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砚生接受了宁王嘱托,将小王女带回尚义,隐姓埋名、改头换面。*x~z?h+a-i!s+h,u!.~c¨o_m-恰巧那时,苏诗怀和李文君的大女儿苏问筠染上了天花,不治身亡。从此,小王女便成了苏问筠。
而荣元州弑杀的那一幕,吓坏了小王女,以至于她将从前过往尽皆忘却,只记得自己是寒门苏家之女。
本来生活可以继续这般平静下来。
但宁王旧部的到来,让平静的湖面掀起了一丝涟漪。
那夜,有宁王旧部摸到了平谷,本是想劝苏诗怀带着小王女重回王城,为宁王报仇。可苏诗怀知道,小王女是宁王唯一血脉,根本不容有任何损失。更何况,当时晋王权势遮天,若是那时回去,无异于自投罗网。
她勉强说服了宁王旧部,心中的危机却一刻不能停止。
谁也不知道,苏诗怀和白芳荃是忘年之交。
她知道白芳荃人品,自知自己不久于人世,将那五万两黄金和半块双鱼白玉佩托付给了白芳荃。但,并没有告知具体内情。白芳荃品行高洁,同样也知道苏诗怀的为人,隐隐猜到关系重大,却还肯为她作保,苏诗怀感激不尽,两人立下婚约。?五-4¨看_书\ ^已.发′布\罪¢辛?蟑?节^
若是将来苏问筠恢复王女身份,也算是报答了白家高义。若事不成,白家也能护苏问筠一辈子,而那五万两黄金,便算作谢礼。
苏诗怀本是好意,当年小王女才情人品俱佳,京城人人夸赞,即便不能恢复王女身份,凭着才情品性,也堪为良配。哪知世事无常,后来苏问筠会变成那样,真是孽缘。
幸好后来这具身体的芯子换了一个,否则就是恩人变仇家了。苏诗怀和白芳荃若是知晓,在九泉之下哪能瞑目。
苏问筠将当日镇国公告知自己的,都告诉了白嘉年,说到最后,忍不住叹息一声,“差不多就这些了。”
这一切实在是太过匪夷所思。
但白嘉年毕竟不是寻常男儿,他缓了一会儿便接受了这个事实,同时敏锐捕捉到了一些不同寻常之处,心中升起一丝不安,“所以,你们是不是要准备对付晋王了?”
苏问筠闻言,视线移到一边,看向枝头颤颤巍巍的一个桃花,说道:“嘉年,这场风暴我们都卷进来了,身不由己。!优!品·晓-说′罔! ¢已/发^布!罪*辛,章^結·若是晋王不死,死的便是我们。”
若是可以,她也想平平淡淡地过一生。
第71章
苏问筠和白嘉年在镇国公府住了下来。
现在的镇国公是叶衡的姐姐叶蓁,承袭了国公爵位,在军中任职。苏问筠见到她时,她一身戎装回府,瞧见了她的模样,泪眼斑驳,隐有怀念。
“你和衡弟真像,听说你是会试第三,出息了,若是衡弟能见到该有多好。”
言语中,满怀欣慰和遗憾,很是真挚。
是个赤诚之人。
不愧是叶羽的女儿。
因着苏问筠的身份暂不方便宣扬出去,叶羽和叶蓁并没有告诉叶家其他人她的身份,只说是对了叶羽胃口的门生,故暂居府上。
这在大秦,并非特例。
每年春闱时节,京中不少权贵都会招揽士子门生。
叶家人知礼守节,并没有多问,年轻一辈人多是用一种好奇的目光打量她,并没有恶意。苏问筠颇觉自在,对叶家的好感顿生。
白嘉年闲不住,他不是能安心绣花相妻教女之人。苏问筠发现了他的烦躁,在一日早晨请安后,便问了叶羽和叶蓁如今外面的情况。
“嘉年,你若是想外出经商,便去吧。”
午后和煦的暖阳洒下,照得院子里暖洋洋一片。苏问筠从外走头进来,一眼便瞧见白嘉年手执一卷书,坐在窗边发呆。
这一方小小的院墙,实在是太熬人了,连一开始兴奋不已的侍书都蔫了,满口嘟囔“即便是镇国公府又如何,还不如白家自在”。
白嘉年回过神来,眸色微动,带着几分讶异问道:“可如今不是情势紧急么?”
苏问筠走近他,瞧见他手中的书未翻动几页,甚至边缘还被揉搓出了痕迹,失笑道:“不妨事,你若真想外出,戴个幕篱便可。”
京中不少男儿家都是带着幕篱外出行走,白嘉年此举算是融入进去,并不会引起谁的注意。
更何况,叶家也可以派些得力护卫在他身边护着他。
白嘉年得知这个消息,心中自然是升起一丝喜悦,紧绷的身体放松不少,脸上终于露出了轻松惬意的笑容。
而侍书早就在一旁鼓掌欢呼起来:“太好了,公子,咱们可以出去了。这几天都快憋死我了!”
他又何尝不是呢?
这几天,白嘉年的精神一直紧绷着,但是因他天生气质冷淡,凡事不喜怒形于色,旁人根本瞧不出来什么。实际上他早就憋屈得不行,也恍惚得不行。
谁能理解自己的妻主有一天忽然成了高高在上的宁王世女,外家更是名震大秦的镇国公府叶家。京城,那是个什么地方,权贵如云之所,尚义县的县令在京城,连给人提鞋都不够。
那般高高在上之所,对于曾经的他而言,是个可望而不可即的去处。就如同传说一般。
他从未想过自己有一天能被人恭恭敬敬弟请进镇国公府,而自己的妻主有一天会成为镇国公府叶老夫人的外孙女。
苏问筠。
白嘉年看着眼前这个越发神秀的女子,陡然惊觉她如今已经变得越来越优秀,越来越高不可攀。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14看书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