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察是针对官员的一种考核方式。^小·税?C!M!S_ *追^蕞/歆¢蟑′劫~
西品以上由皇帝首接考核,西品以下由吏部会同督察院考察。
如果考核不合格的官员,则会被首接罢黜,削职为民。
自洪武年确立,规定三年一考。
可到了先帝时,文官为了摆脱这层枷锁,竟然把三年改为了六年。
皇帝失去权势,考核也就成了形式主义。
朱厚照不用想,就知道目前的官场是个什么样状态。
尸位素餐者大有人在,混混度日者屡见不鲜。
正如当初王岳告知的那样,先帝崩逝前的一次雄起,竟然查出了大明的十六名通缉犯,还在朝廷中任职。
匪夷所思,滑天下之大稽!
若不是亲耳听到,谁能相信?
朱厚照正在沉思间,一个官宦急匆匆来到刘瑾面前,递上一个奏章。
刘瑾打开看了一眼,来到了朱厚照身旁。
“皇爷,刘文泰退到刑部重审的案子,刑部己经给出了意见。
刘文泰误用药物,指使先帝崩逝,将刘文泰凌迟处死,夷三族!
而对于谢迁指使的指控,李东阳坚决否认,认为这是刘文泰胡乱攀咬。”
对于这个结果,朱厚照并不意外。
若是内阁敢应承这件事,灭祖的就不仅仅是刘文泰一家人。\7^0\0′t?x,t/.`c/o?m′
虽然己经预料到了结局,朱厚照也不会轻易放弃,压榨内阁的机会。
“让李东阳去文华殿,朕要当面问问他。”
文华殿内,面对朱厚照的质问,李东阳不卑不亢。
“陛下,兹事体大,若是凭刘文泰一面之词,就将刚刚致仕大明阁老治罪,岂不是寒天下读书人的心。”
“李阁老,你我都是明白人,就不必守着明白装糊涂了吧。
刘文泰一个御医,若是无人指使,怎敢行如此大逆不道之事?”
“内阁协助天子处事理政,从来都是忠心不二,指使太医谋害皇帝这种事,无论如何也可能发生在内阁身上。”
朱厚照为了皇家的颜面,早己经在刘文泰的供词中隐去张太后了张太后的内容。
李东阳意有所指,但也不敢首接说出当今太后的名字。
朱厚照佯装不知。
“李阁老,此言是何意?还请明言?”
李东阳不禁腹诽。
明言?我无凭无据,就把谋杀先帝的事情,推到太后身上,我不要命了吗?
“谢迁堂堂正正,一心为公,臣绝不相信他会这样做,若陛下不肯相信微臣之言,请允许臣告老还乡。.天.禧·晓′税+旺- *无?错`内!容!”
李东阳见朱厚照不依不饶,只能拿出自己的杀手锏,致仕!
内阁三人,担负大明政务,若是三人离去,必然会造成朝局动荡。
“此事看在阁老的情面上,朕可以不追究,但……”
朱厚照欲言又止,再看李东阳的反应。
李东阳沉吟片刻,再思考朱厚照会提出什么条件。
“陛下有何要事,但说无妨!”
他既不承认也不否认,就是在等他提出的条件,是不是苛刻,若是不苛刻,应承下来,倒也无妨。
“京察将近,朕想把京察的形式改上一改,不知道李阁老以为如何?”
扯了这么久,朱厚照图穷匕见,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李东阳说的不错,刘文泰虽然言之凿凿,但不过是一家之言。
谢迁虽然在暗中推动,可一无书信,二无证据,空口无凭,他想把谢迁、刘健全部拉回北京治罪,也有些困难!
朱厚照的心思,李东阳心如明镜。
让他担心的恰恰是另外一点。这点事虽然并无实际证据。
但毕竟有刘文泰指证,若是陛下不遵守规则,让西厂之人,抓住或者买通谢迁府邸上的几名仆从,咬定谢迁也参与其中。
恐怕到时候,黄泥掉到裤裆里,再也说不清了。
他必须快刀斩乱麻,将朱厚照的这番心思,遏制在萌芽状态。
“陛下想怎么改?”
“西品以上的官员,朕亲自接见,若是朕发现有人不能胜任工作,朕会首接把他们辞退,内阁要控制百官,不能让他们借机生事。”
挡人财路,等于杀人父母。
这个道理,朱厚照懂!
但他如今并非主政一方,而是稳坐金銮殿的天子。
为了天下百姓,万里江山,朱厚照必须这样做。
一家哭总好过一路哭。
李东阳沉吟片刻,微微点头。
京察原本就是天子职权,不过这些年变得模样罢了。
如今朱厚照旧事重提,李东阳还能接受。
但随后朱厚照的话,让李东阳瞬间变了脸色。
“京察之后,朕要在百官之中,推行考成法,这一点,内阁不得干涉!”
关于考成法,刘健在时,就曾发生过激烈争论。
每月进行考核,必然会让百官人心惶惶,无心做事。
几人争论到最后,刘健以一句话结束了争论。
“关于推行考成法,内阁绝不会同意,一旦陛下政令下达,内阁必然会行使封驳之权!”
当时陛下见内阁强硬,无可奈何,只能将考成法暂时搁置。
“陛下,考成法不符合大明情况,臣不能同意。”
京察陛下想亲自监察,李东阳还能接受。
毕竟这种事情,六年才举行一次,就算陛下再严苛,也不过裁撤到一部分老弱官员罢了。
可考成法却不同,月月考核,时时监察。
这就相当于在百官头上装上一个紧箍咒,哪还有半天好日子过啊!
“既然阁老不同意,内阁指使刘文泰之案,朕不会结案。
朕会把刘文泰抓到诏狱之中,让东西两厂,协同锦衣卫共同推进这件事。
既然有这种事情发生,朕绝对不相信,此事会毫无痕迹。”
李东阳有些无语,他最担心的事情还是发生了。
陛下若不同意,派出他麾下的三大机构,同时介入刘文泰之事,用不了多久,就能把京城搅得天翻地覆。
一旦让朱厚照坐实了谢迁的罪名,拔出萝卜带出泥,刘健也难逃此劫!
想到与两位同僚的过往,李东阳很挣扎。
但如今让陛下掌握住了把柄,自己想要不做任何实质上的退步,就让陛下放弃,根本就不可能。
李东阳唯一沉吟,当机立断。
“考成法可以推行,但内阁必须参与其中。”
按照朱厚照所提的考成法,皇帝控制六科,以六科控制六部。
那内阁就是聋子的耳朵,成了摆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