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14看书 > 历史 > 父子帝王路 > 第136章 帝心很重要
下载
本书最新章节内容未完,更多精彩内容手机请扫描下方二维码下载app。小说更全更新更快。百万小说免费阅读。网上找不到的内涵小说这里都有哦!

母亲没能说服爹,韩国公主便自己去了一趟清晖殿,她比母亲幸运,见到了爹。,叁~叶\屋+ ~唔+错*内,容′

李为见这个女儿,也是深深叹息。

他不是不爱女儿,但更不希望女儿成了皇后的棋子,废掉孟奕泽并不是针对皇后,而是为了大周安稳考虑。

李迹来找过他,跟他说这个事,要维护宗室,首先要约束好宗室,不能被人当枪使,更不能被拿捏。

李氏宗室人少,每个人都得珍惜着,轻易不能折了。

李迹很隐晦的告诉李为,韩国公主身份特殊,她的驸马握有实权,不利于储权安稳。

而且大夏淮海公主借驸马之手在官场呼风唤雨一事是个警醒,更有南越大乱是明镜公主儿子造反之故,说来说去,为了防止外戚干政,公主驸马当个吉祥物就好,平安不惹事,别给实权了。

李为觉得李迹说到点子上,马上拍板定下,并且将旨意给了李迹。~x/w+b!b′o¢o?k_..c/o`m,

为了防节外生枝,李迹特意等皇后挑好了人,定下了驸马才明发旨意,反正这当口还敢和皇后走一道去,没点小心思谁信,孟家当上了皇亲国戚,那富贵免不了,至于实权就别肖想了。

李迹没有半点歉疚,但李为对女儿有一丝心疼。

韩国公主见了李为反而不知道该如何求情。

“爹,女儿不想害了孟家,要解除与孟家的婚约”李君瑜决定以退为进。

李为看着女儿道:“来不及了,圣旨己下,宗正府也容不得你或者孟家反悔,好好跟驸马过日子,别多想”。

“若真因我的缘故,让孟公子入不了官场,爹真觉得我能和他好好过日子。寒窗苦读十几载,就盼着金榜题名,一朝绝了机会,难道他不会怨怼我”李君瑜泣道。

“君瑜,事己至此,你该多想想好的地方,孟家在朕这一朝只要不谋反,就能保住平安”李为提醒她。*x/s~h·b-o?o!k/.\c?o-m′

至于孟家,李为和李迹一个看法,赌注是你孟家自己下的,这个结果不冤。

而且李为其实看不上孟家,一个能默认女儿通过不光彩的手段嫁给文王为侧妃的家族,其实走不远,连子嗣都管不好,怎么能在朝堂安稳行走。

李君瑜见自己爹油盐不进,磕了头,退出去。

她不知道爹娘到底发生了什么事,让她的婚姻不顺遂到这个地步。

韩国公主的婚事出来后,金王安王才知道自己上了当,但是己经来不及掣肘李迹,眼睁睁看着他在宗正府站稳了脚跟。

当然金王安王不是没有反击,他们曾借口李迹的儿子李适逛青楼一事,故意散播李迹家风不正家教不严怎能堪为宗室楷模,结果不知道为何,这谣言越传越不对味,变成了英王之子李适洒脱义气,不管是皇亲国戚还是贩夫走卒,亦是青楼名妓,在他眼里都是一样,没有高低贵贱之分。

一时间,李适的风评盖过了京都所有的公子哥,风头无两,连李为都当朝称赞一番。

李迹面色不变,回家就把儿子打了一顿,一边打一边佩服李为,他手里那批专司流言的探子,个个都是睁着眼睛说瞎话高手。

金王安王计算落空,又招惹了李为一顿。

接下来的朝堂议事和清晖殿议事,但凡是金王安王所陈,不管对错,李为一律驳掉。

反观李迹所陈,全部大加称赞后通过,金王安王根本混不下去,连着几天缺席朝会和清晖殿议事。

就这几天,宗正府再出事。

那就是己经七岁的京都公主李君琪居然没入皇室玉牒。

这事真不是金王安王故意,主要是京都公主出生的时候,宗正府没成立。

宗正府成立后,在补录皇子皇孙皇室玉牒时,钟氏和皇后打擂台打得太厉害,金王安王卖皇后人情,延后再补录,以显示皇后生的子女尊贵,结果没想到忘彻底了。

李为知晓这事,恼怒不己,宗正府上下罚俸三个月,除宗正府正府令外的人员全部降级调离、

借此契机,李迹对宗正府的人事进行变动。

按照九卿的标准,正式在宗正府建立西司,分别为宗籍司、爵位司、审理司、诫勉司,设司官4人,辅佐官8人,其实就是金王安王当初弄得,李迹给稍稍归拢了一下。

当然司官和辅佐官李为都交给李迹挑选。

至此,除了保留金王宗正,安王辅正的官职外,宗正府尽归英王辖制。

宗正府的变动,就一个多月的时间。

众人从原本的期待到失望再到惊讶,这反转不可谓不快。

京都城的人都心有戚戚然,得出一个结论,帝心真的很重要,这不皇帝的亲兄弟,一朝失宠加失势,也就一个多月。

宋太后见到金王安王被打压至此,忍不住又去了清晖殿求情。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