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14看书 > 悬疑灵异 > 公子,请喝茶 > 第10章 一曲采桑,声景传书
下载
本书最新章节内容未完,更多精彩内容手机请扫描下方二维码下载app。小说更全更新更快。百万小说免费阅读。网上找不到的内涵小说这里都有哦!

西城,一处因“括田令”而被官府强拆的废墟之中,寒风呼啸,卷起尘土和破碎的瓦砾。?墈,书.君· !耕*新/醉-哙\

周邦彦找到了工部员外郎张承的遗孀。

这位曾经的官夫人,如今衣衫褴褛,抱着一个饿得奄奄一息的孩子,蹲在残垣断壁边,眼神空洞。

在她的指引下,周邦彦在一块断裂的门板下,找到了那份血迹斑斑的万民书。

每一个手印,都代表着一户被“括田令”逼得家破人亡的百姓。

周邦彦手握这份沉甸甸的万民书,一夜未眠。他走遍了这片废墟,听着那些绝望的哭嚎,看着那些茫然的面孔。一个白发苍苍的老者,跪在自己被推平的祖宅前,一遍遍地用手刨着地上的瓦砾,嘴里念叨着:“我的根……我的根没了……”

他知道,这份血书必须送到天子面前,但更重要的,是让这份血书背后所承载的滔天民怨,以一种无法被捂住、无法被扑灭的方式,在整个汴京城,彻底引爆。

而唯一能做到这一点的,只有李师师。

但他更清楚,此刻的李师师,身处樊楼,头戴金簪,看似风光无限,实则如同被困在金丝笼中的凤鸟,一举一动,都在徽宗和奸党的监视之下。

任何实质性的接触,哪怕是一张纸条,都会给她带去杀身之祸。

只能用他们的“语言”来对话。~如^蚊^王? ~已?发¨布?最^薪/蟑*洁-

**

第二日清晨,周邦彦找到了樊楼对面“惠风茶寮”里那位双目失明的说书老者。

他将几枚铜钱和一碗热腾腾的羊肉汤放在老者面前,低声道:“老先生,二十年前,您曾在开封府前唱《无衣》,为被冤杀的陈校尉鸣不平,可还记得?”

老者端着汤碗的手猛地一颤,浑浊的眼眶里,竟泛起了泪光。

“后生……你……你是什么人?”老者警惕地问道。

“我不是官府的人。”周邦彦将那份万民书上的内容,用一种截然不同的方式,化作了一首新词,低声念给了他听。他没有直接给歌词,而是将他在废墟中看到的一幕幕,用最朴实的语言讲给了老者听。

“……那个老人家,守着一堆瓦砾,说他的根没了。那个母亲,为了不让孩子饿死,准备把自己卖了……”

老者听着,握着二胡弓的手不住地颤抖。

周邦彦最后才念出那首词:“我只希望,这首词,能让更多人听到。”

老者听罢,沉默了许久,将碗中热汤一饮而尽。他什么也没问,只是抱起那把破旧的二胡,颤巍巍地走到茶寮的窗边,对着外面繁华的街道,用他那苍老而沙哑的嗓音,拉动了琴弦。

悲凉的《采桑子》前奏,悠悠响起。-小¨税¢C/M*S* /最?薪?璋,踕^庚_鑫!哙^

恰在此时,樊楼那扇精致的雕花小门被推开,李师师在侍女的陪伴下,正缓步走出。她发间那根徽宗御赐的金簪,在晨光下闪着冰冷的光。

她身后的暗处,有数道隐晦的目光,如影随形。

突然,一阵熟悉的、悲凉的曲调,伴随着一个苍老而悲愤的歌声,从街对面飘了过来。

“城南喜见麦苗青,官府来人,如狼似鹰。”

“夺我良田,毁我屋庭,一家老小,何处安生?”

李师师的脚步,猛地一顿。

她的心,也随之狠狠一揪。

是《采桑子》的调,却不是《采桑子》的词!这歌词,字字句句,都如同惊雷,炸响在她的心头!

她瞬间就明白了,这是他,这是周邦彦在用这种方式,向她传递信息!

用最公开的方式,传递最危险的情报!

瞎眼老者的歌声,引来了街上行人的驻足,也引来了那些监视者的警惕。一名便衣禁军皱眉道:“哪里来的老东西,唱这种晦气的玩意儿,赶走!”

但已经晚了。

李师师已经听完了整首词。她面上不动声色,甚至还对身边的侍女微微一笑,指着园中的一朵梅花,说了句“开得正好”,仿佛完全没有被这歌声影响。

但她那藏在宽大袖袍下的手,指甲已经深深地掐进了掌心。她知道,周邦彦将一把最锋利的刀,递到了她的手上。

接,就是将自己彻底推到风口浪尖。不接,她就辜负了那份血书,也辜负了那个在冰冷的汴河水中,分给她半个炊饼的少年。

她没有选择。

**

当晚,汴京城内最大的瓦舍“百戏楼”。

当朝第一名妓李师师登台献艺,为城外流离失所的难民募捐善款的消息,引来了万人空巷。

万众瞩目之下,李师师静静地站在台上,一身素衣,宛如一朵于污泥浊世中,悄然绽放的白莲。

她开口了。唱的,正是那首新词的《采桑子》。

“城南喜见麦苗青,官府来人,如狼似鹰……”

歌声清亮,却字字泣血,如同一把钝刀,狠狠地割在每一个听者的心上。台下,瞬间安静了下来。那些因“括田令”而流离失所的百姓,听着这戳心窝子的歌词,忍不住掩面而泣。

“西城血泪染青衣,状告无门,唯有悲啼。”

“朱门酒肉,路有冻毙,敢问青天,公道何依?”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李师师的歌声,在无数百姓的哭声中,越来越高亢,充满了撕心裂肺的质问和压抑不住的悲愤!

“公道何依!”

台下,一个被夺了全部家产的老农,双目赤红,将手中那个讨饭用的破碗,狠狠摔在了地上!

一石激起千层浪!

“还我田地!”

“打倒朱勔!打倒应奉局!”

压抑已久的民怨,如同沉寂了千年的火山,在这一刻,被李师师的歌声,彻底点燃,轰然爆发!

周邦彦就坐在台下最不起眼的角落里,端着一碗最廉价的粗茶。茶水苦涩,入口,却带着一丝甘甜。

一曲《采桑子》,点燃了汴京城的滔天怒火,也传进了那座金碧辉煌的皇宫之内。

大庆殿。

一名须发皆白的御史言官,手持那份被周邦彦以匿名方式投递进谏院的万民书,在大殿之上,神情激愤,一字一句地,将那首《采桑子》的歌词,念给了龙椅上那位九五之尊。

“……陛下!民怨如沸,已在鼎中!‘敢问青天,公道何依?’此乃万民之问,亦是苍天之问!若再不严惩国贼朱勔,整治括田所,恐天下生变,祸起萧墙啊!”

说罢,老御史竟将万民书高高举过头顶,而后重重叩首,声泪俱下:“臣,死谏!”

赵佶坐在高高的龙椅上,脸色铁青如铁。

他看着下面噤若寒蝉的蔡京和高俅,手中的白玉如意,被他死死攥住,骨节发白,发出了“咯咯”的声响。

一盘关乎大宋国运的棋局,因为这首歌,这汹涌的民怨,被彻底掀翻,摆上了台面。

再也无法遮掩。

喜欢公子,请喝茶。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