边,从招人开始琢磨。

感觉

应该弄一个考试。

至于纸币发行是否有必要,那是毫无疑问的,肯定有必要,不然谁来买他的香料?

他卖起来也不方便。,x`x!k~a!n_s`h?u^w?u\.-c*o`m+

直到这天下值,他老师李善长这才把对方忧虑的,给李可说了说。

李可听了他老师的担忧,实话实说,这就全凭皇帝自觉了。

他尽可能地去劝劝吧!毕竟想不想千秋万代,想的话,就别乱搞。

忙完了一天。

回到公主府。

李可重重地叹了一口气。

朱镜静虽说仅仅只有九岁,但是,却是颇有贤妻的风范。

他刚回来,就看到了朱镜静在正堂等着他。

李可看到后,也是问道:“怎么坐这?”

“等驸马你回来。”朱镜静的声音低而软。

“有事?”

“无事。”

“那等我干什么?”

这时一旁的奴婢也是多嘴道:“公主说,等驸马回来一起用膳。”

李可闻言,只好走了上去,凑到人家面前:“公主这么贤惠的吗?”

朱镜静抬眼看他,唇角微弯,却不答话。

难道要她回答,我就是这么贤惠。

她可没有李可这么厚的脸皮。

本来李可可以在宫里吃完再回来的,可在宫里吃,哪有在家里吃好啊!

“春容,给我打一盆水来,我先洗洗手。”

“是。”

接下来两人便默默地用晚膳。

同时简单地跟对方提了一嘴道:“你父皇已经提拔我为中书省的参知政事,你知道参知政事?”

朱镜静肯定不懂。

果然,朱镜静随后便问道:“参知政事是做什么的?”

李可回道:“做什么不重要,而且看名字就知道是做什么的,关键是,从二品!”

朱镜静问道:“从二品很高吗?”

李可想了想,便道:“不算武官,就只算如今中书省的文官,如今大明我算是排第三、第四吧。”

四周的宫女听了已经在心中倒吸了一口凉气。

她们可能有想过驸马很厉害。

但却没想到这么厉害!

朱镜静倒是不关心这个,只是道:“那以后你可要好好地当值。”

李可看着对方明明才九岁,却如此镇定,也是不禁一乐。

接下来的接连数日。

李可成为参知政事的事也是传得人尽皆知。

太可怕了!

这就参知政事了?

别的人一辈子都爬不上的位置,而李可仅仅只花了一年。

以至于当初在礼贤馆的那位老哥听说了此消息后都惊了,一拍大腿,大叫道:“嗨呀!没想到那颗居然是金蛋!当初怎么不套多点近乎!”

而这数日以来,李可也是认认真真地筹谋创建银行之事,另外李可还提前做了一件事。

“《专利法》?”

朱元璋真的是,每次都能从李可这听到新的东西。

李可答道:“对!我打算弄一部这样的律法。”

朱元璋便道:“那律法呢?”

李可:“我还没写呢。”

朱元璋:“”

李可:“在编了,现在不是跟陛下您提前说说事嘛,我的想法是这样,光吃香料这生意,肯定做不长久,而且香料嘛,也就富人能够用得起。”

“那天下富人一年的香料用量,又是基本恒定的,就导致香料当卖到了一定的临界点后,就可能会卖不出去。”

“所以臣以为,接下来应该要开发更多的可以供富人消遣的东西,才能继续进一步地促使他们花钱。”

“而《专利法》,就是诞生于这样的背景之下,是一项可以保护百姓的创作成果不受侵犯,从而刺激他们更进一步地去进行创作、进行发明的律法。”

朱元璋摇了摇头:“朕听不懂。”

李可便道:“那你帮我下一道旨意就好。就下接下来一年时间内,征集天下各类能工巧匠所制作的带有一定巧思的新颖作品,以及文学小说作品参加工匠类比赛,以及文学小说作品类比赛,第一名,奖励银二十两,第二名,奖励银十五两,第三名,奖励银十两。地方远的,可交由当地府衙转送应天府,地方近的,也可以自己送来。当地府衙不得推诿。”

“对了!陛下,我要一个专属于我的府衙,就叫它专利局吧!把所有东西都送专利局。”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