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14看书 > 历史 > 父子帝王路 > 第90章 为什么最后倒霉的都是我
下载
本书最新章节内容未完,更多精彩内容手机请扫描下方二维码下载app。小说更全更新更快。百万小说免费阅读。网上找不到的内涵小说这里都有哦!

待太监去叫人,李为趁机几人说起另外一事。.g¨u`g_e?b.o?o·k?.,c_o?m.

“太子回来后,正式监国,如今文王和王在户部工部行走,以后他们兄弟难免要一起办差,如果出了龌龊,怎么办?”李为颇为忧心,儿子们要是打起来,他这个老子很可怜,有没有办法杜绝了。

越长安闻言笑道:“陛下,太子也得有人磨一磨才能进步,无妨的”。

章谦亦道:“太子既为储君,那如何统御宗亲亦是责任,若太子和兄弟不睦,陛下也不放心,趁这个机会看看是件好事,陛下不必担心”。

“话虽如此,朕总是不安,其实两王就藩更妥,只是每次提起,皇后总是撒泼哀嚎,你们有没有办法,还是让两王就藩”李为压低了声音。这搞不定家里的女人实在不是光彩的事,皇帝也要面子的。

“陛下也舍得?”萧瑾烈不解问。

没有人提让两王就藩的原因其实也在于皇帝子嗣少,又非常的爱儿子。其他的不说,两王来京都才多久,就闹出了诸多祸事,哪一件不是李为帮忙擦屁股,可见是真爱儿子,自然没人去触霉头。

李为深深叹息道:“朕不舍也得忍着,你们也看出来了,两王和太子的差距不是一星半点,朕己经听到风声,外头将太子和两王比较,难听的话更多,让他们再继续相处下去,很难不生出怨怼”。

“外头有这样的声音?陛下为何不让刑部和大理寺卿处置?”萧瑾烈立即不满起来,天子皇家,尊贵无比,私下议论就是犯了忌讳,若真引起天家不睦,罪名更大,到底什么人那么大胆。¨卡?卡′暁.税~蛧, _芜\错\内~容\

李为看着认真的萧瑾烈,一时说不出话。

规矩严谨的萧家自然不会议论君上,更没人敢到他们面前议论君上。

但是普通的官绅百姓,凑热闹就是娘胎里带来的,根本就禁不了,想要处置,只怕丢脸的是他。

“瑾烈,那些不重要”李为憋出一句话。

萧瑾烈闻言眉头微搐,正要开口,只听李为继续道:“有没有招”。

这是首接挑明了,皇帝想让两个皇子就藩。

萧瑾烈看了一眼越长安和章谦,果然在他们眼里看到了一丝不以为然。

皇帝偏疼太子,什么事都以太子为先,除了跟随李为起事的嫡系可以理解李为的难处和李恭谨的适合外,很多世家大族以及普通百姓对此事保持缄默,甚至隐隐不喜。

正室嫡出,这就是宗法伦理,是越不过的一道坎。

李恭谨的储君位置挑战了这个宗法,或者说挑战了嫡子这个身份,所以很多人同情皇后母子三人。

若不是李恭谨是凭着战功稳住储位,怕早有人上书要个说法。

此时再强行逼迫两王就藩,本就是授人以柄,还会引起椒房殿和长安宫那边反弹,不划算。

最好的办法是先缓着,让文王和王与太子一同办差,大臣们可以做个比较,到底谁才是适合的人。?3/捌,墈·书/蛧- ^庚′辛·醉¢快?

当然这是有风险的,要是哪天文王和王开窍了,会办差了,那太子的麻烦就大了。

萧瑾烈私心里还是更信得过李恭谨。

文王和王到底是养在妇人身边长大的,从目前来看,他们闯祸的本事比办差大,只要摸到了合适的错处,名正言顺送去就藩,阻力自然小了。

当然这些东西肯定不能首接说给李为听,得婉转点,三个都是他儿子,让他看着儿子内斗,哪个父亲肯。

萧瑾烈琢磨了许久,才道“陛下,太子和文王和王到底相处太少,留在京都多处处,增进兄弟感情。若是真起了争执,不还有陛下斡旋,想来是无妨的”。

这话就是不会帮他出主意送两王走。

李为没好气的看了一眼萧瑾烈,识趣的转开话题:“罢了,不提这个事,秋闱的事筹备的如何了?”

“陛下放心,一切妥当”越长安等对此事尤为重视。

这是李为第一次正式开科取士,这一批人将是大周朝第一批天子门生,怎么能不郑重。

“那就好,待秋闱后,咱们就都去上林别苑散散心”李为呵呵笑开。

萧瑾烈等也高兴,听钱家说,上林别苑修的相当的好,他们都多少年没去猎场。

正说话间,六部尚书到了。

李为便将李恭谨的折子给了萧瑾淳,萧瑾淳只看了几眼,低头不语,似乎在想事情。

李为看他那个样,拼命给萧瑾烈使眼色。

萧瑾烈十分无语,也不好拒绝,只得和自家弟弟道:“这事可以试试,若是能成,可造福边境的百姓,这么多年他们实在是苦了”。

萧瑾淳闻言抬头,见大家伙都盯着他看,知道他们都误会了,连忙笑道:“陛下,这事户部应下了,臣只是在想,此事非一朝一夕能完成,人力物力财力怕是都要吃紧”。

这话一出,李为和众臣都安心了,事情可以往下办就好,至于人力物力财力吃紧那是户部的事,与他们不相干

“所以臣想说,陛下的帝陵能不能换个地方建,换到横山岭去,这样帝陵山道可以和驻防带共建,帝陵驻军和专司边境贸易审核的人可以共用,若后期和北燕恢复通商,还可以以陪陵为名义建太祖街,挑选适合的皇商专司此项工作”萧瑾淳道。

太子大张旗鼓的搞那么多事,归根结底还是为了继续通商,哪怕现在不可能明面上交易,未来谁知道。

这话一出,李为和大臣的脸色都变了。

李为想为什么又拿他的帝陵做文章。

大臣是想起一事,李为说他们这一批人一起起事,共度风雨,是缘分,所以大家死后都埋一块去,好作伴,也就是帝陵要是选了横山岭,他们也得葬那里去,这还了得。

周锦和率先道:“这不妥吧,那里毕竟离北燕太近,哪一天要是北燕心狠狠要攻打横山岭,只怕......!”会被掘墓。

“是啊,而且帝陵也得合了陛下的生辰,不能如此草率”孟元泽出言反对。

太过分了,之前太子为了拿钟子平那个神棍应付太上皇,不得己将皇陵一事也委托钟子平,导致帝陵勘测搞了快两年才定下来,现在萧瑾淳居然连勘测都省了,自古以来哪个皇帝这么可怜,负责帝陵建设的礼部岂不要贻笑大方?

“横山岭毕竟是要塞,如此草率是否不妥”杨宗杰亦开口。

大周的工部收录了很多历朝历代的工事单,从没有哪个工事干这种事,将帝陵和驻防带一块建,萧瑾淳真特么出类拔萃。

内阁三老和吏部尚书云束没开口,脸上表情各异,不知是赞同还是不赞同。

萧瑾淳道:“就是因为陵寝建那里,驻防守军才不敢松懈,否则罪名可就大了,再者当初郑帝刘业郎够残暴了吧,他也没敢动大夏的皇陵,陛下是天子,承天之命,正统国君,陛下陵寝自然受天地保护,谁又敢冒天下之大不韪。”

冠冕堂皇,欺人太甚,这是李为的感觉。

胡说八道,就为省钱,这是大臣的感觉。

“陛下和在座诸位大臣可记得太子殿下当初说横山岭位置如何,向北俯瞰整个漠北,向南则尽揽大周,我等生是大周子民,死亦守护陛下和大周江山,岂不流芳千古”。

众臣愣愣的,这一顶大帽子扣下来,再反驳好像是不愿死后守着李为,那岂不是大不敬。

李为震惊,为什么最后倒霉的都是他。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