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为讨逆一事传遍大夏国内是十日后的事。-三·叶,屋_ -罪?欣`璋¨結/埂¢鑫?哙.
彼时景和帝在朝会殿跳脚。
回想前几天在朝会殿前表扬李为一事,更觉肝肺都气疼了,口不择言开始痛骂李为狼子野心,这反转实在太快,大臣们有点不太适宜。
但是,看热闹谁不爱啊,众臣在看到王和、葛俊吞了苍蝇一般的表情,各个乐开,纷纷暗地里赞叹,李为会干大事啊。
虽然大部分大臣心里支持李为锄奸,面上还是得迎合景和帝,一起大骂李为,并在朝会上正式将李为定为反贼。
景和帝心里舒服了点,至于什么时候除贼的事,先搁置一旁吧,反正李为要杀的是王和和葛俊,碍不了他什么。
眼前棘手的事是另外的两个人,这两人也是反贼,但是他们打的旗号是除昏君,立明主,这不是剑指他吗?这是万万不能容忍的。
这两人就是被景和帝挖了老婆的魏钦和刘业郎。*w.a,n_z\h?e,n¢g?s¨h-u/k′u\.!c′o?m~
魏钦丢了老婆,早己大恨,只是他没兵没权,为了躲开流言蜚语,他就天下流浪去。
流浪到了兖州贵郡,遇上了一样被景和帝折腾的死去活来的周家家主。
说来这又是一件孽事。
周家家主周贵从,原兵部右侍郎,景和9年后,各地暴乱就没停过,兵部调兵遣将,自然非常忙碌,周贵从是个会干事的,在兵部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
当然,当时王和为了给自己侄儿安排位置,拿了六部名单翻看,这么巧,王和的侄儿挑了周贵从兵部右侍郎的位置。
周贵从很自然成了王和的头号大敌,开始被挑毛病。
周贵从为人有些伪诈,早己看出京都是个是非圈,所以在京都待着的时候非常的安分,从不闹事,再加上他能力出众,兵部尚书看重,一时还真找不出他的毛病。*0~d^i*a′n′k-a?n¨s¢h_u′.?c\o!m·
既然明面上找不到问题,王和便给葛俊送了钱,让他想点办法,干点邪路子,于是周贵从便被葛俊给弄到内侍省,看了一番酷刑大戏,离开的内侍省的时候,脚是软的。
周贵从怕了,立即上表辞呈,王和笑眯眯挑唆景和帝批了告老的折子。
王和的侄儿上位后,担心自己走歪路子拿到位置,周贵从会使阴谋诡计,所以一不做二不休,干脆撺掇着自家叔叔,把周家人全给罢免,其中周贵从的女婿伊天明最可怜。
伊天明在太常寺供职,不过是干烧香祭天的活,很轻松,就因为太轻松,所以伊天明平常很喜欢喝点小酒,喝小酒的时候难免就发几句牢骚。
近来,景和帝会同王和、葛俊干的都不叫人事,伊天明自然将牢骚的主角定为王和、葛俊,言语带上了不会用人的景和帝。
这可真是送上门的把柄,于是伊天明囚于内侍省,刑讯至死,妻子没入宫,在宫中受尽葛俊凌辱自尽而亡,牵连了很多周家人,周贵从恨极,只能躲回兖州,以图大事。
魏钦在酒楼喝酒,大骂葛俊王和,恰好遇上了周贵从,两人引为知己,后来遇上了在兖州搞爆乱的陈狐,三人抱团,趁势招兵买马起事诛昏君,定都贵郡,号魏军。
说完了魏钦,接着来说刘业郎。
刘业郎祖籍成州巴山郡,不仅父亲出彩,整个家族都很出彩,尤其是刘业郎的大伯刘子安。
刘子安有多厉害。
大夏朝西临香国,为了抢夺有奇香的香橼药材数,想进犯我西州大于郡,刘子安时任大于郡太守,就地征兵数千,仅三日就将香国上万精兵剿灭,从此再不敢放肆。
至于刘子安怎么打,还形成了一本书,便是刘氏打法,李为认为最出彩的一条为示弱于人,等攻之,再打攻,还曾经选来给李恭谨上课,可见刘子安真的会打仗。
刘子安会打仗,会部署,而刘业郎则勇,有多勇,他幼年养在宫中,之所以景和帝对他客客气气的原因之一,就是因为此人表演了一个游戏,单手扛太监,而且不是一个是3个,顺道一说,当时他就十岁。
你能想象幼年的景和帝有多惊悚,这特么就是个大锤,如果他不高兴,随便抬抬手,他都得骨折。
刘业郎丢了老婆,回了老家,每日打人,刘子安也受不了朝堂的昏庸无道。反正都要打人,就打朝堂的奸臣吧。
其实刘子安刚开始想走的道和李为一样,诛奸臣,护明君,但刘业郎不肯啊,这夺妻之恨,怎么忍。
刘子安细细劝了一回,就是个遮羞布,放心啊,诛杀王和、葛俊的时候肯定会顺道逼死景和帝,换个人当皇帝,反正大夏的皇室血脉很多,人选很多。
但勇武无比的刘业郎不肯,遮羞布?绝不给,我要杀皇帝。
刘子安没办法,只能换了个口号,诛杀昏帝,匡扶百姓。
扶谁不是扶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