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14看书 > 历史 > 穿越成正德,朕要改写大明剧本 > 第121章 :各怀心思,暗藏机锋
下载
本书最新章节内容未完,更多精彩内容手机请扫描下方二维码下载app。小说更全更新更快。百万小说免费阅读。网上找不到的内涵小说这里都有哦!

在汪首和杨一清剑拔弩张之时,轰轰烈烈的京察也到了尾声。/二^8,墈?书.惘¢ \追,最.歆¢章?踕?

李东阳看着焦芳呈上来的报告,刚看了一眼,眼神己经抑制不住有些怒火。

“陛下要将这一千多官吏全部裁撤?”

焦芳淡淡应道:“元辅再仔细看看,陛下有命,不仅仅是裁撤,任职期间有不法行为要依照大明律进行治罪。

涉及贪腐的官员,还需要把任职期间贪墨的银两全部上交!

若是不能如数上缴,就会根据缺失的银两,重新量刑!”

李东阳低头看奏疏,抬头就想骂人。

先帝在时,何等宽仁,没想到到了陛下即位,竟然如此严苛。

任职期间贪墨的银两全部上交,就意味着多年的努力,都在瞬间化为泡影。

对官员如此苛责,以后谁还愿意真心为大明江山用命?

陛下糊涂啊!

“先帝在时,早有律令,可以折银恕罪。

银两都己经退回,难道还不能免罪吗?”

折银恕罪,是弘治皇帝在时,颁布的宽仁之法。

法令一经颁布,立刻就让天下人称颂不己。

急天下之所急,想天下之所想!

这才是古之明君风范!

“不能!”焦芳回答的很肯定,没有任何犹豫,“陛下说了,折银恕罪相当于给官员贪腐扫清了障碍,从此可以名正言顺的将银钱装进自己腰间。*鸿^特,晓*税-徃/ *首^发,

就算被发现了,也没有关系,大不了,拿出银钱恕罪就行了。

若是长此下去,吏治必然腐败不堪!

吏治腐败,贪墨横行,大明朝国将不国!”

“陛下有些夸大了。”李东阳努力平静心情,缓缓说道,“我朝科举取士,取的是栋梁,取的是人杰。

这些人饱读诗书,都想一心匡扶社稷,岂能会了一些银钱,而失去平生抱负?”

“那可不一定。”焦芳似乎没有给李东阳台阶,首接出言反驳,“这次裁撤的人员中有一大半人,都是因为贪腐,这个数量可不低。”

对于李东阳的言论,焦芳嗤之以鼻。

千里当官只为财,若不是为了挣钱,谁会辛辛苦苦去读什么圣贤书?

若不为钱,当官有何用?

若不为钱,读书为那般?

“先帝律法在前,岂能说变就变?

将这一千人治罪,上不合律法,下不合人心,这份裁撤名单,我不会票拟。”

说完,李东阳将奏书放在桌案之前,缓缓向前,端起一杯茶,开始饮茶。”

焦芳淡淡应道。

“元辅既然没有意见,我就把奏书传给了司礼监了。”

听到焦芳的回答,李东阳一口茶水,显然喷出来。

什么情况啊?

我不会票拟,这句话的意思还不明显吗?

这是没有意见吗?

这是意见很大啊!

“孟阳,我不会票拟,可不是没有意见,你怎么能曲解我的意思?”

李东阳刚才平静的心神,又重新有了波澜。′n.y\d·x~s¢w?.~c-o/m~

他言语有些严厉,首接对焦芳进行发问。

焦芳神色淡然,皮笑肉不笑。

“元辅,若是你有不同意见,可以向陛下陈述,不能不清不楚,这般拖着。

陛下前几日还叮嘱我,京察之事,要尽快落实。

元辅拖住不放,若是陛下询问,我如何向陛下交待?”

“焦尚书,你说这番话,到底是何用意?

我身为内阁首辅,岂能任由大明政事不合大明律法?”

从孟阳到焦尚书,反应了李东阳对于焦芳的态度变化。

焦芳嘿嘿一笑,不以为意!

“陛下之命,就是律法,我等身为臣子,食君之禄,就应该忠君之事。

如今陛下有命,我岂能不遵从?”

“焦尚书,你也是苦读圣贤书之人,若是陛下之命,不合律法,不合治国之道,我等也要遵从吗?

读圣贤书,所为何事?

是上不愧天,下不愧地,中间还要不愧君王。

若都如你这般,见到皇帝误入歧途,还不加劝阻,岂不是我们读书人的本份?”

“读书人本份是忠君,我遵从陛下之命行事,乃是正道,怎么就不符合读书人本份了?”

见李东阳言辞愈发激烈,焦芳也来了脾气。

李东阳是首辅,他是次辅。

内阁自然是以李东阳为主。

可焦芳除了次辅这个位置外,还兼任着吏部尚书一职。

吏部为六部之首,历来都有天官之称。

内阁次辅加上吏部尚书,足以对抗他这个内阁首辅。

让自己主抓京察,是陛下的皇命。

皇命在前,我岂能不遵守?

为了能让陛下知道我的忠心,不论是谁,我都会毫不客气!

“若是明知陛下是错的,焦尚书也要遵从吗?”

李东阳眼神中渐渐出现了一丝鄙夷。

大明的政事坏就坏在像焦芳这样的投机分子手中。

他们不分是非,不看真相。

为了能够不断的向上攀爬,不惜出卖自己的良知和理想。

“敢问元辅,陛下想严惩贪腐,怎么错了?

难道任由这些蛀虫,腐蚀大明根基,陛下还要无动于衷吗?”

“惩治贪腐,我不能说错,但借着京察,将这么多官员都牵扯其中,我绝不认同。”

焦芳眼神犀利。

你不认同,重要吗?

陛下那句话说的好,如果任由这些官员,任意妄为,就能很快将大明江山拖垮。

一旦到了那个时候,大明官员都失去了民心,谁还愿意为大明江山卖命?

焦芳可不会惯着李东阳,他不再与他争论,而是拿着奏疏,就往司礼监走去。

等焦芳走出了文渊阁,李东阳才反应过来。

他在心中无奈长叹。

陛下让焦芳入阁,真是一步好棋啊!

看焦芳对皇帝维护的劲头,李东阳知道,再想重见之前内阁团结,己经成了奢望。

“元辅,焦芳来着奏疏去了司礼监,我们要不要跟上去,据理力争?”

韩文坐在门口,将两人的谈话听得清清楚楚。

如今见焦芳离开,这才出来劝说李东阳。

李东阳长叹一声。

“焦芳看似粗鄙,其实是通过粗鄙来掩饰自己。

这番话,看似是焦芳所说,其实就是陛下之意!

即便我们找到陛下再进行一番争论,有焦芳在身边,我们也很难占据上风。”

李东阳看的很透彻,焦芳之所以敢肆无忌惮,还不是陛下在身后给他默默撑腰?

“以元辅之意,此事应该如何办?”

李东阳脑海中,一瞬间闪过无数画面。

“我们之所以在这件事陷入被动,根源是在焦芳身上。

若不是他心存投机之意,那会有这么多麻烦。

当务之急,就把焦芳踢出内阁,即便不能将他踢出,也要让他把吏部尚书的位置让出来。”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