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人的衣食住行一定要多加小心,若是出了差错,大家也跑不了。/w?o!s!h!u·c*h_e?n~g,.·c!o*m¨”玉清瓷眉目淡然,好像在说一件无足轻重的小事。但周围的人却心下一凛,他们明白,玉清瓷为何这么说。
大灾之后必有大疫,若是疫情爆发,恐怕大家都跑不了,全部被封。
玉清瓷有条不紊的安排着,有钱就是大爷,这句话不管放在什么时候都适用,作为出钱出力的冤大头,很少有人和玉清瓷对着干。就连昔日的同窗,也没能说出一个不字。
还有什么好说的,玉清璟出钱出力,他们只是做苦力,听安排就好。
“大娘,你感觉如何,病情可好些了?”玉清瓷看着他们发完粥,又熬了药,稍微精神一些,她才上前搭话。
“好多了,小公子,多谢你给粮给药,救了我这把老骨头……”
“大娘言重了,我们也只是略尽绵薄之力,大家都能平平安安,健健康康的度过难关,我们就安心了。”
头发花白的老人家背过身偷偷抹泪,她今年已经六十了。¨优!品\小.税.旺¨ ,毋`错¨内_容`
六十岁。
人生七十古来稀,六十岁的人,向来都是被最先放弃的那一批。
她听别的城镇偷偷跑来的灾民说了,超过五十岁的病人,就随便放置在一边,给口吃的吊口气,何时死了,何时拉到坑里一起烧了,连个骨头渣子都不剩。
平平安安,健健康康。何其难。
“你们,你们都是好人呐,是我们的大恩人……”大娘眼泪直流,挣扎着想爬起来跪下。
“大娘!”玉清瓷连忙扶住她。
周围的人也听到了他们的对话,夸赞之声此起彼伏。
虽然他们没说什么,可是他们都知道,是眼前的人义无反顾的给他们粮食,药品,衣物。让他们能活下去。
官府中的衙役,还没有学子的四分之一。
来来往往,尽是形容狼狈的长衫书生。他们是读书人,但是也会亲力亲为的替他们熬粥熬药,虽然行动笨拙,可他们的赤子之心,让他们永远也忘不了。
他们一直都记得,那个大灾后的下午,眉目如画的少年郎蹲下身关怀备至的看着他们,在来来往往的书生中,越发光彩夺目。_6·吆¢墈/书\网, *追¨醉^鑫/璋,踕.
他很疲惫,却用瘦弱的肩膀为他们撑起一片天。
他们用往后余生记住了玉清璟,记住了泓一书院来来往往的书生郎。
原以为尽是阴霾,他们却让阳光又一次照进来。
溱洵眸光微动,眼神轻轻的飘过身边那人。
她蹲在老人身旁,午后的阳光为她镀上一层金光,清丽绝伦的脸仿佛出水芙蓉,半明半暗却丝毫无法掩盖她夺目的光彩。
溱洵心脏快了几分,轻轻垂眸,唇边勾起一抹似有若无的笑,不知不觉间,眼神完全停留在那人身上,下意识的追随者她的一举一动。
答应陪她一起来,是他最正确的选择。
第41章
溱洵是寒门子弟, 瘦死的骆驼比马大,溱景晏就算没了官职,收了家产, 但之前为族中买的祭田还在,又有学识,见识。自然不是一般人能及。
他虽然会帮家中做些小事, 可到底是两耳不闻窗外事, 一心只读圣贤书。他知道流离失所的百姓辛苦,可听到的和看到的终究不一样。
他正看着眼前的人出神, 忽然觉得腿上一重,一个小男孩抱着他的腿, 抬头可爱的冲他笑, 见溱洵看他, 立刻高兴了,软软糯糯的喊:“哥哥~, 漂亮哥哥。”
溱洵最不喜欢别人沾染他半分, 可对着孩子, 他却没有丝毫厌恶之情, 略微瘦弱的小男孩脸上没有多少肉,看得出就算没有洪水, 家境也不会很好,
“阿年!”旁边的大娘着急的喊了一声,不好意思的道:“公子,对不住啊!阿年还小, 他不懂事。”
“无妨。”溱洵淡淡的应了一声, 淡漠的心有些柔软, 也许, 心再狠的人也无法对一个小孩子发脾气,他眉眼间带着一丝淡淡的温柔,蹲下身扶着孩子:“你叫阿年?”
“对鸭,漂酿哥哥叫什么?”他忽闪着眼睛,好奇的盯着溱洵:“哥哥,你真好看。”
溱洵唇角一动,摸了摸小阿年的头:“你也好看。”
大娘见溱洵不讨厌,就大着胆子说了:“阿年是个可怜的,他娘抛下他爹,和别人一起跑了,这次发大水,他爹又没了,我们邻里邻居的,我就带着他一起跑了,哎,这么个娃娃,想活下去难呐。”
她也有家人,家中有余粮,可以省下来一点给阿年,可是儿媳妇不喜欢他,还没吃家里的粮食呢,就横挑鼻子竖挑眼,如果真要把阿年养大,恐怕不容易。
玉清瓷道:“他这么小,以后如何安置?”
大娘抿了抿唇,有些说不出话,最后还是道:“恐怕要送人。”
有人要还是最好的,只怕送不出去。
若是普通年景,还能吃百家饭,可他们都自顾不暇了。没有余力再养一个孩子。
溱洵手一紧,阿年这边看看姿容如玉的溱洵,那便看看容貌清丽绝伦的玉清瓷,满眼的好奇,完全不知道他们在说什么。
像这样的例子有很多,在这场灾难中,他们没有了家园,也没有了最亲的人。
“哥哥……给你糖糖。”阿年从怀中掏出两颗松子糖,一颗递给了溱洵,一颗自己放进了嘴里,尝到了甜味,咯咯笑个不停,欢快的很。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14看书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