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14看书 > 现代言情 > 林家小女,点化山河 > 第40章 巨人肩上立,星火照征途2
下载
本书最新章节内容未完,更多精彩内容手机请扫描下方二维码下载app。小说更全更新更快。百万小说免费阅读。网上找不到的内涵小说这里都有哦!

“巨人肩上?”张县令瞳孔骤然收缩,几乎以为自己听错了!这比喻太过突兀,太过狂妄!

他下意识地追问,声音带着难以置信的尖锐,“巨人?巨人在何处?!此间除却莽莽群山、芸芸众生,何来巨人?你莫不是在故弄玄虚,戏弄本官?!”

“大人息怒!”一首紧盯着场中情势的林七爷猛地拄着拐杖上前一步,声音苍老却异常洪亮,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肃穆,瞬间压过了县令的质问。·2*8′看?书¨网^ -无.错!内′容.

他枯瘦的手指,带着一种近乎神圣的意味,笔首地指向村中那掩映在古树浓荫下的青灰色祠堂飞檐:

“巨人安在?便在彼处——我林氏宗祠之内!”

他须发微颤,浑浊的老眼中迸发出灼热的光芒,如同在陈述一个不容亵渎的真理:“我族前朝里正,林远山公!乃我族先祖!”

“正是远山公,于数百年前,便在此地,率我林氏宗亲,筚路蓝缕,共筑陂塘于‘望水坳’、‘龙骨坡’(他手指精准地点向下方三塘中位置最高与最低的两处塘址),以济旱年,泽被后世!地契犹存宗祠,官府勘验,铁证如山!”

张县令如遭雷击,猛地扭头看向那肃穆的祠堂,又猛地看向林七爷所指的塘址方位,最后目光死死钉在林晚脸上!

前朝林远山?陂塘?失传的水利技术?这……这竟非虚言?难道这村女所谓“巨人”,竟是数百年前那位湮没于历史尘埃中的先贤?她所谓的“站”,竟是拾起了先祖失落的智慧?

巨大的认知冲击让这位一县之尊一时失语,脸上的惊疑不定如同变幻的风云。*秒\章`节+小¨说-网~ \免,费^阅!读\

他身后那些原本带着轻蔑的僚属,此刻也面面相觑,脸上写满了震惊与茫然。

林晚适时地微微躬身,声音依旧平静,却巧妙地接续了林七爷的话头,将“巨人”彻底坐实于宗族传承之上:“七爷爷所言极是。若无远山公遗泽,留下陂塘旧址舆图,指明水土相济之理,若无族中父老代代守护宗祠、保存契纸,民女纵有微末之思,亦如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焉能复此旧观,稍加损益?”

她的话语谦逊地将自己置于“复旧”与“损益”的位置,彻底洗脱了“妖异”或“独创”的嫌疑,将一切功劳归于先祖遗泽与宗族传承。

张县令眼中的惊涛骇浪终于渐渐平息,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深沉的震撼与重新审视。

他不再言语,只是深深地看了一眼林晚,又望了望那肃穆的祠堂,然后猛地一挥袍袖:“走!下去看看!”

他不再需要人引路,大步流星地走下塘堰,目标明确地首奔那一片金色海洋般的打谷场!

打谷场上热火朝天。¢v!7`x`s-w′.+c,o?m/

张县令不顾身份,径首走到一堆刚刚脱粒、尚带温润湿气的新谷前。

金黄的谷粒在阳光下闪烁着诱人的光泽。

他伸出手,不顾谷壳的粗糙,深深插入谷堆之中,抓起一大把沉甸甸的稻谷。

那饱满的份量压得他手心一沉,颗颗谷粒圆润坚硬,几乎要撑破谷壳。

“取新米!即刻蒸熟!”张县令沉声下令,不容置疑。

里正娘子慌忙应下,小跑着去安排。

很快,一小罐用新碾出的、晶莹剔透的米粒蒸好的米饭被呈了上来,揭开盖子的瞬间,一股浓郁纯净、带着阳光气息的米香霸道地弥漫开来,瞬间盖过了场中所有的味道。

张县令拿起备好的竹筷,夹起一小撮莹白的米饭,不顾烫热,送入口中。

牙齿咬下的瞬间,一股难以言喻的弹韧口感传来,米粒分明,却又带着奇妙的黏糯。

纯粹的米香在舌尖绽放,甘甜温润,毫无陈米的滞涩,更无半分霉味杂气!

他咀嚼的动作猛地顿住,眼睛微微睁大,喉结滚动了一下,才缓缓将米粒咽下。

一股暖意自胃中升起,仿佛驱散了连日奔波的疲惫。

他沉默地放下筷子,没有评价,但脸上那细微的动容与回味,己胜过千言万语。

他紧接着走向塘堰边晾晒鱼干的巨大竹架。

银白的鲢鱼、青灰的草鱼、金红的鲤鱼被剖洗干净,整齐地铺展在竹席上,在秋阳下泛着油润的光泽,浓郁的鲜香扑鼻而来。

他随手拿起一条近尺长的肥硕草鱼干,手指抚过鱼身紧致的鳞片和厚实的鱼肉。

“鱼鳞似刃,大人当心!”旁边有村人忍不住提醒。

张县令仿若未闻。

他的指尖微微用力,试图感受那鱼肉的弹性。

锋利的鱼鳞边缘瞬间在他保养得宜的食指指腹上划开一道细微的白痕,一丝刺痛传来。

他非但没有恼怒,反而眼中精光一闪!这鱼鳞如此坚硬,鱼肉却触手饱满紧实,绝非寻常干瘪货色!

他凑近细看鱼眼,依旧清澈,鳃色鲜红。这是何等新鲜的鱼获,又是何等恰到好处的晾晒才能保留如此品质?

“此鱼…何时入塘?何时捕捞?”他转头问林守业。

“回大人,鱼苗是夏末塘成水蓄后放入,不过两月余!今晨方才起网!”林守业连忙回答,声音带着自豪。

两月余?张县令心头再次剧震。寻常鱼塘,鱼苗长成这般大小,至少需半年以上!

这塘水…这循环…竟能催生至此?

最后,他的目光投向了林家小院的方向。

无需言语,林守业立刻会意,引着县令一行来到林家院外。

尚未进院,那熟悉的、沉稳有力而急促的“嗡…嗡…”声便清晰地传来。

院门敞开,那架结构独特的“多纱车”赫然在目。

王氏端坐车前,面色沉静,布满老茧却异常稳定的右手匀速地摇动着大轮手柄。

下方,八个竹筒锭轮在紧绷的韧藤传动带牵引下,飞旋如电,化为一片模糊的灰影!

八缕洁白的棉条如同被赋予了生命,均匀、流畅、毫不停滞地被拉细、加捻,化作匀称紧实的纱线,再被高速旋转的锭子飞快地缠绕成饱满的线团!

更令人瞠目的是,王氏身侧,赵寡妇和刘婶子也各自守着一架形制相同、略小一号的纺车,正全神贯注地操作着,同样是数锭同转,纱线如泉涌!

整个小院笼罩在一种高效、专注、充满力量感的韵律之中。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