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二章 丝路新客,妙手医心
北疆安定后的第一个春天,丝绸之路迎来了一队特殊的商队。*l¨u,o,l-a¢x¢s-w,.?c*o?m*为首的是位身着胡服的女子,青丝如瀑,眼若秋水,腰间悬着一柄银柄小刀,气质干练又带着几分神秘。
商队刚到朔州互市,就被巡逻的周校尉拦下——他们的骆驼背上,除了香料和宝石,还驮着十几个木箱,里面传出微弱的呻吟声。
“这些是什么人?”周校尉按住刀柄,神色警惕。
女子拱手行礼,汉语竟十分流利:“在下阿依莎,来自波斯。这些是沿途救助的瘟疫病人,听闻北疆医术高明,特来求医。”
周校尉不敢怠慢,立刻报给李阳。李阳赶到时,正见阿依莎蹲在木箱旁,用银针刺入一个病人的穴位,动作精准,病人的呻吟竟轻了许多。].搜?搜±<小£~t说{:网? ˉ}`追%§最μ新??章±?节μ?
“这是……针灸?”李阳有些惊讶,波斯也懂中医?
阿依莎抬头一笑,眼尾的弧度像月牙:“家父曾随大唐医者学过,我略通皮毛。听闻苏姑娘的药能治百病,还望李司马成全。”
话音刚落,系统突然弹出提示:【检测到特殊人才入驻,触发“文化融合”支线。奖励:“异域医典”(波斯医术与中医结合的典籍)、“香料种植图谱”(可在北疆种植波斯香料)。】
李阳心中一动,这哪是普通商队,分明是系统送来的“助力”。他让人将病人送往医馆,又请阿依莎到州府详谈。
阿依莎不仅医术精湛,还带来了波斯的“蒸馏术”——用此法提炼的草药精油,疗效比药膏快三倍。{·优?品#小?o&说)`网%] a+无#??错.?<内#}\容§$苏清月见了,当即拉着她研究起来,两人一个擅草药配伍,一个精精油提炼,竟很快研制出治疗冻疮的“暖肤膏”,在互市上一售而空。
更让人惊喜的是,阿依莎带来的香料种子,在系统图谱的指导下,竟在西州的沙土地里扎了根。薄荷、迷迭香、安息香……郁郁葱葱的香料田成了北疆新景,不仅能入药,还能给食物调味,连牧民的奶茶里都多了几分清香。
这日,李阳在香料田查看长势,见阿依莎正教农妇们分辨香料品种,阳光洒在她侧脸,胡服的银饰反射出细碎的光。
“这些香料能卖不少银子吧?”李阳笑着走近。
阿依莎摇头:“比起银子,我更想建一座‘万国医馆’。”她指着远方,“丝绸路上生病的商旅太多了,若能让中医、波斯医、天竺医一起坐诊,定能救更多人。”
李阳眼睛一亮,这想法与“盛世蓝图”里的“文化融合”不谋而合。他当即拍板:“医馆我来建,药材由北疆供应,你只管做馆主。”
三个月后,万国医馆在朔州落成。阿依莎带着她的波斯药箱,苏清月捧着草药图谱,连天竺来的僧人都带着佛经里的医书入驻。开馆当日,来看病的百姓排起长队,有牧民得了风湿,阿依莎用精油按摩配合针灸,当场就能直起腰;有孩童生了天花,苏清月用牛痘接种术,几日便退烧。
消息传开,丝绸之路的商旅都绕路来朔州,医馆前的广场渐渐成了新的互市点,波斯地毯、天竺宝石、中原瓷器堆得像小山,比原来的互市还热闹。
【“文化融合”支线完成度50%,奖励:“语言通晓符”(可听懂任何语言)、“香料美食谱”(用香料改良中原菜肴)。】
语言通晓符解决了交流难题,香料美食谱则让朔州的酒楼火了起来。阿依莎做的“胡麻饼”、苏清月改良的“香料炖肉”,成了食客必点的菜,连京城的官员都托人来买。
这日,李阳在医馆看着阿依莎给一位老牧民诊脉,她的动作轻柔,眼神专注,银柄小刀在药盒里挑拣药材,竟有种说不出的和谐。
“李司马在看什么?”苏清月端着新熬的药汤走来,笑着打趣。
李阳回过神,指着窗外的香料田:“在想,这北疆啊,真是越来越热闹了。”
阿依莎听到,抬头笑道:“等医馆开分店,我带你去波斯看看,那里的玫瑰田,比这里的香料田还美。”
李阳哈哈一笑,心中明白,系统送来的不仅是一位美女医官,更是打开世界的一扇窗。北疆的故事,早已越过草原和戈壁,向着更遥远的地方,缓缓铺展。