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14看书 > 玄幻 > 李大哥的种田争霸路 > 第284章 春生夏长,麦香满仓
下载
本书最新章节内容未完,更多精彩内容手机请扫描下方二维码下载app。小说更全更新更快。百万小说免费阅读。网上找不到的内涵小说这里都有哦!

第二百八十四章:春生夏长,麦香满仓

冬雪化尽时,村东头的玉米地冒出了嫩黄的芽尖。~e~z?k/s,w·.?n~e^t*李阳蹲在田埂上,手里捏着木尺量苗高,二丫提着竹篮跟在后面,里面装着刚炒好的南瓜子。

“才三寸高呢,急啥。”二丫剥了颗瓜子递到他嘴边,“农书上说,要等长到一尺高才能间苗。”

李阳嚼着瓜子,看着那些破土而出的嫩芽,心里像揣了团暖烘烘的火。这是他回来后种的第一茬庄稼,比当年守界域通道时还上心——毕竟那通道里的事太玄乎,哪有眼前的绿苗实在。

开春后,村里的学堂正式开课了。王大叔被请去教孩子们识数,他这辈子跟土地打交道,说起“一亩地能收多少麦子”“一斗米能熬多少粥”,比书本上的数字生动多了。#¤求??μ书oa′帮?± ?<>无±\§错??内??~容÷£李阳也常去学堂,不是教书,是给孩子们讲地里的学问,比如“为啥豆子要种在玉米旁边”“下雨前蚯蚓为啥会爬出地面”。

这天刚讲完“草木枯荣”,里正匆匆跑来,手里捏着张官府告示:“李小子,快看看!长安来人了,说是要修水渠,从洛河引水到咱们村,以后种地就不用愁天旱了!”

告示上盖着鲜红的官印,字迹工整,说这水渠是新皇亲批的惠民工程,由秦琼亲自督办。李阳看着告示,突然想起当年在瓦岗寨,程名振说过“水利是农之本”,没想到这么快就成真了。

“这可真是大好事!”二丫高兴得拍手,“以后再也不用天不亮就去挑水浇地了。”

修水渠的队伍来得很快,领头的是个留着山羊胡的老工匠,据说参与过大运河的修建。?2`8_l\u`._n`e′t¢他拿着图纸在村里转悠了几天,最后拍板:“就从村西头的洼地过,既能引水,又能排涝,一举两得。”

村民们都乐意帮忙,男人们跟着工匠挖渠,女人们送水送饭,孩子们也跟着起哄,给大人递工具。李阳懂些土力学,帮着设计了几个闸门,老工匠看了直点头:“李小哥是个行家啊,这闸门设计得巧,省了不少力气。”

水渠修到一半时,罗成派人来了。这次不是送信,是送来了他的婚书,请李阳去当证婚人。信使还带来个消息:长安的皇家秘库对外开放了,那十二枚合一的令牌被放在水晶棺里,供百姓参观,旁边还立着块石碑,刻着“灵煞平衡,天下太平”——据说这八个字是李阳当年在界域通道里说的。

“等水渠修好了,咱们就去幽州。”李阳对二丫说。

“嗯,我已经把新做的布鞋收好了。”二丫红着脸说。

秋收时节,玉米长得果然有两人高,金黄的玉米棒子挂满枝头,沉甸甸的压弯了腰。村里人像过节一样,男女老少齐上阵,掰玉米、晒玉米,笑声传遍了田埂。李阳站在玉米地里,看着二丫和小石头比赛谁掰得快,看着王大叔拿着烟袋笑眯了眼,突然觉得,这就是他当年拼命守护的东西。

水渠也顺利通水了,清澈的河水顺着渠沟流进田里,滋润着刚种下的冬小麦。老工匠站在渠边,捋着胡子说:“这渠能管五十年,五十年里,保你们旱涝保收。”

去幽州参加罗成婚礼那天,李阳和二丫穿上了新衣裳。李阳的青布衫是二丫缝的,针脚细密;二丫的蓝布裙镶着白边,衬得她脸更白了。两人骑着罗成送的毛驴,慢悠悠地走在官道上,路边的麦子刚出苗,绿油油的像块毯子。

“阳哥,你说罗成的新娘子漂亮吗?”二丫问。

“肯定漂亮,配得上罗成那小子。”李阳笑着说。

“那……我们啥时候……”二丫的声音越来越小,头埋得快碰到胸口。

李阳勒住驴缰绳,认真地看着她:“等从幽州回来,就请里正和王大叔做证,把事办了吧。”

二丫猛地抬头,眼睛亮得像天上的星星,用力点头:“嗯!”

秋风拂过,吹起她的发丝,也吹起了李阳心里的涟漪。他知道,往后的日子还会有风雨,还会有挑战,但只要身边有她,有这片土地,有这些踏实过日子的人,就什么都不怕。

远处的官道上,一行大雁排着队往南飞。李阳轻轻踢了踢驴肚子,毛驴“嘚嘚”地往前走,载着两个年轻人,走向属于他们的,平凡又温暖的未来。

田埂上的新苗,早已长成了一片希望。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