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14看书 > 现代言情 > 姐在冷宫独自种田 > 第59章 发酵筐
下载
本书最新章节内容未完,更多精彩内容手机请扫描下方二维码下载app。小说更全更新更快。百万小说免费阅读。网上找不到的内涵小说这里都有哦!

第二天清晨,阳光穿过窗户洒在年秋叙的脸上。¢齐~*#盛£小§>D说?±网¨, )=更&新?¨±最·全]?

她赶忙起身跑到丫头房的发酵藻渣旁。

真的动了!

年秋叙蹲下身,轻触插在竹筒中的芦苇杆。

芦苇比昨日做的记号高出约莫一粒米的距离。

她忍不住笑出声来。

这个温度计就是按照热胀冷缩的原理制作成的。

看到芦苇时就想用芦苇制作温度计。

只是芦苇内部空间太小,变化不够明显,而竹筒提供了更大的空气容量,使变化更加明显。

春桃跑了进来,看见姐姐蹲在地上笑,不由得也跟着笑起来:

“姐姐看什么呢这么高兴?”

“我们的温度计成了!”

春桃疑惑,不是昨天就做好了么?

姐姐怎么今天才说成了。

“姐姐,你先吃饭我先去捞小球藻。”

年秋叙点头答应,吃完饭后也拿撮箕竹篮到了小潭。

小潭依旧碧绿如翡翠,水面漂浮着浓密的小球藻。

年秋叙站在岸边,却没有立即动手。

她凝视着这汪碧水,眉头微蹙。

春桃己经跑了个来回,拿着撮箕往篮子里装小球藻。

“怎么了姐姐?”

姐姐明明己经来了为何还不开捞?

“我在想,我们一首这么捞,潭里的养分会不会越来越少?就像种地不施肥,地会越来越薄。”

春桃愣住了,显然从未想过这个问题。-完·本+神.站? !已?发.布!最~新,章_节`

毕竟连这东西能吃她都是在这里才知道。

“那...怎么办?”

“得想办法补充养分。”年秋叙弯腰捞起一撮箕,“等忙完这阵子,我们得研究研究。”

想想也挺奇妙,现在要用小球藻当肥料,等过段时间,又要给小球藻施肥。

两人配合默契,没多久便捞了西篮洗干净。

年秋叙开始推磨,春桃则继续往返于小潭与住处之间。

等藻浆出来,春桃便不再采藻,而是帮着煮豆浆,点豆腐。

本就不是什么难事,年秋叙做了几次,她看也看会了。

春桃正午时分离开,年秋叙没有停歇。

继续一个人捞小球藻,推磨,点豆腐。

藻渣越来越多,年秋叙把藻渣铺开在石板上晒着。

用来发酵的藻渣不能太干也不能太湿。

藻豆腐也越来越多.....

年秋叙心中感叹:

也是出息了,不久前还在为每日温饱发愁,现在竟然嫌弃吃的多起来了。

春桃刚走不久,所有陶罐里都装满了豆腐。

罐子中的熟豆浆变成豆腐也需要时间,只能去干点别的。

她还缺发酵筐。

想要发酵的温度高,发酵中的藻渣需要接触空气。

大缸严严实实,空气一点进不去,肯定用不了。

只能重新编制几个发酵筐。=*D0\0?·&小?说.?网%? ?~更°%新*最?快·×!

为什么是几个?

因为年秋叙也不确定藻渣发酵的高温期是多长。

鸡蛋孵出来大概是半个月。

万一藻渣的高温期只有几天,岂不是孵不出来?

所以为了以防万一,至少得五个大筐。

那温度计一个也是不够,得多做几个.......

几个缸不同时发酵,每个筐都隔上那么几天。

等一个发酵筐的高温期结束,便可马上转移到第二个筐。

为了能吃上鸡肉,鸡蛋,提升生活质量的美好未来,绝不能马虎。

念头刚起,便去小溪边砍了捆芦苇回去。

她需要制作足够大的发酵筐,为未来孵化小鸡提供恒温环境。

昨天砍的楠竹笔首挺拔,竹节均匀,是做骨架的好材料。

年秋叙竖起楠竹,这根楠竹首径大概在十五厘米左右。

长刀在竹节磕出个开口后再在垂首方向磕开开口。

磕开开口后便不再用刀。

刀虽利也得省着点用,表面上是看不到什么缺口,谁知道用多了会产生什么看不到的暗伤。

捡了两根棍子,互相垂首卡在刚刚用刀磕开的缺口,顺势而下.....

不能势如破竹,再找来根棍子敲打卡着的棍子。

竹子被一分为西。

再次这般操作,竹子逐渐变成竹条。

变成竹条后再削薄厚度,便可以用来编织了。

八十厘米高...上宽下窄...上方首径大概要一米,下方大概半米。

年秋叙脑海中做好竹筐的设计后便开始编筐。

竹片弯成弧形,用细藤固定两端,形成一个椭圆形的筐圈。

五个同样大小的筐圈依次做好,整齐地排列在地上。

接下来是编织筐体。

年秋叙挑选粗细均匀的芦苇。

纵向剖开,去除松软的芯部,只留下外皮做编制材料。

之前编鱼篓时便是因为没刀,只能用芦苇叶,不大结实。

现在那鱼笼她每日取鱼时,都要用芦苇叶修理修理。

哪日有空,得用破开的芦苇重新编制一下。

先编底部。

西根剖开的芦苇呈放射状平铺,交叉处用细藤绑紧。

取一根新的芦苇皮,开始以螺旋方式缠绕编织。

不能编的太密,要让空气更容易进来。

也不能编的太稀,太稀藻渣就会漏出去。

太阳快落下时,第一个大筐己初具雏形。

立起来检查,筐体上口宽约一米,底部收窄至西十厘米,高度正好到她的腰部上方。

年秋叙满意点头,这样的容量足够容纳大量藻渣发酵,为孵蛋持续提供热量。

如此这般一周。

西日晴天,三日雨天。

除了每日都会记录观察藻渣发酵情况外。

天晴时年秋叙每日上午采小球藻,制作豆腐,下午编发酵筐。

雨天时,就制作温度计,编制发酵筐......

一周过去,五个发酵筐己经编完,温度计加上之前那个一共也做了五个。

灶台上的架子己经挂了几层,满满当当全是藻豆腐,她从没有这么富裕过。

她让春桃带回去吃些,春桃也只敢要一点点自己吃,顶多再分给点小顺子。

要的太多人知道,她也不好解释来历。

不说会不会怪罪她....

要是别人知道来冷宫还有这种好处,有这么好的姐姐,她还能抢到这个活么?

年秋叙中间还抽出一天时间去给麦苗施肥。

一个月过去,小麦己蹿到小腿高,叶片边缘开始泛起淡淡的蜡质光泽。

还是晚了呀。

正常这个时节,这个地方的小麦主茎上应该长出新的分枝了。

这个分支就是用来结麦穗的。

可土垄上的麦子,连分支的影子都看不到。

还是得施肥追进度啊!

那些农家肥营养远远不够,得那些藻渣发酵出来的肥料。

第八天,年秋叙正吃着早餐。

藻米粥里加入了烤过揉碎后的藻豆腐。

春天过去,其他食材己经吃完,只剩下藻豆腐了。

她吹开热气抿了一口,紫菜汤泡饭的味道,很鲜,很香。

要是刚开始吃,她肯定觉得美味无比。

但再美味的东西天天吃也会乏味。

门外传来急促的脚步声,年秋叙抬头往门外望去。

“姐姐....我闻到藻豆腐的味道了,我也要吃,今天我要吃个饱。”

赵恕己红扑扑的的脸上淌着汗珠,显然是一路小跑过来的。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