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14看书 > 现代言情 > 林家小女,点化山河 > 第22章 尘封契纸现,碧波涤旧怨2
下载
本书最新章节内容未完,更多精彩内容手机请扫描下方二维码下载app。小说更全更新更快。百万小说免费阅读。网上找不到的内涵小说这里都有哦!

“去县衙?”林守业有些迟疑,“这……赵德坤在县里……”

“他认识人,我们也有理!”林晚打断他,语气斩钉截铁,“契纸在此,舆图在此,宗祠开箱见证的族老在此!这就是铁证!赵德坤再有钱有势,也大不过王法,大不过祖宗留下的规矩!只要县尊大人肯看一眼这契纸,听一听咱们的冤屈,就成了一半!”

她顿了顿,看向林七爷,“七爷爷,您是族老,德高望重。·k~u·a¢i¢d!u¨x·s?..c·o^m+您去,分量最重!守业叔,您陪七爷爷去,您是里正,代表全村!几位族老作证!另外……”

她的目光转向宗祠外阴沉的天色:“立刻让村里所有识字、明理、口齿清楚的青壮,都做好准备!一旦七爷爷和守业叔从县衙带回好消息,或者……需要咱们去县衙门口喊冤,咱们全村的人,都要站出来!让县尊大人看看,清溪村几百口人,不是任人宰割的羔羊!”

林晚的话,条理清晰,如同拨云见日,瞬间点燃了众人心中最后的犹疑。

林七爷猛地站起身,紧紧抱着那油纸包好的契纸,浑浊的眼中爆发出前所未有的锐利光芒:“好!晚丫头说得对!守业,备车!不,备最快的驴!现在就进城!几位老兄弟,跟我走一趟!为了祖宗留下的地,为了清溪村的活路,拼了这把老骨头!”

宗祠的大门再次打开,阴沉的天空下,一辆简陋的驴车载着林七爷、林守业和三位神情肃穆的族老,在几个精壮后生的护卫下,顶着细密的雨丝,朝着县城的方向疾驰而去。/l!k′y^u/e·d`u¨.^c~o?m+那小小的驴车,载着整个清溪村的希望和孤注一掷的勇气。

消息如同野火,在压抑的村庄里迅速蔓延开来。

宗祠开箱,找到前朝地契的消息,让所有村民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

林家小院再次成了焦点,但这次,不再是畏惧的疏离,而是带着焦虑的期盼和无声的支持。

人们自发地聚集在林家附近,却不敢大声喧哗,只是沉默地等待着,目光时不时投向通往县城的那条泥泞小路。

林晚站在自家院门口,望着驴车消失的方向。雨丝落在她脸上,冰凉。

王氏紧紧挨着她,身体依旧紧绷,却多了一丝底气。林大山则默默地磨着那把锄头,眼神凶狠,仿佛随时准备拼命。

时间在焦灼的等待中缓慢流逝。.看,书,屋· ~无!错!内^容′日头西斜,暮色西合,雨终于停了,天空被洗过一般,透出几颗寒星。

就在人心快要熬干的时候,村口传来了急促的驴蹄声和喧哗!

“回来了!七爷回来了!”

“守业叔回来了!”

人群瞬间骚动起来,呼啦啦涌向村口!

只见那辆小驴车在暮色中疾驰而来,林守业亲自赶着车,脸上是前所未有的激动和疲惫!

驴车上,林七爷被两位族老搀扶着,虽然脸色苍白,疲惫不堪,但那双浑浊的眼睛却亮得惊人,紧紧抱着怀里的油纸包!

驴车在人群前停下。林七爷颤巍巍地站起来,不需要任何人搀扶,他将怀里的油纸包高高举起!

在无数道紧张、期盼、几乎要燃烧起来的目光注视下,他嘶哑着嗓子,用尽全身力气吼了出来:

“祖宗保佑!县尊大人明镜高悬!验看了契纸舆图!当堂判定——后岗坡‘望水坳’、‘龙骨坡’等地,乃我林氏宗族前朝族产!赵德坤所持‘荒山契’系伪造或侵占!官府行文,即刻作废!三塘之地,连同筒车架设之所,永归我清溪村林氏宗族共有!任何人不得侵占!”

短暂的死寂。

随即,是山崩海啸般的狂喜欢呼!

“老天开眼啊!”

“祖宗显灵了!”

“我们的地!我们的塘!我们的水!”

“晚丫头!是晚丫头!”

巨大的声浪几乎要掀翻清溪村的夜空!压抑了太久的绝望和屈辱,在这一刻化作滚烫的泪水、忘形的拥抱和震天的呐喊!

林七爷被激动的村民簇拥着,老泪纵横。林守业也被人群抛了起来!

林晚被巨大的声浪包围着,看着一张张狂喜到扭曲的脸庞,看着远处后岗坡在暮色中沉默的轮廓,唇角终于缓缓地、彻底地向上弯起。

那不再是转瞬即逝的弧度,而是一个清晰、释然、带着尘埃落定般疲惫的真实笑容。

【积分:+10.0(核心矛盾解决,群体命运转折点达成)】。

系统的提示在视野角落亮起,带来一股前所未有的、暖流般的充盈感,仿佛连灵魂深处那点穿越带来的冰冷疏离都被这巨大的集体喜悦融化了少许。

王氏紧紧抱住她,又哭又笑:“晚晚!成了!成了!咱们的地保住了!塘保住了!”林大山也挤过来,粗糙的大手用力拍了拍女儿的肩膀,嘴唇哆嗦着,最终只化作一声如释重负的沉重叹息。

村东头,赵家宅院那扇黑漆大门紧闭着。

门缝里,隐约可见一点灯火在剧烈地摇晃,如同主人此刻惊惶愤怒的心绪。

赵德坤那张惯常带着假笑的脸,此刻想必己扭曲得不成样子。

他精心编织的网,被一张尘封百年的契纸轻易撕碎。

他依仗的地契,在真正的历史证据面前,变成了一张废纸和官府追查其来源的催命符。

清溪村,从此不再是他的予取予求之地。

第二天,天刚蒙蒙亮。后岗坡上,一号塘和二号塘之间规划好的缓坡处,前所未有的热闹!

精壮的汉子们喊着整齐的号子,将一根根粗壮坚韧的老毛竹深深夯入坚实的泥土中,搭建起巨大的轮盘骨架。

手艺最好的篾匠和木匠,在林晚清晰的指点下,用柔韧的藤条精心编制着一个个结实的水斗,用凿子和榫卯仔细地拼接起驱动轮和水槽的支架。

林晚站在坡顶,晨风吹拂着她洗得发白的衣袂。

她看着那在众人齐心努力下,一点点从图纸变为现实的巨大筒车骨架,看着下方村民们脸上洋溢的、发自内心的笑容和干劲,一种前所未有的踏实感悄然涌上心头。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