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六章 请君入瓮,真相大白
三日后,西州粮仓外异常安静。×a°如(a文_网|`* ?无e错?:内?容+
王承业穿着官服,站在粮仓门口,看着亲信将一封伪造的“李阳与漠北往来密信”藏进粮堆深处,嘴角勾起一抹冷笑。他已安排好,只要搜出密信,就立刻让人点燃粮仓,再让提前买通的“百姓”哭喊着闹事,坐实“李阳私通外敌、百姓因缺粮叛乱”的罪名。
“开始吧。”王承业挥挥手,五百禁军立刻冲进粮仓,假装翻找。
就在这时,粮仓外传来一阵喧哗。刘承带着西州的商户和部落长老,捧着账本和请愿书闯了进来:“王御史!我等有话说!”
王承业皱眉:“查案期间,闲人回避!”
“我们不是闲人!”一个白发老农举起手中的粮票,“这是李司马发的‘赈灾粮票’,去年冬天下雪,就是靠这个领的粮食,怎么会缺粮?”部落长老也上前一步:“李司马教我们种麦子、打水井,日子比以前好十倍,怎么会叛乱?”
商户们纷纷拿出账本:“西州的商税一年比一年多,账本都在这,李司马要是私通外敌,何必把北疆治理得这么好?”
王承业被问得哑口无言,正想让人把这些人赶出去,突然听到粮仓深处传来一声喊:“找到了!李阳私通漠北的信!”
他心中一喜,刚要下令抓人,却见周校尉带着一队士兵从粮堆后走出来,押着两个浑身是灰的亲信,手里还拿着那封“密信”。-4·0¨0!t+x_t?.*c~o¢m,
“王御史,这信是你让他们藏的吧?”周校尉冷笑一声,将一个小巧的铜盒递到王承业面前,“这是从你亲信身上搜出来的‘证据搜集器’,里面录下了你们昨晚商量怎么伪造书信、怎么烧粮仓的全部对话,要不要听听?”
铜盒里传出王承业的声音:“……烧得越干净越好,最好连附近的民房也烧几间,显得乱……”
王承业脸色瞬间惨白,指着周校尉说不出话:“你、你们……”
“我们早就知道你的把戏。.d~1\k!a*n¨s-h-u¢.¨c′o?m/”李阳从人群后走出,目光平静却带着威严,“你以为买通的‘百姓’是真的?他们都是周校尉安排的护卫,就等你露出马脚。”
他转向身后的商户和长老:“各位,这位王御史的父亲曾是颉利谋士,当年黑石沟叛乱就有他的份。今日他伪造证据、想烧粮仓,就是想毁了北疆的根基,让漠北再次入侵!”
人群哗然,商户们怒喊:“原来是叛徒!”部落长老更是拔出弯刀:“敢害李司马,害北疆,剁了他!”
王承业见势不妙,转身想跑,却被周校尉一脚踹倒在地,反手捆了起来。他带来的五百禁军见主将被擒、阴谋败露,纷纷扔下兵器跪地投降——他们中不少人本就是北疆人,早就对李阳心服口服,只是迫于命令才跟随王承业。
【系统提示:政治危机解除。奖励:“罪证昭雪令”(可送呈御前,彻底洗清嫌疑)、“北疆防御升级”(加固边境哨所,五年内无外敌敢犯)。】
李阳让人将王承业和他的亲信押入囚车,连同伪造的书信、铜盒里的录音,一起送往京城。同时,他让刘承将北疆近年的粮产、商税、百姓生活改善的记录整理成册,一并呈给皇帝。
半月后,京城传来旨意:
- 王承业及其党羽被判斩立决,抄家灭族;
- 李阳治理北疆有功,加封为“北疆节度使”,总领五州军政要务;
- 朝廷拨款百万两,支持北疆扩建商路和学堂。
消息传到朔州,百姓们自发在街头舞龙舞狮,商队鸣锣庆祝,草原部落的牧民骑着马,举着哈达绕城欢呼。
李阳站在州府门口,看着欢庆的人群,身边的阿依莎递给他一杯热茶:“终于结束了。”
“不是结束,是新的开始。”李阳握住她的手,望向远处正在建设的新学堂和工坊,“你看,孩子们还在读书,工匠们还在打铁,北疆的日子,总要往前过。”
念安跑过来,举着刚从学堂得到的“识字小红花”,骄傲地说:“爹,先生说我字写得好,以后能帮你记账!”
李阳笑着摸摸他的头,抬头看向湛蓝的天空。阳光洒在北疆的土地上,超级稻的新苗破土而出,香料田的花朵迎风摇曳,一切都充满了希望。
他知道,只要守住这份初心,北疆的故事,就会永远流传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