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14看书 > 历史 > 穿越成正德,朕要改写大明剧本 > 第135章 :相互扶持,通力合作
下载
本书最新章节内容未完,更多精彩内容手机请扫描下方二维码下载app。小说更全更新更快。百万小说免费阅读。网上找不到的内涵小说这里都有哦!

需要手段?

李东阳沉思不语,对目前的局势进行复盘。_天`禧\晓\税~枉^ /嶵?薪?彰`结!庚¨辛-哙,

从目前的形势看,朱厚照对人员任命极为重视。

如果不是为了大局稳定,朱厚照很有可能会把所有人都换上一遍。

可问题在于,朝中能担当大任者,除了焦芳之外,朱厚照根本无人可用。

从弘治朝开始,文官早己经把重要的官员,全部撤换成了自己人。

他们不但占据了人员,同时还制定了制度。

“西品以下官员,可以有吏部进行评定任用。

但三品以上的官员,都需要廷推,只要这个制度在,大明的基本体系,就不会乱。

先帝真是一代圣君啊,若不是他在位时,确定廷推制度,如今的大明还不知道要被陛下折腾成什么模样。”

一味退让,想要朝局稳定,根本难以做到,如今只能坚守底线,利用制度让朱厚照退步!

廷推是明朝的会推制度,是选拔高级文官的核心机制。

宣德至成化年间,偶然出现,在弘治朝被确立成固定制度。

在京的堂上官、侍郎、副都御史,通政使,大理卿。

在外的布政使、按察使,只要有空缺,有属于廷推的范围。~如~雯!徃_ -嶵-辛+漳+劫?庚-欣¢快.

参与廷推的主体也非常固定,内阁,六部尚书,都察院为核心,形成了稳定的决策群体。

只要有这个制度在,大明的基本体系,就不可能改变。

“陛下虽然年幼,但从目前的情况看,他不会轻易接受廷推结果。”

杨廷和有些担心。

“不接受廷推结果,这次恐怕由不得他了,若他行事中旨,内阁必然进行封驳。”

从这次官员的任用,李东阳己经得到了教训。

人不可能踏进同一条河流,他也不可能再犯同一个错误。

李东阳一改平时慢吞吞的性格,罕见有些强硬。

杨廷和心中喜悦,眼神满是激动。

在他心中,李东阳才华横溢,谋略不凡,识人断物,无人能出其右。

可问题在于,他来顾全大局了,他总想通过自己的劝诫,让陛下回心转意。

一边想维护陛下,一边又维护文官利益。这种矛盾心理,必然会在残酷的政治斗争中落入下风。

想要战胜对方,就必须比他更加果断,更加狠辣,无论他是皇帝,还是大臣。

这就是杨廷和的信念,正是有了这样的信念,才能让他一步步走到权力的中心。,墈.书¢屋¨晓+说′王~ ¨追^嶵-辛¢漳!洁-

“元辅有这样的雄心,即便是陛下任意妄为,大明的天也乱不了。”

李东阳古井无波,只是拨弄着炭火。

炭火越来越旺,李东阳浑身也渐渐温暖的几分。

他感受窗外的大雨,想起一事。

“陛下己经任命王守仁带兵前去平叛,我担心他不明白其中原委,行事失了分寸,他出发前,你还要抽空对他点拨一番。”

杨廷和无奈苦笑。

“元辅,你也知道,王守仁飘逸洒脱,我却古板呆滞,我去找他去谈,恐怕他未必愿意听从啊。

元辅与王华关系匪浅,这件事还是元辅出面最为合适。”

李东阳淡淡一笑,并不同意。

“劝说闵珪之事,迫在眉睫,我要去劝说闵珪,实在抽不开身,只有让你受累前往了。”

杨廷和无奈苦笑,你这哪是抽不开身啊,分明是故意为之。

见杨廷和沉默不答,李东阳继续开口。

“介夫才华横溢,难道当真不明白我这番做的心意吗?”

杨廷和淡淡一笑。

“元辅苦心,我岂能不知,无非就是想让我们趁着这个机会,亲近一番。”

李东阳呵呵笑道:“介夫忠诚刚正,能任大事,王守仁智谋非凡,见识卓绝。

你们两人都是大明不可多得的人才,若能相互扶持,同掌内阁,将来大明才不会误入歧途。”

对于李东阳的用意,杨廷和心知肚明。

无非是想让两人互相认同,在以后的政治生涯中,相互扶持。

但从心里上来说,杨廷和对王守仁并不如李东阳这般认同。

在他的眼中,王守仁聪明倒是挺聪明,可是做起事情来太过随性,若是在任职一方,或许还能胜任。

若真是入将拜相,进入内阁,王守仁绝不合适。

他素来知道李东阳十分赏识王守仁,也明白两家的关系,自然不愿意在李东阳面前坦诚这件事。

“元辅的苦心,我明白了,这件事我即刻去办。

不瞒元辅,王守仁颇有主见,能不能说动他,我根本没有把握。”

“他虽然有主见,却不是固执之人,只要给他陈述其中的利害,我相信他必然能明白。”

这场所谓的动乱,根本上就是针对焦芳推行的京察。

如今人员任用还在进行,焦芳还在吏部尚书上,纹丝不动。

若真让王守仁带兵将动乱平定,这步棋岂不是前功尽弃了吗?

王守仁虽然很有主见,但也应该明白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道理。

焦芳只要还兼着吏部尚书,大明的人事任命,就必然还有乱命。

正本清源,只有将焦芳这个本,清除出局,大明的源头,才会生机盎然!

见杨廷和依旧在沉默,李东阳继续说道:“介夫只管去说,若他真固执己见,不肯听从你的建议,到时候我再出面。”

杨廷和缓缓点头。

从目前的情况下,这的确是最稳妥的办法了。

同朝文官,又有李东阳这层关系在,杨廷和与王守仁也见过许多次。

可每次见面畅谈时,杨廷和总会有些不适应。

难道想做圣贤的人,说起话来,就这般离经叛道,语不惊人死不休吗?

所以每次众人在一起谈论时,杨廷和总是罕见的话少。

话不投机半句多。

既然说不到一块,为什么还要强行插话呢?

李东阳眼光锐利,岂能不明白两人之间的关系。

在他看来,两人都是后起之秀,是大明最有能力的两个人。

将来自己致仕之后,大明就会交到两人手中。

若是两人通力合作,即便陛下再胡闹,大明这艘巨轮,还是能乘风破浪,稳固前行!

若是两人心中有了芥蒂,互相制衡,大明恐怕就会是另外一种局面了。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