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14看书 > 历史 > 父子帝王路 > 第67章 卖仿贡品倒大霉
下载
本书最新章节内容未完,更多精彩内容手机请扫描下方二维码下载app。小说更全更新更快。百万小说免费阅读。网上找不到的内涵小说这里都有哦!

给李为挑女人的事是李兆轩和李兆辰门客出的主意。-2/s¢z/w`./c+o-m′

钟夫人曾经陪伴李为驰骋沙场,养育了两个小公主,虽然李为甚少在她那里过夜,情分还是不差的。

江美人一张脸确实无可挑剔,家世也好,这两人联手在后宫给皇后使绊子,确实叫人头疼,又不能下狠手。

为今之计是要充实后宫,人多了,李为是人,情分分出去了,就不会那么在意一个人,收拾起来容易。

这主意报到皇后那里,皇后一口气堵在胸口,指着儿子说不出话来。

两王自然知道自家娘生气,只得劝道:“娘,爹到底当了皇帝,自然爱美人,外头都传开了,江氏宠冠后宫了”。

“娘,您想想,咱们这次挑一些身世低微,面容好点的,这些人都是娘举荐的,自然依附娘亲,又可分了江氏钟氏的宠,等那两人失了宠,要收拾就容易了”。

......

这些话都是门客们琢磨出来的,李兆轩李兆辰不过递话。

皇后思忖了片刻,答应下来。

就如儿子所说,皇帝爱新鲜美人,她根本阻止不了。

眨眼就到初十,香国、漓国第一次正式向大周朝贡的队伍,走进大周境内。

经了数十年的战火,在大周的治下,各州府都渐渐恢复生机,百姓耕作,小孩入学,妇女主内,这画面不可谓不美。

其实百姓们的恢复能力一向好,战火结束,立即就能投入农耕,只要上面不找事,赋税轻点,日子就会渐渐往好的方向走。

香国负责带队的礼部侍郎翟闻,站在田边,看着百姓忙碌的拔掉杂草,为来年春耕做准备,微微有些失望。

国君希望探大周虚实,最好是带回大周在残垣断壁中苟延残喘,香国很有机会入主中原的消息,注定实现不了。

幅员辽阔,兵强马壮的大周不是香国能肖想的。

翟闻下了结论。

漓国带队的西皇子成敏,骑着马走在新修的官道上,也做了同样的结论。*3-y\e-w·u~./c_o-m¨

大夏内乱的时候,漓国都不敢有所作为,人家如今一统天下,还能有漓国什么事?

他爹异想天开想要过把入主中原的梦,注定只能在梦里实现,不过这一趟也没白来,至少断了老爹的念想,以后能安安稳稳过日子。

有了这个共识,这次朝贡的队伍没闹任何幺蛾子,顺顺利利的入了京都,在大周礼部举办的盛大欢迎仪式中,完成了朝贡。

李为也痛快的赐了大周朝特制的金印金册,正式将两国归为大周的属国,受大周保护。

翟闻和成敏带着新鲜出炉的新的金印金册及回礼踏上归途。

首到将人送走了,孟元泽才长长出了一口气,真是顺利的不得了,看来他的运气触底反弹了。

正月十七,大周开衙,李为高高兴兴给诸位大臣都送了新年贺礼,然后御史肖继辉也给李为送了一份大礼。

京都府有个地下拍卖行,拍卖了本次香国上贡的各类香玉和香料,以及漓国上贡的水琉璃。

请问陛下是不是为了凑军费打北燕,如果是的话,都察院上下御史愿意捐出一个月的俸禄,但是拍卖贡品这种事还是不能做的,这不是丢脸丢到姥姥家,那两国的使臣还没走出大周国境呢。

李为看着肖继辉,愣愣的。

内阁六部的大臣也愣住了,有这回事,为什么他们不知道?

其他在场的官员,知情的不知情的都默不吭声。

李为回神后,立即退朝,招了内阁六部前往清晖殿。

李为让宫人都出去,唯留金福服侍。

“肖继辉说的事,你们听过没有”李为大怒。

“陛下,臣等都没听过这个事”萧瑾烈郑重起身回答道。

李为怒火这才息了一点,他还以为就自个被蒙在骨子里。

“孟尚书,依你看这次的事怎么回事?贡品不是都入了库,怎么会流出去?”李为语气很冷,颇有问责的意思。·删!八/墈_书!徃. -已*发~布-蕞/薪\章·洁¢

孟元泽目光一闪,抬头正视李为,断然道:“陛下,两国正式朝贡后,贡品凭礼单入内务府库,由禁卫军守卫,除非陛下恩赐,按理流不出去”。

李为听了这话,眼底冷光一闪,低头想了许久,吩咐刑部尚书周锦和道:“锦和,你去查了来,但暂时不要惊动人,我要知道实情”。

周锦和连忙起身答应。

“无事,你们就退下吧”李为揉着脑袋挥手示意。他有预感,这次的事跟他那两个儿子又脱不了关系。

大臣们跪安离开。

萧瑾淳见大家都走了,才走到兄长面前道:“这事怕是要扯上两王”。

“我有一事不明白,御史都知道,为什么你我没得到消息?”萧瑾烈的重点在另一件事。

他们这些内阁六部,天子近臣,消息咋闭塞成这个样?

萧瑾淳在他兄长的瞪视下,只得老实道:“地下拍卖行不大上的了台面,是一些纨绔子弟的去处,他们怎么敢来我们面前说话,不过咱们不知道,萧家年轻人应该有人知道,大哥是不是咱们家宗祠太久没开,那些个混账小子,没将你我放在眼里”。

萧瑾烈哼了一声,接受了这个解释道:“这个事陛下交给锦和去办,不至于出问题,还有一件事,你留意一下,我听说两王满天下找女人,我怕他们闯祸”。

“哥,我没干暗探了”萧瑾淳拒绝道,他现在事多,应付不来。

“我可提醒你,文王殿下在你户部行走,要是他出点问题,你能摘得清?这是送给陛下的女人,如果来两个一心为娘家着想的,天天往娘家搬钱,你猜这钱谁出?”萧瑾烈说完就整装离开。

留下一个在风中凌乱的萧瑾淳,难道他老哥听到什么消息?

什么叫往娘家搬钱?大周还赏不起一个皇妃?

周锦和不愧是主刑部的,带人查封地下拍卖行,在那个伙计极其嚣张的咆哮声里,理出真相。

当然,既然要上达天听,证据也必须充分,所以周锦和毫不客气捆了一堆人,等待李为发作。

事情起因是和王手底下一个叫易匠的商户。

他原本是大夏景和帝儿子淮王的人,最擅长做仿品。

淮王死了以后,他带着手下当行商,虽然赚了不少钱,却老是让人看不起。

后来,他手下有一个匠工名陈西给易匠出主意,最好重新择个主子,借个东风,最终在陈西的牵线下,千里投奔了和王。

彼时,和王身边围绕了一大堆人,易匠发挥的余地不大。

和王修上林别苑一事吃了排头后,动手清理了一批没用的商户。易匠趁机出头,跑到和王面前自荐一番,发誓要发挥所长,帮和王卖仿品。

原本易匠想卖的只是内务府库珍宝的仿品,比如皇妃的步摇、发簪、钗环、华盛,这种肯定受贵女喜欢,和王有皇后撑腰,想要拿到这些饰品的样子,很容易,要是经营的好,一本万利的生意。

和王兴致缺缺,卖珠宝又不能暴富,本钱也大,他喜欢赚大钱还不要本钱的那种。

易匠急坏了,要是没有好的来钱的法子,只怕他要跟那几个皇商一样,立即滚蛋。

就这这时,易匠得到消息,漓国、香国要来大周上贡。这两大夏的原属国,易匠也听过,特别是香国的香料、香玉,漓国的水琉璃,极为珍贵,外头的那些勋贵及百姓都喜欢的不得了。

易匠连忙给和王出主意,这次卖贡品仿品,肯定大赚。

和王被易匠说得心花怒放,他身边的门客燕回有些不安道:“贡品到底牵涉太广,殿下该慎重些”。

和王此刻早钻钱眼里,哪里听得进,只道:“又不是偷贡品,就是卖个仿的,能有什么大事?”

燕回想了想还是觉得不妥,只得道:“这事殿下还是和文王也商议商议”。

和王瞥了一眼燕回,见他面容淡然,眼中都是算计,不由得对他的话上了两分心。

燕回的意思,一起赚钱是次要的,出了事共同担着才是目的。

和王考虑了半晌,套车去了文王府,两王一合计,立即入宫找了李为,要参与礼部迎接漓国、香国上贡一事,目的只有一个,要贡品的样子,做仿品。

易匠的手底下确实都是能人,不过几天就做了一套出来,送去拍卖行。

拍卖行第一次做这样大的生意,自觉傍上了大款,高高兴兴安排起来。

原本文王和王只是要卖仿品,但是易匠觉得自己的仿品和真品真没多大区别,所以在卖的时候,干脆把仿品两个字也给省了。

最后外头传言,周帝偷偷卖贡品筹军费,支持太子打北燕,狠狠赚了一波贤名。

御史倒也不是不能理解,就是觉得丢了皇室的脸面,顺便想暗戳戳的针对一下萧瑾淳,你个户部尚书,是不是财政管理不善啊,把陛下都穷的卖贡品,所以才在朝堂上咬了出来。

周锦和将一应材料放到了李为的案桌上,抖着唇汇报,憋笑憋的。

李为嘴角抽搐,这是气的。

在一旁的金福暗暗苦笑,暗暗道,完了,陛下生气了,他又要倒霉了。

李为让周锦和回去歇着,吩咐金福去传两王入宫。

易匠被周锦和带走后,文王和王这两天坐立难安,知道又闯祸了,老实的躲在王府。

隔了两天,陛下传召,两人苦着脸入宫。

一入清晖殿,两王还没来得及请安,李为就迫不及待的问道:“你们的俸禄没按时领?内务府照顾不周到?”

文王和王跪在地上,瑟瑟发抖。

“你们俩说说为什么缺钱?”李为再问。

两王不敢回答,他们肯定不缺钱,捞钱是为了夺嫡,这话万万不能出口的。

李为再也不按耐怒气,结结实实给了两人一顿排头,每人罚了三个月俸禄,禁足一个月,将他们赶了出去。

易匠驱逐出京都,地下拍卖场取缔,此事到此为止。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